在10月全國“敬老月”溫情延續、重陽節氛圍尚未褪去之際,11月7日,第五屆全國孝老愛親道德模範陳若星走進延安實驗小學,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秉承優秀道德風範》為主題,為300多名師生講述了“以孝為先、敬老愛家”的孝老敬親家風故事,並分享了自身感悟。活動現場氛圍濃鬱熱烈,掌聲陣陣,溫情與感動交織,成為校園裡一堂生動的美德教育課。此次陝西省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百姓課堂由陝西省民政廳、陝西省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陝西廣電融媒體集團(陝西廣播電視台)主辦,延安市民政局、延安市教育局、延安市老齡服務中心、延安實驗小學承辦。
主講嘉賓陳若星是著名文化學者、曾被授予“全國孝老愛親模範”稱號,榮登“中國好人榜”。本次大講堂時長90分鐘,陳老師從傳說時代舜的孝行,到2500多年前孔子傳《孝經》於曾子的故事,講述了中國人孝道文化的起源,闡述了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三大核心板塊層層遞進。
當陳若星老師追溯中華民族古代孝道的起源與傳承時,台下學生們認真聆聽,眼神中滿是對傳統文化的好奇;講到現代孝老敬親的實踐方法時,不少同學拿起筆記錄,不時點頭回應;而當她分享自己照料長輩、獲評全國道德模範的真實經歷時,現場更顯安靜,有同學悄悄擦拭眼角,隨後響起的掌聲持續許久。互動環節中,學生們踴躍舉手,“幫奶奶捶背算踐行孝道嗎?”“在外地上學怎麼跟爺爺多溝通?”陳若星老師耐心解答,現場氛圍熱烈又溫馨。
講座讓孩子們深受啟發。四年級一班常梓辰同學說以後要多幫爸媽做家務,每周給姥姥打視頻電話。活動不僅延續了全國“敬老月”的敬老氛圍,更讓孝老敬親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紮根。該校老師白樂樂表示,講堂現場的感動與共鳴,比任何說教都更有力量,將推動青少年把美德轉化為日常行動。
【編輯:童元希(實習)】
【責編:辛 紅】
【審核:徐 冬】
【終審:付銀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