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熱點:三大平台持續升級騎手關懷行動
月度報告:阿里發布首份ai向善報告
月度暖心:一場看不見的足球賽
月度面孔:張一鳴現身,致力創新人才培養
月度新秀:追覓科技,商業與公益並駕齊驅
財富榜與慈善榜上的互聯網大佬
10月28日,2025年胡潤百富榜發布,在排名前十的企業家中,互聯網企業創始人佔據一半席位。
字節跳動創始人、去年首富張一鳴退居第二;騰訊創始人馬化騰不升不降,穩居第三。小米創始人雷軍、網易創始人丁磊和拼多多創始人黃錚,以3260億元、3200億元和3140億元分列第五至第七位。
5位企業家中,雷軍的財富較去年增長1960億元,漲幅151%,在榜單中上升14個位次,也是榜單前十名中唯一增幅超過100%的企業家。
巨額財富的歸宿之一是慈善捐贈,在11月4日發布的胡潤慈善榜上,互聯網企業家也貢獻良多。據統計,雷軍、劉強東章澤天夫婦、馬化騰歷年捐贈總額超過150億元,蔡崇信、黃崢在100-150億元之間,張一鳴在10-30億元之間。
值得一提的是,線上居住服務平台貝殼的聯合創始人、46歲的彭永東今年首次登上胡潤慈善榜,位列第三。按最新股價,他捐贈的900萬股貝殼股票摺合人民幣價值近4億元,用於居住行業服務者及其家庭成員的醫療健康福利,以及應屆畢業生等租客群體的租房幫扶。
三大平台持續升級騎手關懷行動
近期,美團、餓了么(現已更名淘寶閃購)、京東三大外賣平台的騎手關懷行動持續升級。其中最重要的舉措,是三大平台相繼取消對騎手的超時罰款。
超時罰款曾是外賣行業的效率密碼,在平台算法與罰款的雙重壓力下,不少騎手用安全換時效,交通事故連年遞增,由此也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和討論。
美團最早於2024年底在泉州試點“安准卡”,以超時扣分、準時加分的方式替代原有的超時罰款。今年8月,美團宣布將在2025年底前全面取消超時扣款。10月中旬,餓了么、京東相繼宣布在全國多個城市試點服務分管理機制,代替超時罰款。自此,三大平台在取消對騎手的超時罰款上達成共識和統一行動,下一步就是何時推廣至全國範圍。
此外,10月美團的騎手養老保險補貼覆蓋全國,向全部騎手開放,並在多個城市上線騎手評價用戶和騎手屏蔽用戶功能,進一步完善騎手權益;京東外賣全職騎手突破15萬人,均有五險一金保障,以及法定假期、年假、家禮、體檢、帶薪病假等員工福利,還有晉陞機會;淘寶閃購則將外賣員的稱謂由“騎手”改為“騎士”,並將8位騎士代表推上《福布斯》中文版封面,同步推出一系列福利保障、關懷激勵措施。
一系列保障騎手職業權益舉措的背後是從負面處罰到正面激勵的轉變,商業競爭帶來的變革正重塑外賣行業的生態底色,也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阿里發布首份ai向善報告
11月3日,阿里巴巴發布《ai向善行動報告2025》,這也是國內科技公司發布的首份ai向善報告。
阿里巴巴合伙人、首席技術官、阿里巴巴集團科技倫理治理委員會主席吳澤明在報告前言中寫道:“將ai投向解決人類最緊迫、最有價值的向善命題,不僅是ai發展的最終歸宿,也是淬鍊技術、確保其走向成熟的最佳路徑。”
國際市場調研機構沙利文(frost&sullivan)發布的報告顯示,2025上半年,中國企業級市場大模型消耗量中阿里通義佔比17.7%位列第一,是中國企業選擇最多的大模型。阿里巴巴更宣布未來三年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於建設雲和人工智能硬件基礎設施。
在ai高歌猛進之際,作為國內ai科技頭部企業之一的阿里巴巴發布這份ai向善行動報告更凸顯其前瞻性和社會價值。
字節公益平台持續整治
10月17日,字節跳動公益平台公布了第三期安全治理公告。公告顯示,在7-9月間,平台下線了9個流浪動物相關的在籌項目,要求相關項目及機構整改;另外,因畫風低質、利用弱勢群體賣慘等問題,收回5個賬號的公益錨點和公益直播權限,並限期調整畫風。
為營造健康有序的公益內容環境,字節跳動公益平台自今年開始,每個季度定期公布安全治理情況。從前三季度的治理公告可以看出,利用流浪動物和弱勢群體賣慘等問題較為突出。期待在平台的常態化治理之下能讓公益內容生態更加良性健康,而非魚龍混雜、難辨真偽。
一場看不見的足球賽
10月15日是國際盲人節,中國盲人協會與滴滴公益在“2025視障少兒自主生活成長營”中特別設計了一場“看不見的足球賽”,邀請10位視障少兒營員與10組滴滴員工家庭志願者共同配合完成該賽事。
盲人足球是五人制足球運動,2004年被正式列入殘奧會比賽項目。在比賽的足球里裝上鈴鐺,運動員通過聲音來判斷球的位置,隊友們則用口令傳遞方位,引導進攻和防守。
過去5年來,滴滴公益與中國盲人協會合作,持續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舉辦無障礙出行訓練營,幫助了20000餘名視障人士獲得獨立出行、生活的能力。
與此同時,滴滴面向全國盲人用戶推出了“無障礙出行服務”,為已認證的盲人用戶提供優先叫車、無障礙信息播報等服務,全國有超過330萬網約車司機主動登記為可提供無障礙服務司機。
無論是盲人足球賽還是無障礙出行功能,從公益項目到產品設計,一個小小的善念和行動,或許都能幫助視障群體向外多走一步,讓他們感受到世間的美好。
張一鳴罕見露面,致力創新人才培養
在2021年5月宣布辭任字節ceo後,張一鳴極少出現在公眾視野。上一次公開露面還是2021年6月他向家鄉福建龍岩捐贈5億元、成立芳梅教育發展基金時,參觀母校永定一中。暌違四年多,10月10日,上海徐匯知春創新中心的開業儀式上張一鳴再次現身。該中心是一家民辦非營利性創新機構,由張一鳴與上海交通大學acm班創始人俞勇教授共同發起,致力於探索一條融合教育與科研、理論與實踐的新型人才培養路徑。
回顧張一鳴過去幾年的捐贈,主要投向了教育領域。2021年、2023年,他先後向芳梅教育發展基金捐贈7億元,支持家鄉教育提升和優秀人才培養;2024年,與梁汝波共同向南開大學捐贈2億元,支持南開數學研究和人才培養。
此次,張一鳴作為捐贈人,參與創辦知春創新中心,致力創新人才培養,雖未公布捐贈金額,但親自到場的參與力度可見其重視程度,這家非營利性創新機構的未來走勢也同樣值得關注。
追覓科技,迅猛擴張與高調公益
2025年,這家科技企業的表現頗為引人注目。
8月28日,追覓科技高調宣布進軍智能電動汽車領域;9月4日,追覓科技密集呈現十餘項全球首創技術,並宣布2025年上半年營收規模已遠超2024年全年總額。業務擴張、營收增長之外,其在公益領域的一系列動作也令人目不暇接。
今年3月,追覓公益發布“做世界的小孩”全球公益行動,此後又發起“足球少年 追覓未來”公益項目;4月,蘇州追覓公益基金會成立;6月1日,創始人兼ceo俞浩宣布將捐贈一億元成立個人慈善基金會,用於教育公平、兒童成長關懷等領域,並因此躍居2025年胡潤慈善榜第9位。
追覓科技創辦於2017年,總部位於蘇州,以家用清潔電器起家,曾打造掃地機器人、無線吸塵器、智能洗地機、高速吹風機等多個爆款產品。追覓科技的定位是全球化科技公司,業務擴張與公益投入並駕齊驅的態勢顯示出企業發展戰略的前瞻性、完整性,但它在公益領域的作為是否可持續、實際成果如何仍有待時間檢驗。
編者註:
經過十多年發展,互聯網公益已經成為中國公益慈善事業最大的增長極,也在很大程度上重塑着行業生態。到今天,互聯網公開募捐信息平台已發展至29家之多,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領袖躬身入局,為解決社會痛點問題持續發揮自身的價值。
在這個過程中,新的風向、新的實踐、新的話題、新的爭議不斷湧現。互聯網公益月報基於對行業的觀察和理解,以月為單位,為互聯網公益在當下的發展,留下一份可供回望與後視的記錄。
整理、撰文 丨 周維
圖片來源 丨 各機構官網
值班編輯 丨 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