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管克江
黎巴嫩大學政治和國際關係學教授加桑·邁爾海姆近日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十五五”規劃建議為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擘畫藍圖,對中國乃至世界都有重要意義。
加桑·邁爾海姆表示,中國有著巨大的國內大市場,仍有充足空間吸納投資增長。無論從中國的經濟體量,還是消費能力或者資本擴張等方面來看,中國經濟仍處在穩定增長區間。此外,隨著共建“一帶一路”日益深化,中國一方面拓展國外市場,另一方面開放國內市場,對外投資和吸引外國投資雙向增長、彼此互動。
![]()
圖為加桑·邁爾海姆。受訪者供圖
加桑·邁爾海姆認為,“十四五”時期中國經濟科技取得重大成就。在國際經濟體系中,中國的製造、投資、市場深度融入國際經濟體系,並且不斷延伸到產業鏈供應鏈的兩端。 “隨著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台階,中國的發展進入了更加註重高質量發展的階段,創新成為發展的主要動力和引領”。
加桑·邁爾海姆說:“制定中長期規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是中國治國理政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不斷取得成功的重要經驗。’十五五’規劃建議,為中國下一個五年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規劃藍圖,並為進一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奠定更加堅實基礎。”
“十五五”規劃建議提出,中國要進一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加桑·邁爾海姆說,“中國積極擴大自主開放對世界各國意味著巨大機遇”。這個機遇有兩個重要方向,對於希望到中國銷售產品的國家來說,中國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對於希望吸引外資的國家來說,中國資本和中國企業加快走出去,對他們意味著更多發展機遇。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的成功就是明證。
加桑·邁爾海姆認為,中國的和平發展同世界的未來息息相關。中國越發展,國際秩序就越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邁進。一個更加平衡多元的國際秩序符合廣大阿拉伯國家利益。阿方需要更加深入思考自身發展和國際格局變化,並抓住機遇,擴大同中國的友好合作。 (人民網海瑟姆·穆扎恩參與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