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7 日,日本總理高一早苗拋出一句令人震驚的言論:“台灣有事,即構成日本的存亡危機事態。”這一發言,不僅打破了自1945年日本戰敗以來,日本在對華問題上的外交底線,更是首次以官方身份公開向中國釋放武力介入台灣事務的信號。
這一言論的出現,正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台灣光復80周年的敏感時點。高市這番話,不僅在中國引起強烈反應,也讓日本國內外一片嘩然。她究竟是出於一時衝動,還是早有預謀?日本這次到底想幹什麼?
外交部第一時間回應,僅24小時內就兩次召見日本駐華官員,同時連開五場記者會,發言人表態堅決,要求日方立即撤回錯誤言論,否則一切後果自負。中方的態度前所未有地強硬,顯然這次是真的動了怒。
與此同時,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罕見地在當晚臨時插播了三分鐘特別片段,沒有預告,直接硬核開講,這在以往極為克制的官方媒體中極為罕見,傳遞的信息十分明確:中國在台灣問題上寸土不讓,誰動就打。
為了讓日本“聽得見、看得清”,中國軍方隨即展開一系列實戰演訓。055萬噸大驅率領電子偵察艦、護衛艦、綜合補給艦組成編隊,從古賀大隅逼近日本,進入西太平洋海域,展開高強度巡航。
不僅如此,在台海方向,解放軍出動64架次軍機、24艘艦艇形成包圍態勢,48小時內完成多波次演訓,多架戰機穿越所謂“海峽中線”,直接對“台獨”勢力和日本釋放強烈信號。72小時內,兵力總數更是擴大到58架次戰機、24艘艦艇,規模之大令人震撼。
就在中方重拳出擊時,日本似乎還沉浸在“盟友幻想”中。駐日美軍於此時發布一條10月拍攝的聯合訓練視頻,內容為F-15J與F-16進行空中加油演練。這一舉動被大量網友諷刺為“隔空加油”,拿過去的視頻來刷存在感,擺拍成分遠大於實戰意義。
不少國際觀察員指出,美軍的“塑料盟友”屬性再次顯現。真要打起來,沖在前面的只能是日本,而美國頂多在後方發推文、喊口號。
再看高市早苗本人,她的極端立場並非一時興起。她出生於奈良縣的保守家庭,從小被教育背誦明治時代的《教育敕語》,這種帶有軍國主義色彩的思想根深蒂固。大學畢業後進入松下政經塾,一個以培養右翼政客聞名的機構,徹底把她推上了極右路線。
她不僅多次參拜靖國神社,還公開否認南京大屠殺、慰安婦制度。1994年,她甚至為一本美化希特勒的書籍寫序。這種赤裸裸的歷史修正主義傾向,在歐洲早就足以讓政治人物辭職,但她卻從未收斂。
這次涉台言論,也不是她第一次公開鼓吹“武力干預”。早在1995年,她就曾與安倍晉三聯手,試圖插手台灣問題。如今作為首相,她選擇在這個關鍵節點挑釁中國,顯然是有備而來。
她的動機也並不複雜。高市本身政治根基不穩,是靠麻生派和維新會等右翼勢力暫時上位。為了在一年考察期內穩住權力,她極力迎合右翼選民,用挑釁中國這種高風險手段來搏關注、拉支持。
在內政層面,日本國內也因此掀起巨大波瀾。自民黨內部多名議員表示擔憂,前首相石破茂更是罕見發聲,批評她的言辭將國家推向“不可控邊緣”。立憲民主黨議員在國會質問她是否想讓日本重回軍國主義老路。
在民間,反對聲更是一浪高過一浪。沖繩那霸市的市民團體在街頭舉行集會,高呼“不要讓沖繩變成戰場”。日本媒體民調顯示,超過六成民眾認為高市應為不當言論道歉。
中國方面的反應也不止在外交和軍事上。文化、經濟、旅遊等多個領域同步啟動反制:暫停多項交流項目,提醒中國公民謹慎赴日留學或旅遊。這直接讓日本旅遊和零售企業遭遇重創。
東京銀座的高端百貨商場三越伊勢丹、資生堂等公司,股價在短短兩天內大幅下跌。日本全國範圍內出現大規模訂單退訂現象,酒店業、航空業損失慘重。
特別是沖繩等以中國遊客為主要客源的地區,不少旅館老闆抱怨“屋子空了整整一排,房間退得一個不剩”。這場外交風波,最終讓最普通的日本老百姓為高市的一句話買了單。
中方的反制還延伸至國際舞台。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向秘書長古特雷斯正式致函,指出高市言論違反《聯合國憲章》、破壞戰後秩序,並重申對日敵國條款未作廢。
更令人警惕的是,日本國內還傳出修改“無核三原則”、恢復“舊軍銜制度”的消息。這不是單一事件,而是日本試圖突破戰後和平體制的一系列操作。
高市早苗推動防衛預算提前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2%,計劃採購100架攻擊型無人機,改造“出雲”號為航母,甚至探討引進核潛艇。這一切都在為“軍事正常化”掃清障礙。
但她似乎忘了一個根本現實: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昔日那個任人宰割的國家。中國空軍擁有超過500架殲-20、超過1000架殲-16和殲-10,新型殲-35也已入列。中國工業動員能力、戰略縱深、能源儲備都遠勝日本。
軍事專家分析指出,一旦爆發衝突,中國具備以“速戰速決”方式癱瘓日本關鍵設施的能力,且能有效控制戰局。相比之下,日本國土狹長、能源依賴進口,防空體系脆弱,根本經不起真正的高烈度打擊。
面對如此懸殊的實力對比,日本若繼續在台灣問題上玩火,勢必會引火燒身。而中國的態度始終清晰:台灣是中國的內政問題,不容外部勢力干涉。
高市早苗的錯誤言行,不僅在國際上失了分,更讓日本在整個東亞地區失去了信譽。國際輿論普遍批評日本激化緊張局勢,呼籲通過外交手段緩和衝突。
更有中國網友提出,如果日本一意孤行,不妨重新探討琉球問題,讓那些沉迷軍國幻想的政客真正明白什麼叫“新賬舊賬一起算”。如今局勢已非常明朗,中國不惹事,也絕不怕事。中國軍隊的導彈不是擺設,14億中華兒女捍衛國家主權的意志堅不可摧。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外交風波中,我們看清了誰在挑釁,誰在堅守;誰在假裝強硬,誰又真正有底氣。中日關係走到今天這個節點,已經不是一次普通的風波,而是一場關乎國家利益與區域安全的嚴峻考驗。日本若繼續在錯誤的道路上狂奔,終將自食惡果。
高市早苗的言論不僅撕裂了中日關係,也暴露了日本軍國主義傾向的抬頭。中國的反制迅速、精準、全面,既彰顯了維護主權的決心,也體現出真正的戰略定力。這個世界上,和平從不靠妥協換來,而是靠實力守護。
信息來源:
[1]外交部:日方必須立即收回錯誤言論,給中國人民一個明確的交代 環球網
[2]央視:高市早苗若繼續鋌而走險,日本將萬劫不復! 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