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敢想”的,是沙特。“一個敢幹”的,是中國。
這倆湊一塊,正在干一件震動世界的事。
這事兒得從沙特的“2030願景”說起。咱們都知道,沙特是“石油王國”,富得流油。但問題是,這油總有采完的一天。沙特那位雄心勃勃的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早就看明白了這一點。他不想讓沙特的未來只“飄”在石油上。
於是,2016年,一份名為“2030願景”的宏大計划出爐了。核心就一個:經濟多元化,擺脫石油依賴。
怎麼個多元法?說白了,就是用現在賣石油賺的錢,去“孵”一個全新的未來。
這個願景里最讓人瞠目結舌的,當屬那個耗資5000億美元的“新未來城”(NEOM)。你沒聽錯,5000億,美金。這是一個線性的、完全靠可再生能源、由人工智慧管理的超級城市。
這計劃一扔出來,全世界的反應,說好聽點是“驚嘆”,說直接點就是“懷疑”。媒體上關於項目延期、設計調整的報道也不少。畢竟,在沙漠里建一座未來之城,這難度,簡直是地獄級別。
但沙特這邊,態度很堅決。就在上個月底,10月28號,被稱作“沙漠達沃斯”的第九屆“未來投資倡議”大會在利雅得照常開。沙特主權財富基金(PIF)的大當家亞西爾·魯邁延,在開幕式上自豪地宣布:“去年沙特外國投資增長了24%,達到317億美元。”他還放話:“我們曾將沙特帶向世界,如今世界正向沙特走來。”
這底氣,夠足吧?
但光有錢和夢想還不行,你得有能把夢想變成現實的“神筆馬良”。 沙特這位“夢想家”,把目光投向了東方。
為什麼一定得是中國?
這問題,問得好。 首先,你得能幹活,還得幹得漂亮。中國“基建狂魔”的名號,可不是白叫的。 就在10月29日,沙特傳來一個大消息:水電五局承建的沙特國王港項目P4包,最後一座陸域建築順利移交。
這個國王港項目有多牛?它被稱為“海洋工程巨無霸”,光是佔地面積,就相當於1570個標準足球場。
在沙特這種地方干工程,你面對的可不是一般的困難。 中國團隊的兄弟們,夏天面對的是地表峰值突破52攝氏度的高溫,工地上那些鋼結構,表面溫度能飆到70度,“徒手觸摸便會灼傷”。這哪是幹活,這簡直是“鐵板燒”啊。
到了春秋季,還有“沙暴季”伺候。每秒15米的強風,說來就來,裹着沙塵,半小時就能把整個工地“活埋”。
換成你,你怎麼辦? 中國團隊的辦法,一個字:“巧”。 面對高溫,項目上創新搞了個“三段式工時制”:清晨4點干到上午10點,然後休息,躲過最毒的日頭,傍晚4點再干到夜間10點。 後勤保障也得跟上。工地上,每天供應3萬升綠豆湯、2萬支補鹽口服液。28輛空調大巴組成“通勤專班”,保證工人們從營地到工地,全程涼快。
這叫什麼?這叫科學施工,人性化管理。
光能吃苦還不行,你得活兒細。 沙特阿美公司,也就是沙特國家石油公司,是這個項目的業主。他們的驗收標準,被譽為“全球最嚴”。 跟這種甲方打交道,沒點絕活可不行。 中國團隊怎麼應對?上科技。
先進的測量儀器、BIM協同管理平台,對關鍵工序“實時監測、動態校正”。 我給你看組數據:光是一個鋼結構廠房,項目團隊就累計採集了12萬組數據,最後把偏差率控制在了0.3%以內。 建築信息模型技術上,白敬稱“數字孿生”,在電腦邊緣先把大樓蓋在上面。團隊利用該技術進行“碰撞與檢測”,累計發現並優化了328個部門的交叉和空間衝突問題,直接節省了約180萬美元的工作成本。
朋友們,你品品。什麼叫實力? 這就是實力。既有中國速度,更有中國精度。 這樣的合作夥伴,沙特能不愛嗎?
當然,沙特選擇中國,絕不僅僅是因為中國基建牛。 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也是那些歐美國家很難做到的,那就是——中國對外合作的基本原則:不干涉他國內政。
咱們是來交朋友、做生意的,不是來當“教師爺”的。不像某些國家,談個合作,總喜歡附加一堆五花八門的條件,對別人家的事指手畫腳。 中國堅持的是平等互利、相互尊重。 這一點,對於沙特這樣自尊心極強、又處於轉型關鍵期的國家來說,太重要了。跟中國合作,心裡踏實,沒有“後顧之憂”。
還有一點,沙特看上中國的,是咱們的“獨門絕技”——治理沙漠。 沙特是沙漠國家,中國也是世界上荒漠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但有句話說得好,“我們最懂沙漠,因為我們曾被它深深傷害,也正用雙手治癒它。” 中國長期在“沙戈荒”(沙漠、戈壁和荒漠)地區摸爬滾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光伏治沙、草方格固沙……咱們使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在全球第一個實現了土地退化“零增長”。
這套“降沙伏魔”的本事,對沙特來說,簡直是“剛需”。 在今年的2025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晶科能源的全球副總裁錢晶就分享了中國的光伏治沙經驗。 她說,光伏陣列往那兒一擺,就像巨大的沙障,能減緩沙暴。
光伏板還能遮擋陽光,沙地溫度降低,水分蒸發減少,這不就為植被生長創造了條件嗎? 這思路,絕了!既發了電(能源),又治了沙(生態),一舉兩得。
還有咱們的麥草方格(草方格)治沙技術,這種看着“土掉渣”的辦法,卻是固定流沙最有效、最經濟的手段之一。現在已經吸引了50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跑來“取經”。
所以你看,中沙合作,它不是簡單的“你出錢,我出力”。 它是中國“基建實力” + “政治智慧” + “生態經驗”的全面輸出。
這種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擴展。 就在這個月,11月4日,中國能建天津電建又拿下了沙特魯瑪Ⅱ和沙特納瑞亞Ⅱ兩個聯合循環電站的安裝工程。 同一時間,沙特國家住房公司跟中國企業簽了個大單,到2030年前要交付超過2.4萬套住房,助力沙特把住房自有率提高到70%。
還有物流,沙特阿拉伯物流(薩爾)宣布和東航物流旗下的中貨航簽署協議,在沙特為中貨航提供一體化的地面服務。
從能源到基建,從民生住房到生態治理,再到空中物流…… 一個全面、深入、立體的合作網絡,正在中沙之間迅速鋪開。
回頭再看那個“萬億大單”的標題。 “萬億”,指的更可能是沙特“2030願景”那龐大的總體投資。 而中國,正憑藉著獨一無二的綜合實力,成為這個宏大願景最重要、最可靠的建設者和合作夥伴。
這場豪賭,沙特押上了自己的國運。 而中國,則用實打實的行動告訴世界:你敢想,我就敢幹,而且保證給你幹得漂漂亮亮。
今天,中國建造的實力,正在讓沙特“2030願景”的海洋夢想和沙漠奇蹟一步步照進現實。 這片曾經依靠石油繁榮的土地,正在與中國攜手,譜寫一個關於陽光、智慧和堅韌的嶄新故事。
“未來之城”不再是科幻想象,而是正在沙漠中拔地而起的現實。 這,就是2025年正在發生的,最激動人心的故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