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美國對台徵收20%及232條款,可能衝擊以出口為主的傳產,壓縮他們的利潤並引發裁員及關廠。在台積電撐盤下的大盤已經失真,資金將會不斷流向強勢產業,需調整策略。
在美國對台灣徵收20%的關稅,以及232條款尚未正式頒布的情況下,台灣將有許多出口導向的傳產無法倖免。這些產業將遭遇利潤壓縮,甚至可能出現嚴重虧損、裁員和關廠的情況。
台灣的產業格局將被分割為兩個世界。考量到台積電對加權股價指數的影響,電子業佔比偏重的台股大盤指數可能會越來越失真,連期貨指數也會受此影響。傳統的「股市是經濟之窗」這句話,恐怕需要重新審視。
儘管台積電、半導體和相關企業仍將持續繁榮,但這些行業的從業人員在全台勞動人口中的佔比非常低。許多人從事的是非電子的科技業,目前除了政府的補貼,尚未看到有任何長期的改革或轉型計劃。
在這樣的情況下,不論是內資、外資、法人或散戶,資金都會自然流向最有利的地方,導致股價表現差異巨大,投資者的策略也不得不隨之調整。
短期內,川普的政策對美國高科技產業的影響可能不大,強者恆強的局面仍將延續。但從全球角度看,貿易壁壘所造成的消費力減弱和景氣不振,可能使經濟陷入停滯性或衰退。儘管當前股市普遍樂觀,但投資人仍需保持風險意識。
隨著物價普遍上漲和AI技術的興起,許多工作將被自動化,這將改變民眾的生活方式。
面對這些變化,除了積極進行投資來應對,我也計劃學習第二專長,擁抱AI技術,並尋找副業。專注於提升職場能力,並多學習、多充電,為未來的退休生活做好準備,這是我們必須提前準備的功課。
此外,理財策略方面,我會選擇定期定額和單筆投資,積極儲蓄並理財,靈活的實現獲利再投入,並廣泛吸收市場資訊。這不僅限於國內金融商品,也要了解國際市場。將投資組合多元化並分散風險,將是未來成功理財的關鍵。
※本文出自「商業周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原文》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標題:關稅、通膨、AI同時發生 身價破億投資人:我要開始找副業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