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官後被討厭!想當好主管卻變「地獄上司」 可能中了1迷思

▲為何當上主管都會被討厭?可能中了迷思。(圖/視覺中國CFP)

文/莎賓娜.納瓦茲(Sabina Nawaz)
譯者/蕭美惠
摘自/時報出版《

鍾先生天資聰穎又善於分析,按部就班地晉升到總監職位,即將於一周內上任。鍾先生的公司為高階主管提供教練課程,而他要求我們一起合作。我們第一次會面時,鍾先生一手拿著平板電腦,另一隻手握觸控筆,平靜地坐下。當我問他希望從我們的課程中得到什麼,他的答案很明確:「我希望將你當成我現在的思想夥伴與教練,好讓我在這個新職位上成長並成功。」

鍾先生在我的世界裡是個例外。我的電話響起時,最有可能是挫敗的客戶打來的。有時候,他們身處水深火熱之中,說了或做了什麼以致危及他們的事業,或者可能導致他們完全毀滅。他們打電話來,也可能是因為他們感到受挫、捲入衝突、無法負荷或感覺不得志。其他時候,來電的不是客戶本人,而是他們的人資主管在絕望之餘打來的。

南蒂便屬於這類客戶。面對她的同儕與團隊的嚴厲回饋,南蒂懷著愧疚、憂慮及困惑來與我會面。她過去是優秀的化工研究員,一路晉升為美國西岸一所大型大學的教務長,在這段期間,從來沒有人說過她做得不好——直到現在。南蒂對於自己到底做錯什麼毫無頭緒,如今她緊張到不敢在主管團隊會議上說任何話,也不敢代表她的團隊做出決定。

我們並沒有立刻討論她得到的回饋,也沒有要求她去做那些人們批評她沒做到的事,而是先挖掘她接下這個職位時所抱持的假設。我們很快便發現,南蒂誤信了「常見的主管迷思」,而這些迷思也造成許多管理者來找我諮詢。

她自認是個「好主管」,但如今只能認為自己是個「壞主管」。這讓她無法做出任何想要的進步,因為這個新的負面標籤重創了她的信心。身為內向者兼晨型人,南蒂習慣花時間獨自思考事情,然後在會議一開始立刻切入主題。她亦自豪承擔龐大工作量,達成每個目標、每個最後期限,而且都是她獨立完成。

南蒂認為跟同事膚淺閒聊是在浪費彼此的時間。當抱怨她管理風格的聲音傳到她耳裡,南蒂會找理由置之不理。換句話說,對於我們將在本章探討的4種最普遍的主管迷思,以及那些迷思所造成的錯誤,南蒂全都犯了。

當你認為事情都按照計畫進行,又隱然感覺有哪裡不太對勁,你卻仍貿然行動,不先審視是何種想法驅動那些行動,這顯然有欠思慮。就好比鎖住餅乾櫃以避免自己暴食,卻不評估為何你一開始會想喫甜點。故事的結局,通常不會是你快樂地喫著一盤胡蘿蔔。

你誤信了何種主管迷思?這些迷思如何讓你陷入常見的管理誤區?又或者未來將如何讓你走錯方向?

迷思1:世界上有「好」主管與「壞」主管

身為專業工程師,我最喜愛的莫過於獲得驗證的系統。有時,我喜歡幻想找到一個成為「好主管」的公式,可以完美無瑕地成功複製。每個晉升到管理層的人都能複製它,然後─變身為史上最佳主管!我可以驅車駛向夕陽,在某處海灘的陽傘下暢飲水果雞尾酒,想到我拯救了整個世界,永遠不會再有壞主管,因而感到心滿意足。

想得美,對吧?現實中並沒有成為好主管的一體適用公式。相信有所謂「好」主管與「壞」主管的迷思,使得這個謬論一直存在——我們不是好人就是壞人;但現實世界遠比這更加複雜。正如同沒有人只有優點或只有缺點,衡量一個主管時,既不是非好即壞,也不是固定不變的。

「壞主管」很少是壞人,事實上,他們大多是意圖良善的好人,卻不自知地越過了好意圖與壞行為之間的細微分界線。真正該問的問題是,過程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以致越線?

我最初為兩名客戶進行了360度評量,其結果對他們造成很大的打擊。洛根心地善良,總是想要鼓舞他的團隊,然而,他的360度評量顯示,他在大家眼中是個脾氣暴躁、沒耐心又無禮的人。

卡拉和洛根一樣,非常關心她的團隊與他們的集體成果,但許多員工抱怨她生硬魯莽,習慣性針對員工提供的建議給出嚴厲的評語。這兩位高階主管的行政助理都成了他們的「氣象觀測站」,亦即其他同事在接觸主管前會先探聽的情緒指標。

在我們一對一的會談中,我發現洛根與卡拉都是好人,他們很仁慈,樂於付出時間,也很用心地考量團隊成員的需求。他們在團隊面前呈現的尖銳態度,掩蓋了他們想要善待部屬的用心。由於他們外露的苛刻態度,許多同事在他們面前無法發揮最佳表現,有幾個人甚至完全不想為他們工作。

這令我感到好奇,那些看起來很棒的好人——他們早上醒來時並不會想著「今天我要如何打擊同事的士氣」——為何最後卻還是成了讓同事悲慘不堪的根源?他們在某些情境中看起來很好,例如在我們的教練諮詢中;但在其他情況下卻造成災難,例如執行日常業務。

就在那時,我開始拆解權力與壓力的微妙作用——它們是如何將善良聰明(但缺乏自覺)的人,變成了地獄來的主管。

當個好主管,絕非一門固定不變的科學,而是一門需要不斷修正的藝術,無論你擔任這個角色多久,都是如此。學習當個「好主管」是一項持續的進程,需要運用特定策略與工具來管理此刻(或者更準確地說,每一刻)的權力與壓力。當陽光普照、工作順風順水、獲利滾滾而來、業界媒體也一致吹捧時,任何人都可以是好主管。

但當烏雲密布,你的團隊無法運作得像是上好油的機器,此時你的表現才會決定你是站在「好主管/壞主管」界線的哪一邊。

★本文摘自時報出版《》,作者莎賓娜.納瓦茲(Sabina Nawaz),前微軟人力資源資深總監,直接向比爾.蓋茲和史蒂芬.鮑默提供建議。現為頂尖的高階主管教練,專門為執行長、最高層主管與團隊提供顧問服務。她認為,領導不是一場權力遊戲,而是一種讓他人發光的能力。破除匱乏心態,培養豐盛心態,你不需要永遠比團隊出色,讓部屬因你發光,你因他們而提升。


標題:升官後被討厭!想當好主管卻變「地獄上司」 可能中了1迷思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