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食安風險提升!隨著天氣越來越熱,許多民眾莫名出現腹瀉症狀,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夏季是細菌最佳繁殖溫床,食物中毒常以輕微腹瀉形式出現。值得注意的是,家庭竟是食物中毒發生率最高場所,食物在室溫下放置不宜超過2小時,民眾應提高警覺。下載食尚APP,天天免費抽大獎!
夏天拉肚子原因
黃軒醫師發文指出,夏季雖然是享受美食的季節,但即便沒有食用變質食物,仍可能因食物中毒而頻繁跑廁所。他解釋,大多數食物中毒案例並非出現嚴重嘔吐腹瀉,反而多以輕微腹瀉形式呈現。
炎熱潮濕有利細菌生長
黃軒醫師表示,5月至10月為食物中毒高峰期,當氣溫達35度且濕度偏高時,最適合細菌繁殖。以大腸桿菌為例,在37度環境下,每20分鐘可翻倍增長,4小時後竟可達到4096倍。
另外,被當成食物中毒「頭號元凶」的沙門氏菌最適合在35至37度環境生長,每年全球有數千萬人感染沙門氏菌腸胃炎,其中數十萬人因此喪命。
冷食安全隱憂謹慎防範
黃軒醫師也分享一些常見的地雷,像是路邊果切、沙拉、涼拌菜及飲料冰塊,都可能是細菌溫床。研究指出,切好的水果若未在5度以下低溫保存,細菌將快速繁殖。
家庭食物中毒發生率高
此外,家庭為食物中毒率最高的場所!因為許多家庭用餐完畢後,若有剩菜,會先用罩子罩起來。然而,美國FDA曾提醒,食物在室溫下不應放置超過2小時,若氣溫高於32度,更應縮短至1小時。
6大居家食安誤區須注意
1、醬料放爐灶旁加速細菌繁殖
2、乾貨泡發過久提供細菌繁殖時間
3、煮好的飯長期保溫或未及時冷藏
4、砧板刀具未分開使用造成交叉污染
5、肉類在室溫下解凍
6、發霉水果僅切除部分繼續食用
看更多:「吃飯1習慣」讓一家三口全罹癌!醫師揭省錢5大誤區:做錯反而花數百萬元
預防食物中毒建議
黃軒醫師建議,剩飯剩菜應立即冷藏,避免室溫放置超過1小時;如果重新加熱,需確保食物中心溫度充分加熱。購買冷飲冷食應選擇信譽良好商家,優先選購完整水果。食材解凍或泡發建議在冰箱冷藏室進行,避免在室溫下操作。
▲剩菜剩飯應立即冷藏,避免室溫放置超過1小時。(示意圖,圖片來源: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黃軒醫師
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72H74EPGGH/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