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團千人研發團隊入駐,上海青浦崛起產業創新高地

界面新聞記者 | 方卓然

界面新聞編輯 | 庄鍵

“美的上海全球研發創新中心已有近2000名研發人員入住。未來兩年規模將進一步擴容至6000至8000人。”2025年11月26日,美的集團公共事務總監兼上海園區辦公室總監許寧這樣對界面新聞說。

作為美的前沿技術研發核心載體,美的上海研發中心集中推進人工智能、大數據、用戶研究及各類基礎前沿共性技術研發。

這座開園僅4個月,立足青浦、輻射全球的創新高地,不僅是美的前沿技術研發的核心載體,也勾勒出上海青浦區人才集聚與產業升級的發展藍圖。

當天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青浦區委書記王平介紹說,2024年,青浦區gdp總量1825億元,是2020年的1.5倍。

“十四五”期間(2021年-2025年),青浦創新主體能級加快提升,西岑科創中心正創建跨省域國家級高新區,網易國際文創園、美的全球創新園區先後投用,北斗創新園區“十年磨一劍”,培育了華測、聯適、普適等行業翹楚。同時落地復旦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同濟可持續發展研究院等平台,創新策源能力進一步增強。

青浦區經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董敏在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稱,從數據上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速發展,今年整體規模有望突破1000億。其中,軟件信息服務業的發展,依託於以海思為代表的企業落地,最近幾年有了快速增長,預計2025年實現增速接近20%,總規模在750億左右。

董敏介紹說,在青浦區,西有華為練秋湖,中有網易電競產業園,東有美的研發總部,龍頭企業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如今的美的,早已超越家電企業的單一標籤:2010年開啟戰略轉型後,相繼收購東芝家電、德國庫卡等企業,2021年營收突破3000億元,2024年突破4000億元,不僅穩居全球最大家電企業寶座,更躋身全球工業機器人第一梯隊。

“在青浦區政府牽引下,我們與華為海思就白色家電領域達成芯片類戰略合作,針對鴻蒙系統的合作也在深入研究中。”許寧對界面新聞解釋說,美的作為青浦數字新幹線的數字化鏈主企業,正參與區域數字產業建設,上下游產業鏈搭建為企業發展提供多重賦能。

美的集團千人研發團隊入駐,上海青浦崛起產業創新高地 -
美的庫卡機械臂。攝影界面新聞記者方卓然

除了區內集聚的各類產業,美的上海研發中心選擇落子上海青浦,核心源於區域獨特的區位優勢與人才吸引力。

“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人才高地效應顯著,這是其他地區難以比擬的。”許寧透露,此前在佛山(美的集團總部)招聘高端人才時,儘管付出更高成本但難度仍較大,而落戶青浦後,行業人才、研究型人才的引進更為順暢。

以美的ai研究院為例,過去幾十人的規模現在已經擴展至200餘人。“無論是高端技術人才還是研究生群體,都能更便捷地吸納,契合公司智能化、數字化的發展需求,支撐前沿技術研發推進。”許寧稱。

在產業布局與生態聯動方面,美的上海研發中心已聚焦具身機器人、庫卡機械臂智能化應用等關鍵賽道。未來,該研發中心將聚焦數字化、智能化領域基礎與前沿技術研發。

董敏認為,構建區內產業生態,重點在於區內創新動力的相互激發。“最進我們在推動美的和海思短距離通信技術在白色家電方面的研發,並在此基礎上建設openlab實驗室。”她透露稱。

openlab實驗室目前已經在規劃和方案設計的過程中,一方面聚焦新技術的研發到智能終端產品的使用,另一方面推動產業鏈聚集,有效降低產業技術到產品的成本。

除了美的、華為等龍頭企業,如今青浦區深度融合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讓各類創新創業要素在青浦區加速集聚。

王平透露說,青浦區聚焦“3+3+3”主導產業,形成梯度培育體系,包括高端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現代物流3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三通一達一兔”等快遞總部均落地青浦。

此外,青浦區還有3個五百億級產業集群,包括生物醫藥、新材料、時尚消費,以及低空經濟、跨境電商、會展廣告3個百億級產業集群。與此同時,青浦還集聚了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家、國家級孵化器3家、市級孵化器16家。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