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還記得剛來深圳的時候,兜里沒錢,也不好意思問家裡要,可是小姑娘嘴又饞,總喜歡去深圳水貝村吃腸粉和桂林米粉。
那時候,早上吃一份腸粉加蛋加肉是3元錢,中午吃一碗桂林米粉加滷蛋是6元錢,每個月幾千元的工資都要數著花。
現在呢?
錢不用數這花了,可想吃一份腸粉或者桂林米粉要付比之前貴三到六倍的價格。
現在,一份腸粉要12元,一碗桂林米粉要34元(含一顆滷蛋)。
事實上,不光腸粉、米粉漲價了,衣、食、住、行所有的一切都在漲。
01
關於’萬物皆漲’,我想大家是有共識的。
那麼,為什麼會“萬物皆漲”呢?
簡單地說就是錢越來越多了。
關於錢變多這個事情,說完感性的柴米油鹽,再來看看真實的數據。
2008年,一月份的M2總量是42萬億
2021年,一月份的M2總量是221萬億
2023年,一月份的M2總量是273萬億
2024年,截止於10月份313萬億
這組數據讓你看到了什麼?
我看到滔天洪水,洶湧澎湃!
提起M2增速,大家總喜歡拿增速10%告訴大家:
你看,印錢的速度有多快!
其實,如果你長期關注經濟數據和樓市,就應該明白:其實,一直都這麼快。
來,看圖,
![]()
上圖的折線圖讓大家看到從1997年至2022年,M2的趨勢是一直上漲的。
我呢,也把近4年M2的總量和增速都查出來了。
來,繼續看。
2019年,M2總量198萬億,年增速8.74%
2020年,M2總量218萬億,年增速10.1%(疫情)
2021年,M2總量238萬億,年增速9%(疫情)
2022年,M2總量266萬億,年增速11.8%(疫情)
2023年,M2總量300萬億,年增速9.7%
2024年,M2總量310萬億,年增速7.7%
2025年,M2總量335萬億,年增速8.3%
所以,按照這個增速到2026年12月底,我們的M2總量將達到歷史最高:
370萬億!
所以,朋友們,刺激嗎?
——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2008年,M2總量也不過就是47.52萬億。
——樓市狂歡房價暴漲的2015年,M2總量也不過就是139.23萬億。
——大疫三年一周就漲的2021年,M2總量大概率會超過238萬億。
——未來的兩年,2025年到2026年,我們的M2將突破400萬億、。
這意味如潮水般的錢,蓄勢待發等著掠奪一切。
我和大家講,從來都不是商品發生了改變,而是這時間如洪水般的貨幣,讓商品水漲船高而已!
什麼?
你不相信未來會有一波大通漲?
想想1個月後,春節的電影票、飛機票、還有現在樓市的躍躍欲試;
想想8個月前,高鐵、水電燃氣的價格上漲,還有“穩樓市和股市的定調”
可以非常肯定的告訴大家,為了漲而漲什麼都行都會漲:不久之後,雞鴨魚肉、蛋奶茶菜也都會加入“漲高高的行列的”。
文章看到這裡,小伙伴們肯定會問:那麼,房子呢?
在貨幣超發與城市分化的背景下,隨便買房的邏輯已經發生了改變,資產配置推薦閱讀文章《》
02
錢會去哪裡?
2025年,錢出現了“分水嶺”
一方面居民存款仍然延期之前多年的態勢,超過了160萬億;另外一方面股市火熱,出現了存款增速降低的現象;
所以,錢會去哪裡?
答案只有一個,哪裡漲就去哪裡,哪裡都不漲,就去銀行“躺著”
在這種情況下,你若問我:錢可能去樓市嗎?
我老實回答:看情況而定
因為這滔天的洪水,到底流向哪裡要看政策傾向,
但樓市和物價是蹺蹺板,樓市漲、物價穩,物價漲,樓市穩。
來,看圖
![]()
上面這張圖是中國CPI過去45年的走勢,可以非常明確的看到區分,而這個區分就是房地產~
自從房地產接棒CPI,變成了貨幣蓄水池之後,房價就直線上升。但物價相對就平穩很多~
看完這些數據,我們可以做兩個假設:
第一個假設:假設進入樓市,會怎麼樣?
不可能出現普漲,只能是城市分化,局部新房上漲。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貨幣放水,但是政策是否進一步升級,城中村改造由35城擴大到300城推進速度,這一切,都決定了流入樓市的“水”是大、是小。
不過呢,從政策角度看,這拉樓市的力度仍然屬於“政策到位”,錢不到位!
也就是說,從政策維度看,應出盡出,畢竟926的止跌回穩是擲地有聲的,但從“錢”的角度看,並未見明確的增量資金~
目前的情況就是[流入的水少,资金总量少,肯定不能支持全面上涨,所以呢,进来的资金只会追着优质的物业走。]
就算同一個城市,也是有些地方漲,有些地方跌的。核心地段的品質樓盤,才有可能上漲。
第二個假設:如果進入樓市不順利,進入消費品市場
那麼就情況就很簡單:衣食住行都會漲啊。
之前,大家都不花錢,把錢存起來讓新增存款總額達到160萬億,活錢存款40萬億啊。
這些躺在銀行里的錢,怎麼能進入消費領域呢?
這是他們最著急的!
想來想去,只有一種方法:
就是改變預期,讓大家基於物價上漲的預期趕緊掏錢購物、掏錢消費啊!
![]()
大家看到這裡明白了嗎?
物價上漲不是目的,釋放居民存款進一步刺激消費才是目的。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股市、樓市、消費領域都有水流過,然後就是股紅、房漲、消費增加。
這種情況叫什麼?
擴大內需,全面復甦!
你瞧,這不是就是我們的偉大目標嗎?
![]()
想知道2025年大放水之下,怎麼買房才能踩准節奏?推薦閱讀《》
03
最後,說幾點。
1、什麼叫經濟復甦?
就是放水,通脹,萬物皆漲,然後老百姓感覺投資能賺錢,然後取出銀行里面的存款去投資,這就是複蘇!
而每一輪經濟復甦,都伴隨著財富再分配!
而人認知的差距,造成了階層的分化!
所以,什麼叫經濟復甦,從個人荷包的角度看,就是一輪財富再分配,就是又一波人賺到了錢!
2、真相
縱觀歷史,貨幣是與有價值的商品聯繫在一起的。比如黃金或白銀的儲備量,就是貨幣之錨!
但自從1971年美國政府廢除了黃金兌換系統後,美元從此成為了“法定貨幣”,貨幣本身與其他東西沒有任何關聯,它的價值僅僅由政策以及發行量來決定。
然而時間來到2025年,我們印錢已經不只外匯儲備和黃金了,而是在二級市場買賣國債發行基礎貨幣!
所以,打工牛馬只知道辛苦勞作付出換來“這張紙”,卻從來不知道如何保持這張紙的購買力?
什麼是購買力?
就是10年前,100元等於10碗麵條;
然後10年後,100元等於1碗麵條;
![]()
當下,貿易保護主義的陰霾籠罩全球,地緣衝突此起彼伏,貨幣貶值壓力如影隨形,普通人如何在這場風暴中守護錢袋子?
我們有“內部研判”直播,每週為你解讀宏觀、經濟、政策、樓市等多個領域的重要動向,99元/3個月,不少於10期,幫助大家看清趨勢,直達本質的財富信號。
最近恰逢混知房產粉絲突破50萬!為回饋各位讀者朋友,現在訂閱,我們還將加贈——《3節宏觀分析框架課(錄播)》,助你看清宏觀。
掃碼入圈,看清趨勢,消除迷茫。
混哥粉絲專享價99元/3個月
掃碼訂閱,僅限前30位
![]()
老實做人,踏實寫文,不鼓吹,不煽動,讓你明白房產這回事!
原創不易點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