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每次大型車展就像車圈的”年度體檢報告”,能清清楚楚看出行業的新變化。
就說今年上海車展,車企聊智駕不再吹得天花亂墜,轉而曬起了能真正落地的高階功能,還把價格壓到了普通消費者夠得着的範圍。
而作為今年車圈的收官大戲,2025廣州車展在11月21日拉開帷幕,一直到30日才會結束。最近展位圖亦新鮮出爐,今天咱們就順着這張展位圖,扒一扒本屆廣州車展的那些必看亮點。
包館大佬
逛車展最直觀的實力信號就是包館,能把一整個展館都包下來,砸的是真金白銀,拼的是硬核底氣和不俗財力。放在幾年前,能撐起包館排面的都是寶馬、奔馳這些外資豪華品牌,自主品牌連靠近的機會都少。但現在再看廣州車展的展位圖,包館的主角早就換成了咱們自主車企,硬生生把車展變成了自家的”實力秀場”。
比亞迪這次又毫不意外地拿下了包館資格,還特意在外場搭了個硬核體驗區,專門展示仰望u8的應急浮水功能。除了給常規車型做升級,適配最新的新能源購置稅減免政策,比亞迪這次還要在跑車領域搞個大新聞,騰勢z跑車和仰望u9 xtreme都會在車展上全球首發。尤其是仰望u9 xtreme,足足有3019馬力,在測試場跑出了496.22km/h的極速,限量30台的名額估計會被追捧。
東道主廣汽集團主場作戰亦是底氣足,同樣以包館形式參展,要好好秀一把”番禺行動”實施一周年的成績單。最受關注的當屬廣汽昊鉑a800,這款車是廣汽和華為深度合作的旗艦車型,裝了最新的鴻蒙座艙harmony space 5和華為乾崑智駕ads 4.0系統。據說廣汽新一任領導班子也會親自到場,足見對這次車展的重視。
自主品牌敢這麼秀肌肉,靠的可不是運氣。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1到10月,國內乘用車累計賣了1925萬輛,同比增長7.9%。其中自主品牌就佔了65%的市場份額,比去年多了5.5個百分點,相當於每賣出3台車,就有2台是自主品牌。
新勢力之戰
如果說包館的車企代表着車圈的現在時,那17.2館絕對是最值得期待的未來時,尤其是年輕人和科技迷,千萬別錯過這個展館。為啥這麼說?因為這裡聚集了當下最有話題性的一批新勢力品牌,蔚來旗下的樂道、華為加持的阿維塔和智界,還有身為流量王的小米。
主辦方把這些品牌湊在一個館裡,心思簡直不要太明顯,就是要讓這些帶着互聯網基因的新勢力來一場正面華山論劍。對這些新勢力來說,現在的競爭早就不是比誰的車顏值高、配置多了,而是拼”內功心法”,比如智駕系統的生態完不完善,用戶服務貼不貼心,甚至創始人的個人魅力都能圈粉。想想看,雷軍、李斌這些汽車圈的頂流網紅要是在展館裡偶遇,那場面絕對比新車還熱鬧。
更重要的是,這個展館裡的科技感真能讓人提前感受未來開車的樣子。比如小米的生態聯動黑科技……每一個都值得花時間好好體驗。說白了,這個展館的熱鬧程度,其實早就暗示了未來車市的走向,即誰能抓住年輕人的心思,誰就能在下一代競爭中掌握話語權。
缺席名單
車展的精彩從來不只看誰來了,更要看誰沒來。從展位圖能看出來,捷尼賽思、蓮花跑車、特斯拉、雪佛蘭、東風標緻等一大批品牌,這次都不會出現在廣州車展上。表面看有點意外,其實都是市場洗牌期的理性選擇,背後藏着各自的無奈和考量。
最現實的原因就是燒不起錢,車展可不是隨便擺幾台車就行,租展位、搭展台、搞宣傳,一套下來隨便幾百萬打底,對銷量常年不佳的品牌來說,這筆錢花得太心疼。像一汽奔騰、東風風行這些品牌,與其打腫臉充胖子去車展刷存在感,不如把錢省下來搞研發、維護渠道、補貼用戶,先把基本盤穩住。
有些品牌則是根本不需要,比如特斯拉,從建廠到賣車一直走線上直營路線,不靠車展拉銷量,之前也很少參加這類傳統車展,這次缺席一點都不意外。還有勞斯萊斯、賓利、法拉利這些超豪華品牌,目標客戶早就通過私享會、定製服務搞定了,車展對他們來說既帶不來訂單,也提升不了品牌形象,連續幾屆不參加也成了常態。
更尷尬的是那些沒存在感的品牌,像捷尼賽思、蓮花跑車,在國內知道的人本來就少,要是來參展,旁邊比亞迪、小米的展台擠得水泄不通,自己這兒門可羅雀,反而更顯尷尬。與其在高手雲集的車展上”自討沒趣”,不如先把品牌認知度做起來再說。
車叔總結
眼看新能源車購置稅政策可能要調整,”兩新”補貼也懸而未決,明年的車市註定會是競爭更激烈的一年,而這次廣州車展,就是這場大戰前的最後一場盛宴。11月21日開展後,這些藏在展位圖裡的秘密都會變成實打實的產品和體驗。不管是想買車的消費者,還是關心車圈的旁觀者,這場盛宴都值得好好關注,畢竟這裡藏着未來幾年車市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