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正式啟幕。這個被看作是世界互聯網風向標的小鎮,再一次成為全球數字經濟的焦點。
本屆大會以“共築開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數智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設置了24場分論壇,聚焦全球發展倡議、數字經濟、數據治理、人工智能賦能科學研究、文化遺產數字化保護與傳承等多個議題。
十二年之間,烏鎮見證了從移動互聯網到數智融合的轉型,也見證了一個時代的技術躍遷。如今,ai成為了最新的共識與出發點。
劉強東回歸烏鎮:談ai、機器人和未來
一位久違的身影出現在開幕式現場,那便是京東集團的創始人劉強東。
而這距離他上一次出現在世界互聯網大會,已過去整整八年。
在會場外接受簡短採訪時,他便笑言,ai已經成為所有科技企業的共同話題,此次大會,他也將與“杭州六小龍”等新勢力企業私下交流。
在開幕式的演講中,劉強東的焦點同樣是聚焦於智能技術的未來。
“技術已成熟,只等待法規落地”。他介紹,京東正在全力構建智慧物流體系。無人卡車駕駛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在京東內部測試已超過了幾十萬公里。
另外,劉強東同時透露,京東在北京建的分揀中心,基本上已經把過去90%人力乾的活全部用機器人替代。到明年4月份,京東在全球會建第一個全無人的配送站。“一個圓筒的建築,上面是起降無人機,下面全部是無人的電動小車,裡面是機械臂,對無人機的貨物的裝載,無人車的裝載,全都是機器人完成。”
對於人工智慧重塑生產的願景,劉強東也給出了大膽的判斷:“未來,員工一周可能只需要工作一天甚至一小時。未來快遞配送也不需要人參與,機器人通過授權後,便可自動打開你家(帶有智能門鎖)的大門 ,將快遞放在你家裡。”
吳泳銘:迎接超級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
開幕式上,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則描繪了另一幅ai場景的藍圖。
他介紹,阿里巴巴正在建設超大規模 ai 基礎設施,加大投入打造超級 ai 雲,以全棧技術積累向全球開發者提供領先的 ai 服務。“目前,阿里巴巴旗下’魔搭”社區的開發者中,有超過 20.74% 來自 50 人以下小組織,獨立開發者佔比達到 13.7%;社區‘創空間’頻道有將近 2.3 萬個 ai 應用,覆蓋超過 20 個行業,其中約 95% 的應用由個人開發者完成。”
吳泳銘還表示,技術普惠是 ai 時代的全新機遇,新一代 ai 產品採用自然語言交互,老人、兒童、殘障人士等群體可以普惠分享技術紅利,行業必須更具前瞻性地關注弱勢群體,讓數智技術成為所有人跨越數字鴻溝的助推器。
另外,他還透露了一個長期目標。到2032年,阿里雲全球數據中心能耗規模將達到2022年這個生成式 ai 元年的十倍,“這是一個遠期規劃,我們相信通過這樣的飽和式投入能夠推動 ai 行業的發展,迎接 asi(超級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
“六小龍”首聚烏鎮
如果說過去的烏鎮舞台屬於互聯網巨頭,那麼今年的主角,無疑是正在崛起的新勢力。
在下午的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主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阿里雲創始人王堅主持了一場備受關注的對話,那便是“杭州六小龍”企業領袖們的首聚烏鎮亮相。
這場對話嘉賓包括宇樹科技創始人、ceo、cto王興興,強腦科技創始人兼ceo韓璧丞,群核科技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黃曉煌,雲深處科技創始人兼ceo朱秋國,遊戲科學創始人、ceo、《黑神話:悟空》製作人馮驥,以及deepseek(深度求索)資深研究員陳德里。
從具身智能到腦機接口,從ai科研到三維設計,他們代表着中國科技創新的新一代力量。
王興興在對話環節中談到,ai技術正加速推動機器人與汽車智能領域革新,近一年來具身智能賽道已有眾多科幻場景成為現實,相比核聚變、登火星等技術,具身智能和人形機器人的ai技術包更易實現,未來幾年,尤其是明年、後年,行業會帶來更多驚喜。
黃曉煌則表示:“互聯網的數據是會到盡頭的,但ai的發展是數據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新階段,空間智能則是繼大語言模型之後一個很重要的領域,因為它可以用在機器人相關的所有領域,也可以用在視頻生成上等等,我們在2021、2022年發現了這些點,但是並沒有找到很好的應用場景,團隊只是一直在這個方向努力,直到今年產業發生爆發性增長,我們相信未來是一個充滿機器人的世界,這個時候我們更需要空間智能技術來服務人類。”
瀟湘晨報·辣椒財經記者郝詠琪 烏鎮報道
報料、維權通道: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戶端,搜索“報料”一鍵直達;或撥打熱線0731-85571188。如需內容合作,請撥打政企服務專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