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輩子什麼的男人都試過”,一句話激起千層浪

“我這輩子什麼男人都試過,有女朋友的男人我試過,有家室的男人我試過,單身的男人我試過,就是我並沒有找到屬於我自己的幸福!這輩子掙的錢足夠我自己花了,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不如拿這些錢去做點善事。”2015年,關之琳在媒體面前這樣說!“我這輩子什麼男人都試過,有女朋友的男人我試過,有家室的男人我試過,單身的男人我試過,就是我並沒有找到屬於我自己的幸福!”關之琳的告白,不只是情史關之琳漂亮得讓人窒息,紅得毫不費力,她29歲演“十三姨”,一腳踏進黃金時代的巔峰,那個年代的香港電影,風起雲湧,巨星如雲,而關之琳,永遠是站在C位的那幾個之一。但你翻開她的情感履歷,會發現風光背後,竟然是一地雞毛,她不是沒遇到過感情,也不是沒人追,相反,她的戀愛史幾乎可以開出一張“港圈富豪戀人圖鑑”。從18歲時的青澀初戀,到後來與王國旌、馬清偉這樣的商業巨頭糾纏,再到劉鑾雄那段廣為人知的風波,每一段都像港劇裡最狗血的橋段,只不過,這些都是真事。但就像她自己說的:“我試過很多男人,還是沒找到屬於我的幸福。”這句看似瀟灑,其實更像是一種帶著疲憊的自我解構。她不是不想愛,也不是不懂愛,而是她的世界,從來就不允許她“普通地愛”,娛樂圈的聚光燈,從來都是雙刃劍,它讓你閃耀,也讓你寸步難行。關之琳的每一次戀情,都帶著“標籤”:傍大款、插足、拜金、狐狸精……可她自己說過:“我不覺得我做錯什麼,我只是想愛人。”問題是,在那個年代,誰允許一個漂亮女人“只想愛人”?你可以優秀、可以美、可以賺錢,但你一旦“不循規蹈矩”,就注定要被貼上標籤,愛情不是自由的,是被放在秤上稱的。關之琳無疑是事業的代表,90年代,她的片酬能和成龍、周潤發比肩,是那個男性主導的年代裡,少數能“靠自己吃飯”的女星之一。而她的美貌,那更是港媒常年熱炒的資本,“最完美女神”不是說說而已,可正因為太完美,所以她的“缺口”會被放大。為什麼這麼漂亮還找不到幸福?是不是你太挑了?是不是你只看錢?是不是你做人有問題?但關之琳偏不配合,她愛過已婚男人,也試過單身富豪,她不結婚、不生子,卻把自己活得坦坦蕩盪,她說:“這輩子掙的錢夠我花了,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不如做點善事。”這句話,是她對社會期待的一次“反擊”,在這個“婚姻即幸福”的價值體系裡,她是那個被排除在外的變量,但她不懼怕被定義,她選擇重新定義自己。2015年,她說出那番“我試過各種男人”的話,其實還有下半句:“這輩子掙的錢足夠我花了……不如拿這些錢去做點善事。”這句話,被很多人當作笑談,但認真聽進去的人,才會明白:她不是在炫耀,而是在交代,那一年,她正式開始投身慈善事業。教育、醫療、老人福利……關之琳捐出的錢超過2000萬港元,而且不止一次,她不做秀,不開發布會,也不擺拍合照,她只是“做了”。有人說關之琳是在“洗白”,也有人說她是“老了沒戲拍,轉型找出路”,可如果她真的是為了洗白,大可以開個基金會、找個團隊包裝形象、拉幾個聯合國項目合個影。但她沒有,她做慈善的方式,就像她過去戀愛的方式,直接、不解釋、不迎合,你可以說她感情混亂,可以說她不懂婚姻,但你不能否認她清醒。她活得通透,不是不想愛,而是不再為了愛而失去自我,關之琳從來沒在軌道上,她一直在自己的路上,或許跌跌撞撞,但從不偽裝。我們總愛用“隕落”來形容那些從巔峰走下來的明星,彷彿一旦不再閃耀,就等於失敗,但關之琳不是隕落,她只是停下了。停下來,不再追求別人的期待,停下來,不再把幸福寄託在別人身上,停下來,去做真正讓自己踏實的事。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