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廣州車展上,一個現象清晰可見:曾自稱“純電品牌”的各家車企開始重拾油箱。
比如,17.2號館小鵬汽車展台上,首款搭載鯤鵬超級增程系統的小鵬X9增程版佔據核心位置;20.2號館極氪展台,搭載超級電混技術的極氪9X與009共同組成“雙9旗艦”;2.2號館的廣汽埃安、19.2號館的智己展台上,搭載增程技術的新車也成了品牌年度最受關注的車型。
![]()
去年還在大舉進攻純電市場的合資品牌,今年的步調也明顯放慢。廣汽本田展台上,創下繞樁世界記錄的雅閣和被個性改裝的敞篷型格仍是“最靚的崽”;廣汽豐田雖在車展發布了年度首款純電新車鉑智7,但車展前夕曾緊急闢謠“明年停產主銷燃油車型”,強調始終踐行“油電同強”。
曾被視為“過去式”的燃油技術和一度被當作“過渡路線”的混動,正悄然回到舞台中央。 “沒有落後的能源形式,只有落後的技術與體驗。”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國忠的這一觀點,可謂在當前汽車市場中引發了廣泛共鳴,奇瑞、吉利等企業高管都曾公開且明確表示不會放棄燃油車。
行業專家也有類似的研判。 “’電車過半時代’與’下一代油車時代’將長期共存”,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的這一判斷基於官方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3.0》。該路線圖明確預測,到2040年,含內燃機的乘用車在新車銷量中仍將佔據約三分之一的份額。
現象
純電車企重拾油箱,合資自主“油電同強”
11月20日晚,小鵬X9超級增程正式上市,這是小鵬汽車首款增程車,意味著品牌正式告別純電單一陣營。在小鵬超級增程技術的賦能下,X9增程版擁有高達1602km超長續航,靜謐性做到同級最強,且低電耗、低油耗。
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在發布會上現場算賬:相比傳統燃油MPV,9X增程版每年可節省約43000元,三年能省下一台MONA M03。
![]()
在此之前,極氪、智己、埃安等純電品牌均已為產品“加油”。
今年7月,極氪發布了超級電混系統。基於純電技術優勢,極氪融合增程、混動等多種新能源動力的優點,可用一套動力系統,同時實現高效純電、混動和增程的性能。這項技術首搭極氪旗艦SUV極氪9X上,後者目前交付量已破萬。 9月,智己汽車推出首款搭載“恆星增程技術”的全新LS6,車展前夕又推出第二款增程車型LS9。11月16日,廣汽埃安推出首款增程車i60。另據相關消息,小米汽車或將於2026年推出首款增程汽車。
“我們非常開心看到,過去一年裡也有好幾個友商都正在這條路上走,我相信英雄所見略同。”11月20日,何小鵬向南都·灣財社記者等媒體表示,“我相信我們這一群廠商會再次證明增程、混動在中國甚至全球,還有非常長的生命力。”
純電轉投混動的另一邊,燃油車合資巨頭也放緩了純電轉型的激進步調,試圖重新在擅長的領域找回自己的主場。
直至2025廣州車展前,廣汽豐田都未推出純電新車,卻在9月及車展前夕煥新威蘭達、漢蘭達等主銷燃油車型。值得一提的是,近期還有消息指出廣汽豐田將於明年停產多款主銷燃油車型,也被廣汽豐田高層及時闢謠,並表示將始終踐行“油電同強”。
執此導向的還包括大眾和BBA,以及一些大型自主車企集團。比如,奇瑞汽車常務副總裁張國忠就曾在第五代瑞虎8上市發布會上明確表示,將堅持“油電協同”雙向路徑,將燃油車的體驗短板轉化為價值高地。同時,奇瑞還提出“中國新燃油”戰略,將以“新技術、新智能、新安全、新格局”四新標準推動燃油車進化,與新能源車長期共存。
坐擁極氪、銀河的吉利汽車集團在新能源賽道實現領跑,其CEO淦家閱卻也表示,不會放棄燃油車市場,甚至一度直言:“吉利燃油車板塊不僅不會收縮,還會繼續加強。”
分析
純電車型熱銷區域未能覆蓋全國
增程插混能打破地理限制
這一輪“油又回來了”的現象背後,是市場需求與企業現實考量的雙重選擇。
就混動新玩家而言,其所處的現實背景是,雖然純電車的電池越做越大,但氣溫對電池性能的影響,以及區域間補能網的密度差距,仍令里程焦慮長期縈繞在用戶心頭。從消費者角度看,混動車型有效解決了純電動車的三大焦慮:續航焦慮、充電焦慮和冬季用車焦慮。
“純電車型目前的熱銷區域尚未覆蓋全國,”某品牌增程車產品負責人日前表示,增程、插混等混動技術路線則將打破地理限制。一個最新的例子,11月21日,何小鵬在車展上表示,小鵬X9增程版一經推出,1小時打破X9歷史全天大定數,且值得關注的是,這之中,北方地區訂單佔比首次超過50%。
而從企業盈利視角看,混動車型已成為當前更具商業可行性的選擇。福特首席執行官吉姆·法利曾表示,混合動力汽車比非混合動力汽車更具盈利能力。事實也證明,憑藉增程車型立世的理想汽車成為首家盈利“上岸”的造車新勢力企業,賽力斯也靠問界品牌實現了扭虧為盈,零跑也已連續實現季度盈利。
讓燃油車巨頭們堅定立場的理由則更加顯而易見。據中汽協近期數據顯示,今年9月,國內燃油車銷量環比增長10.9%,同比增長6.4%,且同比已呈現“四連漲”。而前九月,國內燃油車累計銷量重現正增長,同比增幅為1.7%。要知道,去年該數據跌幅曾超過17%。
“燃油車仍然是市場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佔比例超過50%,有著非常大的市場佔有量,公司仍然會在這一領域加強投入。”吉利汽車集團CEO淦家閱日前表示。
若將視野發散開來,帶油箱的車(包括混動與傳統燃油)還會是中國汽車走向全球的利器。
“在2023年我去了很多國家,發現還有很多國家和區域,在未來很多年內電力設施還是會很差”,何小鵬日前向南都·灣財社記者等媒體說道,“當我們看到這個世界是有多樣性的,我認為在相當長的時間,這個世界(的能源結構)應該是由’純電+混動’組合。”
奇瑞汽車副總經理李學用則指出,燃油車會一直存在,尤其在海外市場電動化進程較慢,因此奇瑞需在燃油車領域保持超級競爭力。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減免政策退坡,也將是油車市場的機遇。吉利汽車管理層日前表示,政策逐漸退坡對於行業是一件好事,對吉利自身而言,因為吉利的整體銷量中仍有40%-45%左右的燃油車,明年第一季度的政策變化將會利好吉利旗下燃油車板塊。
趨勢
至2040年,
含內燃機的新車仍將佔1/3份額
據汽車工程協會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3.0》,2035年,傳統能源乘用車將實現全面混動化;而直至2040年,含內燃機的乘用車(包括HEV、PHEV、REEV)在新車銷量中仍將佔據約三分之一的份額。
“混動又將成為現階段至未來10年的油車主流。”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日前發文指出。
他表示,“油電同強”的共存格局,對於保障中國汽車產業實現平穩轉型與能源安全具有戰略意義。新能源高歌猛進,確實帶來了近幾年的車市繁榮,然而,一條腿走路的能源結構風險巨大,多元化的技術路線不僅為市場提供了更豐富的選擇,也為國家能源體系提供了必要的韌性和冗餘。
而他對“下一代油車”的使命描繪,是通過智能化的升級,與電動車在用戶體驗層面實現平等。
正如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張國忠所言,“沒有落後的能源形式,只有落後的技術與體驗。”崔東樹指出,近年來,以豐田、奔馳、奧迪、大眾為代表的頭部車企,其傳統能源新車也在智能座艙、智能駕駛輔助等方面進步明顯。
比如本届广州车展,一汽奥迪A5L推出乾崑智驾®版,东风日产天籁推出鸿蒙座舱版。再比如日前,广汽丰田发布的全新一代威兰达,搭载丰田全新电子电气架构,能通过一个域控制器统一管理和驱动各个模块的多个ECU高效运行,还能以软硬件解耦实现OTA升级能力,让油车也能拥有新能源车的智能体验。
“依我看來,不管是智能座艙還是智能駕駛輔助,’下一代油車’帶給消費者的智能體驗已經做到了和新能源車接近的水準。紮實好用的智能體驗,已不再是電動車的專屬。”崔東樹表示。
也許,未來,傳統燃油車會逐步向混動形態靠攏,而混動或許會成為新階段語境下的“下一代油車”。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車市動力路線仍將保持“百花齊放”的格局。
采寫:南都·灣財社記者陳鏡安
攝影:南都·灣財社記者陳鏡安梁羅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