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由國務院國資委科技創新局指導,中交集團牽頭的中央企業海洋工程技術創新聯合體(以下簡稱“創新聯合體”)主辦的“2025年海洋工程技術創新論壇”在海南三亞召開。
會議以“匯智藍色科技,共築海洋產業新生態”為主題,聚焦海洋工程協同創新及高質量發展,搭建起高層次的產業與技術交流平台,有效匯聚了各方智慧與力量,彰顯了創新聯合體在推動海洋工程科技創新與生態構建方面的引領作用。本次論壇內容涵蓋中央企業海洋工程技術創新聯合體年度工作會議、多場主旨報告與特邀報告,以及七個專題學術交流分論壇。
年度工作會上,創新聯合體牽頭單位中交集團彙報了創新聯合體2025年主要工作進展情況和2026年工作計劃,並介紹了資源共享平台建設進展。中交一航局、中交三航局、中交四航局、振華重工、華東師範大學等編寫組牽頭單位分別彙報了各領域《海洋工程技術創新發展藍皮書》編製情況及後續工作計劃。
學術論壇環節,與會嘉賓分享了海南省、三亞市海洋經濟發展思路和海南自貿港特殊關稅支持政策,進一步強調了科技創新對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作用,並就央地共同推動海洋領域深化合作給出了寶貴意見和建議。
中國工程院院士馬軍作題為《氣候變化背景下沿海地區飲用水安全風險分析與保障技術》的主旨報告。行業專家圍繞非常規油氣勘探、鈦/鋼複合材料海洋應用、深海礦產資源開發等前沿議題展開深度分享,引發廣泛討論。
在學術交流分論壇上,與會人員圍繞海洋探測與觀測前沿技術、海上鋪管鋪纜關鍵技術與裝備、海上風光儲技術突破與融合、海岸帶保護與系統修復、海洋資源與空間開發利用、海洋新材料開發與應用實踐、海南省海洋經濟及科技創新支持政策等七大專題展開深入交流。
本次論壇由中交集團統籌協調,並聯合中交疏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交海洋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崖州灣創新研究院、疏浚技術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海上起重鋪管研究中心、中交集團深遠海工程技術與裝備研發中心等單位承辦。創新聯合體成員單位代表、高校師生代表共計400餘人參加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