瞅見家裡老人還在用那塊黑黢黢的抹布擦灶台,我心裡直打鼓。
節儉是咱中國人的老傳統,老一輩人從苦日子裡熬過來,精打細算慣了,這本該是好事。
可有些習慣真得改改,為了省幾個小錢,反倒把健康搭進去,這不是本末倒置嗎?
就像咱廚房那抹布,用久了發黑髮硬,看着不起眼,其實早成了細菌窩。
擦來擦去,髒東西全粘在傢具上,這不是打掃衛生,是在給全家養病菌呢!
毛巾也是個大坑。
老人捨不得換,一條毛巾用到硬邦邦像砂紙還在搓臉。
您想想,每天擦臉擦手的東西,沾滿汗漬油脂,時間一長滋生黴菌,皮膚敏感的肯定受不了。
我見過有人用舊毛巾擦完臉就發紅髮癢,這哪是省了錢,分明是給皮膚添堵。
牙刷更別湊合,三個月不換,刷毛都炸了花,再好的牙膏也刷不幹凈牙縫。
牙口不好容易引發腸胃病,到頭來去趟醫院花的錢,夠買一整年新牙刷了。
筷子枕頭這些日常小物件,最容易被忽視。
木筷子用久了掉渣發霉,吃進肚裡輕則拉肚子,重則傷腸胃。
老人身子骨弱,經不起折騰。
枕頭呢?
蕎麥枕睡幾年塌陷變形,藏滿蟎蟲灰塵,晚上翻來覆去睡不踏實,第二天渾身沒勁。
您說這省下的幾塊錢,換來腰酸背痛失眠多夢,划算嗎?
冰箱囤貨更是雷區,凍了半年的肉早沒營養了,解凍後口感發柴,細菌還悄悄繁殖。
老人圖省事一頓頓熱着吃,腸胃哪扛得住?
這不叫節約,是給自己挖坑。
說到底,過日子得講個度。
節儉是美德,可健康不能打折。
一條新毛巾二十塊,一年換兩次花不了多少;牙刷三月一換,成本比牙醫賬單零頭都少。
年輕人回家時多留個心,順手幫爸媽清理冰箱、換掉舊物件,他們嘴上嘮叨浪費,心裡其實暖暖的。
過日子精打細算沒錯,但該花的錢別摳門——身體垮了,省的那點全送醫院,這不是瞎折騰嗎?
咱得學聰明點,把好鋼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