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猛攻能源,澤連斯基遭自己人“兵諫”,歐盟:是時候重新掂量

本文為深度編譯,僅供交流學習,不代表日新說觀點

俄軍猛攻能源,澤連斯基遭自己人“兵諫”,歐盟:是時候重新掂量 -

一場震動基輔政壇的腐敗醜聞正在發酵,矛頭直指澤連斯基的核心親信圈。調查顯示,一起涉及烏克蘭國有能源部門——特別是負責核能運營的烏克蘭國家核能公司(Energoatom)——的賄賂案金額高達1億美元以上。

處於風暴眼的是澤連斯基的長期商業夥伴、其前影視製作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提穆爾·明迪奇(Timur Mindich)。據指控,明迪奇策划了一套複雜的利益輸送機制,利用空殼公司掩蓋非法交易。承包商若想獲得項目標的,必須支付高達10%至15%的傭金回扣。

這起案件的嚴重性引發了空前的信任危機。隨着部分涉案部長被撤職,執政黨“人民公僕黨”內部已出現分裂,部分議員甚至公開呼籲組建民族團結政府。更為致命的是,西方盟友已發出警告:若不能徹底清理門戶,對烏克蘭的援助可能會受到重新審視。

雖然澤連斯基公開聲明自己並未直接捲入此案——這一說法或許屬實——但這並未能止住其政治資本的流失。黨內多數成員要求總統採取“斷臂求生”式的嚴厲措施。儘管澤連斯基承諾將對該行業進行深度改革和審計,但在外界看來,這些舉措顯得杯水車薪。

權力中樞的博弈:針對“影子總理”的逼宮

政治風暴的中心逐漸向安德烈·葉爾馬克(Andriy Yermak)轉移。這位曾經的電影製片人,自澤連斯基從喜劇演員轉型為政治家以來,一直擔任其參謀長。如今,烏克蘭最高拉達(議會)已發出強烈呼聲,要求罷免這位被外界視為“影子總理”的實權人物。

如果說總統顧問米哈伊洛·波多利亞克(Mykhailo Podolyak)是澤連斯基的戰略大腦,那麼葉爾馬克就是絕對的執行鐵手。他手中集中的權力無人能及,無論是內部人事還是外部談判,幾乎都需經他之手。許多觀察人士認為,正是這種不受制約的權力結構,最終構築了一個逐漸腐化的利益圈層。

俄軍猛攻能源,澤連斯基遭自己人“兵諫”,歐盟:是時候重新掂量 -

多名烏克蘭議員已向澤連斯基發出最後通牒:若不罷免葉爾馬克,他們將否決2026年的國家預算案,迫使政府在戰爭狀態下只能沿用2025年的舊預算。

與此同時,前總統彼得羅·波羅申科(Petro Poroshenko)領導的反對派也藉機發難,要求解散現政府,並效仿二戰時期的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組建一個基礎更廣泛的全國團結政府。

從某種角度看,這種針對腐敗的清算對烏克蘭而言並非全是壞事。即便內耗會消耗寶貴的資源,但這證明了該國的制衡機制仍在運作,司法系統仍敢於追查高層賄賂——這一點,在腐敗指數更高的俄羅斯是難以想象的。

寒冬下的生存戰:每天16小時的黑暗

在政治動蕩之外,烏克蘭平民正經歷着如同1940年英國大轟炸般的至暗時刻。莫斯科加大了對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的打擊力度,將戰爭的代價直接轉嫁給了普通民眾。

在這個嚴酷的冬季,每天長達16小時甚至更久的停電已成為常態。電力的中斷意味着供水的停止,熱電廠遭轟炸更導致供暖系統癱瘓——這對於每一個身處零下低溫的家庭來說都是致命的。

面對生存危機,烏克蘭家庭被迫做出抉擇:經濟條件允許的人選擇逃往歐盟國家;而更多人則退守鄉村,回到被稱為“哈塔”(Khata)的傳統農舍中,依靠柴火爐和壁爐勉強過冬。

希望前線陷入僵局

與此同時,東部前線的局勢遠未平靜。儘管烏克蘭軍隊目前仍控制着被俄軍圍困數月的波克羅夫斯克(Pokrovsk)和米爾諾格勒(Myrnohrad),但基輔方面正面臨嚴重的步兵短缺,維持第聶伯羅扎波羅熱交界處的防禦陣地變得愈發艱難。

由於該地區缺乏可供據守的大型城市屏障,俄軍得以避免在巷戰中承受巨大傷亡——在以往的城市戰中,俄軍往往不得不先摧毀所有建築才能完成包圍。目前,俄軍的下一個戰略目標是扎波羅熱州的胡利亞波爾市(Huliaipole)。這座在2022年未被攻克的城市,即將面臨新一輪的猛烈攻勢。

眼下,烏克蘭在2026年結束戰爭的唯一希望,寄託於俄羅斯經濟的崩潰,使其無法維持當前的戰爭機器。正因如此,烏克蘭軍隊每夜都堅持派出無人機導彈,對俄羅斯境內的石油天然氣工業進行打擊,並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基輔的冬夜愈發漫長,澤連斯基必須在外部的炮火與內部的暗流中,尋找通往春天的微弱光亮。

俄軍猛攻能源,澤連斯基遭自己人“兵諫”,歐盟:是時候重新掂量 -


基輔的雪落得很厚,掩蓋了被炸毀的變電站,卻掩蓋不住權力走廊里裂開的縫隙。當老百姓在鄉下的“哈塔”里劈柴取暖,試圖在每天僅有的幾小時電力中維持生計時,關於億萬美金回扣的消息卻像寒風一樣刺骨。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它將一位英雄推上神壇,又在他的腳下埋設陷阱。這個冬天,對於烏克蘭而言,最冷的或許不是零下的氣溫,而是那種看着信任一點點剝落的寒意。


如果您對這個話題也有自己的經歷或思考,歡迎在評論區聊聊。

關於作者

阿爾貝托·羅哈斯 (Alberto Rojas)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