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奶皮子糖葫蘆後
近日
一款形態創新的
“固體牙籤花蜜”
突然爆火
與傳統液態版本不同
這款產品以酸奶為基底
疊加大塊芒果與西柚果肉
形成色彩分明
便於分享的固態造型
![]()
記者搜索發現
“固體楊枝甘露”的風也吹到了深圳
在某外賣平台上
深圳有不少水果店、果切店、
甜品店上新了這一產品
在優惠券抵用後
到手價基本在17-40元不等
很多深圳網友紛紛表示已經吃上了
![]()
![]()
![]()
據媒體報導,數據顯示,“固體楊枝甘露”這一關鍵詞在某社交平台上的瀏覽量已破千萬,單條筆記點贊高達40萬;在短視頻平台,相關視頻吸引2萬+用戶參與,播放量突破1.1億,熱度持續攀升,甚至登上熱搜。
注意!
第一批“受害者”出現了
儘管有很多網友愛吃
但也有很多網友認為
“固體楊枝甘露”
並不驚艷,甚至不好吃
![]()
![]()
除了對其口味的爭議
近期,在社交平台上
“第一批固體楊枝甘露受害者”
突然刷屏
![]()
有網友說
吃完後臉變得焦黃暗沉
有人稱吃完肚子絞痛
在廁所蹲了半小時
甚至有網友表示
“吃了後胃痛胃發炎
引發高燒39.7℃,進了ICU”
![]()
![]()
![]()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
不能拋開劑量談毒性
不管什麼食物
吃太多都不行
![]()
對此,浙中醫大二院(浙江省新華醫院)消化內科徐磊副主任醫師提醒,這種“冷、甜、黏”的組合對本就腸道功能較弱的亞健康人群來說,無疑是一次巨大考驗。
相關研究顯示,某些品牌酸奶的蛋白質含量是普通酸奶的2.5-3.8倍。一次性攝入過多蛋白質,容易導致腹脹、噯氣,甚至腹瀉。同時,楊枝甘露中常用的西柚或葡萄柚,性味偏寒,富含有機酸和膳食纖維,脾胃虛寒及腸道易受刺激者,需謹慎食用。值得注意的是,西柚或葡萄柚肉中含有一種“呋喃香豆素”類物質,它能抑制肝臟和小腸中一種至關重要的藥物代謝酶。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消化內科副顧問醫生任天華表示,急性腸胃炎患者的主要症狀包括腹瀉、嘔吐、腹痛和發熱。食用變質水果、冰鎮飲料和甜品等都會刺激胃腸黏膜,奶油製品也極易滋生沙門氏菌等致病菌,從而誘發急性腸胃炎。
對於急性腸胃炎的應急處置,任天華建議:“輕度患者可居家護理,注意補充水分,推薦口服補液鹽。但若出現嚴重脫水、高熱不退、血便膿便、劇烈嘔吐或意識模糊等症狀,必須立即就醫。”
因此,從健康角度出發
醫生建議大家可將“固體楊枝甘露”
視為甜品或加餐,而非正餐
在量的選擇上
每次以半個芒果為原料製作的一份為宜
每週享用一至兩次即可
這類網紅美食
為何層出不窮?
據《2025年Z世代消費趨勢報告》顯示
95後、00後
對“形態創新型美食”的關注度
較傳統品類高出37%
從前段日子走紅的奶皮子糖葫蘆
到如今的“固體楊枝甘露”
“熟悉口味+陌生形態”的組合
既能降低嘗試門檻
又能滿足大家嚐鮮打卡的心理
同時,低門檻的製作工藝
進一步加速傳播
商家無需複雜設備即可跟風
![]()
但溢價過高、味道爭議等問題
也可能會讓這類網紅美食
面臨曇花一現的風險
正如網友所言
“沒有真材實料的創新
再火的風潮也會很快降溫”
平時逛街
你見過“固體楊枝甘露”嗎?
對這類網紅美食的流行
你怎麼看?
來留言區聊聊吧
來源| 深圳晚報綜合(記者林濤、錢江晚報、南京日報、 幸福福田)
編輯| 張裕麟
審讀| 伊諾
二審| 陸楚一
三審| 蔡志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