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楊枝甘露第一批受害者出現了,臉焦黃、肚子疼,醫生:嚴重者甚至會影響生育!

2025 年入夏後,一種名為 “固體楊枝甘露” 的甜品在社交平台迅速走紅。與傳統液態楊枝甘露不同,這種固體版本呈半透明凝膠狀,內部包裹着切好的芒果丁、柚子粒和西米,冷藏後口感冰涼 Q 彈,部分商家還推出了獨立小包裝,外層印着清新的熱帶水果圖案,方便消費者隨身攜帶。

小紅書、抖音等平台上,# 固體楊枝甘露自製教程# #夏日解暑甜品天花板# 等話題播放量累計突破 2.8 億。用戶們紛紛曬出自己的食用畫面:有人用勺子挖着從冰箱剛拿出來的固體楊枝甘露,冰霜附着在凝膠表面,咬下一口後配文 “入口即化,芒果味超濃”;有人將其切成小塊,拌入酸奶或椰奶,稱 “解鎖了新吃法,清爽不膩”;還有上班族在下午茶時間曬出辦公桌前的固體楊枝甘露,配文 “加班間隙吃一塊,瞬間緩解疲勞”。​

固體楊枝甘露第一批受害者出現了,臉焦黃、肚子疼,醫生:嚴重者甚至會影響生育! -

線下商超也順勢推出相關產品,冷藏櫃里整齊碼放着不同品牌的固體楊枝甘露,價格從 8 元到 15 元不等,不少貨架前還貼着 “夏日限定”“銷量 TOP1” 的標識。據某連鎖超市工作人員介紹,周末高峰時段,固體楊枝甘露的日銷量能達到普通酸奶的 3 倍,“很多年輕人一次買好幾盒,說是囤着當解暑零食”。​

健康警報:第一批受害者的身體異常​

就在固體楊枝甘露成為社交平台 “網紅甜品” 的同時,關於它的健康爭議也悄然出現 —— 第一批頻繁食用者開始出現身體不適癥狀。26 歲的上班族小李(化名)就是其中之一,她在接受採訪時回憶:“我連續三天把固體楊枝甘露當下午茶,每天吃一塊 150 克的。第三天傍晚下班路上,肚子突然開始隱隱作痛,像有東西在腸胃裡攪,回家後照鏡子,發現臉比平時暗沉不少,透着一股蠟黃,一點氣色都沒有。更麻煩的是,接下來三天都沒排便,肚子脹得難受,只好去醫院就診。”​

醫生為小李做了腹部觸診和常規檢查,排除了急性腸胃炎的可能,結合她的飲食記錄,初步判斷是 “寒性食物刺激腸胃,導致脾胃功能紊亂”。“你最近吃的固體楊枝甘露,主要原料芒果、柚子都是寒性食材,冷凍後寒性更重,你的體質本身偏虛寒,連續吃就容易傷脾胃,出現腹痛、便秘這些癥狀。” 醫生的解釋讓小李恍然大悟,她當即決定停止食用,配合醫生建議的小米粥、山藥等溫和食療,一周後癥狀才逐漸緩解。​

類似的案例還有不少。22 歲的大學生小張(化名)為了減肥,將固體楊枝甘露當作晚餐替代品,每天吃兩盒。一周後,她不僅出現了面部蠟黃、便秘的癥狀,還伴隨月經提前、經量減少的情況,“以前月經很規律,這次量少得幾乎沒有,顏色還是暗褐色的,嚇得我趕緊去看婦科”。婦科醫生檢查後表示,小張的情況與長期食用寒性食物有關,“寒性食物會影響氣血運行,導致氣血凝滯,進而影響月經周期和經量,長期這樣還可能對生育有潛在影響”。​

據北京、上海等地多家醫院統計,近一個月內,消化科接診的因食用固體楊枝甘露引發不適的患者超過 30 例,其中女性佔比達 70%,癥狀集中在 “面部蠟黃、腹部隱痛、便秘”,部分女性還出現月經異常,這些患者的共同特點是 “連續 3 天以上食用,每次分量超過 100 克”。​

醫學解讀:寒性食材為何傷健康?​

針對固體楊枝甘露引發的健康問題,中醫與西醫專家均給出了專業解讀。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的中醫內科醫師張穎(化名)從中醫理論分析:“女性體質多偏陰,以血為根本,氣血充足、運行通暢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關鍵。而固體楊枝甘露的核心原料芒果、柚子都屬於寒性食材,冷凍處理後,食材的寒性會進一步加重。”​

她進一步解釋,脾胃是人體運化食物的重要器官,長期或大量食用寒性食物,會直接損傷脾胃陽氣。“脾胃陽氣受損後,運化功能會下降,食物無法及時消化吸收,就容易在腸胃內積聚,引發腹脹、腹痛;陽氣不足還會影響腸道蠕動,導致便秘。對於女性而言,脾胃陽氣虛弱會影響氣血生成,加上寒性食物容易凝滯氣血,氣血運行不暢,就可能出現月經周期紊亂、經量減少、顏色暗沉、痛經加重等問題。”​

張穎特彆強調,若女性長期忽視這種影響,氣血持續虧虛、凝滯,嚴重時可能對生育功能產生不良影響。“氣血是受孕的基礎,氣血不足或運行不暢,會影響卵子質量和子宮內膜環境,降低受孕概率,甚至可能增加流產風險。尤其是備孕期女性,更要避免大量食用寒性食物。”​

西醫方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內科醫生李偉(化名)補充道,固體楊枝甘露中的芒果、柚子含有較多膳食纖維和果酸,冷凍後對腸胃黏膜的刺激會增強。“部分人群腸胃黏膜比較敏感,冷凍食材進入腸胃後,會刺激黏膜收縮,影響腸胃蠕動,進而導致消化不良、腹痛、便秘。此外,芒果屬於易致敏食材,雖然固體版本經過加工,但仍有少數人會出現輕微過敏反應,表現為面部皮膚暗沉、瘙癢,這也是部分人‘臉焦黃’的原因之一。”​

科學食用:這些注意事項需牢記​

面對固體楊枝甘露的健康爭議,專家們並非建議完全禁止食用,而是強調 “科學食用、結合體質”。針對不同人群,他們給出了具體建議:​

對於普通健康人群,建議控制食用頻率和分量,“每周食用不超過 2 次,每次分量控制在 100 克以內(約普通包裝的一半),避免連續多天食用”。食用時間也有講究,“盡量不要在空腹或睡前食用,空腹時寒性食材對腸胃刺激更大,睡前食用則可能影響夜間消化和睡眠質量,建議在兩餐之間作為加餐少量食用”。​

對於脾胃虛寒、容易腹瀉的人群,以及處於經期、備孕期、孕期的女性,專家建議 “盡量避免食用”。若實在想吃,可搭配少量溫性食材中和寒性,“比如搭配 3-5 顆桂圓或 2 顆紅棗一起吃,桂圓、紅棗性溫,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固體楊枝甘露的寒性,減少對身體的刺激”。​

此外,專家還提醒消費者注意食材新鮮度,“購買固體楊枝甘露時,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保質期內的產品,查看配料表,避免購買添加過多糖分和食品添加劑的款式;自製時要確保芒果、柚子等食材新鮮,現做現吃,避免長時間冷藏導致細菌滋生”。​

近期,部分社交平台也開始出現 “理性看待固體楊枝甘露” 的聲音,不少用戶分享自己的食用經歷和健康提醒,“之前天天吃,現在改成每周一次,身體舒服多了”“備孕期姐妹真的要少吃,我吃了兩次就感覺月經不對,停了之後才恢復”。這些真實分享,也讓更多人開始關注 “網紅食品” 背後的健康問題,學會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兼顧身體的承受能力。​

來源:觀威海 如有侵權 請聯繫刪除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