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共(毛主義)主要領導人被打死,印共(毛)是否到了窮途末路

當地時間2025年11月18日早晨,印度安全部隊在安得拉邦馬雷杜米利森林與印共毛派武裝發生交火。據印媒確認,印度共產黨(毛主義,CPI-Maoist)中央委員會委員馬德維·希德瑪(Madvi Hidma)及其妻子和四名部下在此次行動中被擊斃。這一消息在印共(毛)內部和外界引起強烈震動,被認為是其組織的一大重大損失。

馬德維·希德瑪出生於印度恰蒂斯加爾邦的蘇格馬縣南部普爾瓦蒂村,是部落出身。他完成中學教育後,於1990年代後期加入毛派武裝,逐步成長為一名軍事指揮者和游擊戰略家。 希德瑪長期活躍於恰蒂斯加爾邦等毛派勢力核心地區。他被指策劃了至少26次襲擊,包括對安全部隊的重大打擊。例如2013 年的達爾巴叢林襲擊,這起襲擊造成至少10 名安全人員被殺,其中包括為國大黨領導人提供警衛的安全隊成員。

要理解希德瑪的重要性,就必須了解他所在的組織——印度共產黨(毛主義)(CPI-Maoist,簡稱印共(毛))。

印共的毛派傳統可以追溯到1967 年的納薩爾巴里起義。但印共(毛)(CPI-Maoist)是2004 年成立的現代組織,它是由幾個左傾武裝派別合併而成,主要包括“人民戰爭集團”(People’s War Group)和“印度毛主義中心”(Maoist Communist Centre) 。

印共(毛)批判現行印度國家結構,認為其由“帝國主義、買辦資產階級和封建勢力” 共治。 他們強調通過“持久人民戰爭” 來推翻現有國家製度。 主張通過武裝鬥爭建立另一個政權——一個真正服務於被剝削階級,尤其是部落、窮農、底層工人等的革命政權。 組織強調地方發動、建立“人民民主區/ 革命人民委員會”形式的基層政權,以保障其對區域和基層群眾的影響力。

印共(毛)的武裝組織是人民解放游擊軍(People’s Liberation Guerrilla Army, PLGA),在多個邦的森林、偏遠地區發動襲擊,包括與國家安全部隊的遭遇戰。 2005年,他們還曾對比哈爾邦傑哈納巴德監獄、警察線、武裝營地等目標的大規模同步襲擊,釋放了約341 名囚犯(其中包括毛派人員),綁架了一些地主和高種姓民兵組織成員,有報導說至少9 人被處決。

2006-2007年,印共(毛)武裝鬥爭加劇,進行過多次重大襲擊。

除了武裝鬥爭,他們還組織在基層發動農民、部落群眾,對不公正的土地制度、剝削關係提出挑戰。他們宣傳其長期人民戰爭道路的重要性,重申堅持武裝鬥爭而非投降路線。

但是此後隨著印度軍方掃蕩力度加劇,印共(毛)逐漸走入低谷,退回到叢林內堅持游擊戰。

在2016 年,希德瑪曾與其他人被捕,但當時被認為是較低級別參與者。後來,他不僅成為人民解放游擊軍第一營的指揮官,還被提拔為丹達卡蘭亞區委員會委員,該地區是毛派在森林區的重要根據地。 到2017 年,他成為印共(毛主義)中央委員會最年輕的委員。

這次希德瑪被打死,對印共(毛)而言是重大打擊。希德瑪長期擔任前線指揮、軍事策劃,其戰術能力和人脈網絡對整個組織至關重要。他的死亡可能削弱印共(毛)在核心地區的作戰能力和動員能力。

印度政府長期將希德瑪視為頭號通緝目標之一。他身負多重別名,行動網絡廣泛,影響力覆蓋多個邦。印度媒體披露,他所策劃的襲擊和他在游擊戰爭中的地位,使其成為國家安全力量重點打擊的對象。

今年5月,印共(毛)最高領導人南巴拉·凱沙瓦·拉奧(別名巴薩夫拉吉)已被印度安全部隊打死,如今希德瑪再被打死。在印度國家安全部隊高壓下,以及領導層接連受創的情況下,印共能否完成新的重組、堅持其長期戰略,仍是未知數。

也是在今年,9月份,印共(毛)發布過一份據稱來自毛主義部分領導層的聲明,該聲明向人民道歉,稱在革命進程中,領導層犯了若干戰術錯誤。並提出停火與談判的建議,引發社會和政治關注。不過印度內政部長也曾宣布,要在2026年3月之前徹底消滅印共(毛)游擊隊。

也許,印共(毛)真的已經走到了窮途末路。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