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關於黃金有關稅收政策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明確未來幾年黃金交易的增值稅徵收細則。
該政策自2025年11月1日起實施,執行至2027年12月31日。
這份明確執行至2027年底的《公告》,核心在於釐清了“投資性黃金”與“非投資性黃金”的稅收邊界,並將“是否發生實物交割出庫”作為關鍵的稅收分水嶺。
據此前媒體報道解讀,簡單來說,黃金在交易所體系內未發生實物交割的,繼續免徵增值稅;一旦出庫,若用於投資,適用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若用於非投資用途,則免徵增值稅,同時買入方可按6%的扣除率計算進項稅額。
政策的出台,也引發了大眾對個人黃金投資與黃金飾品消費市場的關注。
普通金飾消費是否將因此增加成本?
為此,潮新聞記者走訪一線,並採訪行業從業人員與相關專家。
杭州白馬珠寶市場今日金價 潮新聞記者 於瓅 攝
市場前沿:
金價應聲而漲
稅收新政出台,影響到了市場情緒與交易節奏。
消費者林女士表示,她接到常光顧的鑲嵌商戶通知,稱金價預計上漲約6%,原本計划進行的一枚戒指鑲嵌工程,現在暫緩。
11月4日上午,潮新聞記者來到杭州白馬珠寶市場實地探訪。門口顯示足金99.9已升至1043元/克。
市場內客流分化,少數店鋪人流較密,多數區域略顯冷清。
“今天買金的人確實不多。”市場一位金店老闆表示,當前售價為1043元/克,回收價900元/克,“稅收導致售價上漲,回收價反而下調了 。”
老闆建議,當下置換或許更划算。
另一位店主同樣證實了價格波動。“自用佩戴影響不大,但投資就需要謹慎了。”
記者搜索發現,有網友在11月3日也曾提到,在杭州白馬珠寶市場看到當日金價已有所上漲。
問及回收價,店家表示,目前整個市場對於如何定價仍無定論,還需時間商討。
線上黃金價格 圖源:社交媒體
廣州一家水貝店鋪客服回應記者詢價時明確表示:“因受黃金稅收政策調整影響,公司已將金價調至1046/克。”
一直從事線上飾品定製的田甜(化名)明顯感受到最近黃金價格的波動,“感覺一克差不多要加幾十元。”
採訪當天,她瀏覽了網上幾家主流品牌店鋪的黃金價格,“原來900多一克的,今天看都1020每克。”不過,田甜也表示,若黃金為自用,有需求的話,其實影響並不大。
另一位主打設計加工的屠星(化名)則從代加工環節感受到了成本壓力。
她表示,工廠的金料成本已按每克加收6%計稅,“但行情一天一個樣,今天什麼情況還不好說。”
專家解讀:
政策意在規範源頭
針對此次稅收新政,廣州同信投資總經理、黃金投資分析師呂超向記者表示,該政策主要目的在於規範市場源頭行為,堵住監管漏洞。
杭州白馬珠寶市場 潮新聞記者 於瓅 攝
“這個政策讓商家不能亂來了。”呂超指出,此前部分商家利用稅收不明確的漏洞進行逃稅避稅,而新政主要規範的是上海黃金交易所會員單位買賣黃金的稅收政策及相關優惠,“與普通人買賣黃金並不產生直接關聯。”
他進一步解釋,長期以來,我國對黃金採取由央行統一管理的政策,獨立於大部分社會商品的稅收管理體系。對於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買賣,一般採取免稅的特殊方式。
“黃金流通領域既有金融交易屬性,又有商品流通屬性,二者本應有明確區別,但過去卻被混淆在一起。”呂超表示,此次政策調整等於劃清了這一界限,“如果黃金屬於交易環節,屬於金融證券投資領域,自然不需繳納增值稅,因此享受即征即退優惠;如果屬於實物買賣的商品交易環節,則應按商品流通方式課稅。”
對於許多消費者擔心黃金進一步漲價的問題,呂超認為這樣政策完善對市場實際上並未有大的影響。“實物金飾品的價格,是上海黃金交易所盤價加上稅收以及成本得出來的,當前一些加價行為或許是某些商家趁機加價而已。”
在他看來,普通消費者仍可根據自身需求自由配置黃金資產:投資性需求可選擇投資性黃金資產,收藏性需求則可購買黃金首飾或收藏性金條。“由於長期持有,對所謂的增值稅其實並不敏感。”
(來源:潮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