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市場全天震蕩拉升,三大指數低開高走,滬指刷新十年新高,創業板指漲超2%。截至收盤,滬指漲0.73%,深成指漲1.78%,創業板指漲2.55%。
板塊方面,能源金屬、電池、有色金屬等板塊漲幅居前,芬太尼、油氣等板塊跌幅居前。
全市場近4000隻個股收漲,104隻個股漲停。滬深兩市成交額2.04萬億元,較上一個交易日放量969億。
是水到渠成,也是雖遲但到——
經過多日震蕩,滬指再創近10年新高,達到4030.40點。
實際上,與10月30日由權重股撐起的4025點不同,今天領先指數(黃線)全程領跑,日內最高已經來到4042點。
這說明,市場情緒是普遍昂揚,且迫不及待的。
那麼,哪些原因促成了今天a股的爆發呢?
我們從幾個盤面細節來展開分析,也可以用下面貼出的三張圖來概括。
首先,整個上午,資金都在從“防禦”屬性的銀行和紅利板塊流出,流向它們看好的那些偏進攻的方向。
而等到午後滬指逼近前高時,銀行股出現迴流,又起到了兩個作用:
一是,發揮權重優勢,推動滬指微微突破前高;
二是,抑制市場燥熱情緒,引導黃線回落。
因此,當14點半後,滬指再度衝擊日內新高時,黃線強度是略有減弱的,但無傷大雅。總之別忘了,現在仍是“慢牛”。
4000點平台的構築,其實和此前3900點附近相仿——反覆震蕩、換手,讓近期參與者的成本相近,更有利於市場行穩致遠。
第二個值得關注的細節是,今天a股交易時段,人民幣匯率出現較明顯的反彈。
在10月30日的復盤中我們提到,當天午後市場快速回落,與匯率同期異動有較強相關性,主要是影響了外資的流向。
此後至今,人民幣先貶後升,a股市場也經歷了一段由跌轉漲的震蕩期。
據媒體報道,有專家表示,受益於美元整體偏弱的外部環境、國內權益市場表現亮眼吸引外資流入等,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穩中有升,整體維持較強韌性。展望未來,短期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仍將處於偏強運行狀態,並有望在2026年保持溫和升值。
最後一個細節,還是來談談板塊。
今天引領市場集體反彈的主力,無疑是鋰電產業鏈。盤中,板塊內有20餘股漲停或漲超10%,龍頭寧德時代一度漲超8%逼近新高,市場關注點還朝着儲能、化工、有色等方向延伸。
消息面上,vc電解液添加劑(碳酸亞乙烯酯)近期價格顯著上漲,主要受供需失衡、技術壁壘及新能源需求增長驅動。11月12日,vc報價10-12萬元/噸,相比上一日跳漲超4萬元,幅度超50%,從底部4.5萬元已上漲達150%。
東吳證券研報表示,電池板塊當前估值並未高估。行業明年預計仍能保持25%~30%的增長,而頭部公司基於明年業績的估值水平僅在20倍左右,且存在進一步上修空間,整體處於合理區間,仍具備向上彈性。
此外,作為近期科技線趨勢仍比較健康的“獨苗”,存儲芯片概念也反覆活躍。佰維存儲漲超13%再創歷史新高。
據報道,三星、sk海力士、鎧俠、美光這四大存儲龍頭今年下半年都紛紛削減nand閃存供應量。同時,三星電子、sk海力士和鎧俠等正在謀劃推動nand價格上調。
中信建投表示,最近,全球存儲芯片市場持續漲價,一方面ai驅動需求爆發,ai服務器對高性能存儲(如hbm、ddr5)需求激增,擠壓傳統dram產能,導致ddr4等產品供應緊張;另一方面,dram庫存周期從2023年的31周降至2025年10月的8周,原廠削減ddr4產能轉向高利潤的hbm和ddr5。
最後,尾盤阿里雲概念異動拉升。數據港直線漲停,潤建股份、奧飛數據、創業黑馬、杭鋼股份、依米康等沖高。
這主要是受即時消息驅動。據媒體報道,阿里巴巴準備對其旗艦ai應用進行改版,使其更像chatgpt。
投資有風險,獨立判斷很重要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
封面圖片來源:行情軟件截圖
每經記者 肖芮冬 每經編輯 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