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的末日到了。不是因為他騙了多少人、害了多少命,而是他被國際盯上了,成了別人眼裡的“活口”。
一個手握10個電詐園區、日流水3000萬美元的“土皇帝”,在柬埔寨能當“優秀企業家”,能拿國王勳章,能進首相辦公室合影,靠的從來不是運氣,而是背後那張密不透風的保護網。
他不是一個人在犯罪,而是一整套系統在縱容犯罪。
![]()
他用900萬美元,“捐”出一個公爵頭銜,用太子銀行把黑錢洗成“合法資產”,用高牆鐵絲網囚禁成千上萬被騙去的年輕人。
被打死的、失踪的、精神崩潰的,沒人管。因為當地執法部門早就被買通,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可現在,英美韓動真格了。 FBI發通緝令,美國凍結百億資產,英國查封倫敦房產。這不是普通的調查,是國際圍剿。一旦陳志被押上法庭,他嘴裡吐出的每一個名字,都可能掀起一場政治海嘯。
他手裡有賬本,誰收了錢,誰批了牌照,誰放任園區為非作歹,清清楚楚。他不是“背鍋俠”,他是“活體證據”。正因如此,他越危險,背後的人就越想讓他閉嘴。
![]()
所以,他的結局只有一個:死。
不是死於法律審判,而是死於“意外”。可能是在逃亡途中“被劫殺”,可能是在某個秘密據點“畏罪自殺”,也可能像他害過的那些人一樣,悄無聲息地“失踪”。只要他不開口,一切就能爛在肚子裡。
這不是猜測,是邏輯。
一個能操控司法、能染指金融、能與高層平起平坐的罪犯,絕不會輕易落入法網。一旦他落網,暴露的不是一個人的罪行,而是一個國家權力與黑產勾結的完整鏈條。
那些曾經靠他“貢獻經濟”的人,現在只想切割。他曾經是提款機,現在是定時炸彈。留他活口,等於留個隨時引爆自己仕途甚至性命的引信。
更諷刺的是,他越作惡,越難逃一死。因為他知道的太多,牽扯的太深。他不是被正義消滅的,而是被“自己人”滅口的。
![]()
這就像一場精心策劃的“內部清理”。外患來了,內鬼先除掉“暴露風險最高”的那個。陳志從“功臣”變成“棄子”,只因他不再有用,反而成了負擔。
而那些真正該被審判的人,批地的、發照的、收錢的、站台的,卻依舊穩坐高位,繼續尋找下一個“陳志”。
我們總以為,惡人自有天收。可現實往往是:惡人被更大的惡人處理掉,只為掩蓋更深的黑幕。
陳志該死嗎?該。
他手上沾著無數家庭的血淚,騙光老人救命錢,逼死年輕人,囚禁同胞,罪無可赦。但真正的正義,不該止步於他的死亡。
![]()
如果他死了,調查就停了,賬本消失了,保護傘毫髮無損,那他的死,不過是一場更高明的掩蓋。
我們不能只盯著一個“電詐龍頭”倒下就拍手稱快。要問的是:誰給了他“合法外衣”?誰讓犯罪園區成了“經濟特區”?誰把黑錢洗成了“國家貢獻”?
如果這些問題沒人回答,下一個“陳志”還會出現,只是換個名字,換個地方,繼續在“優秀企業家”的光環下,乾著人神共憤的勾當。
所以,別只盯著他怎麼死。要盯著他死之前,說了什麼。因為那幾句話,可能比他的命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