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大劫案”越鬧越大,巴西找中方要說法,荷蘭被“公開處刑”

奪取中國母公司對安世半導體的控制權,荷蘭本以為是背靠歐美“小小得罪”一下中國,誰承想最後變成荷蘭得罪全世界,現在連遠在拉美的巴西,都被荷蘭強搶中企控制權的行為給傷害了。

據路透社等外媒最新報導,巴西發展、工業、貿易和服務部秘書烏拉萊斯·莫雷拉表示,如果全球芯片供應危機持續,部分汽車製造商可能在未來兩到三週內暫停在巴西的生產運營。

巴西都被荷蘭強搶中企控制權的行為給傷害了

目前巴西政府正與中方溝通,以尋求解決方案。

荷蘭的“小算盤”:搶了公司卻斷了產業鏈

誰能想到啊,一家專門做“不起眼小芯片”的企業,居然能把全球汽車行業攪得雞飛狗跳。

荷蘭強搶安世半導體

安世半導體這名字,估計好多人聽都沒聽過,但你知道嗎?它每秒能造3000個芯片,像汽車的車燈控制、方向盤模塊這些關鍵地方,全得靠它幹活,說它是現代汽車的“神經末梢”一點不誇張,全球車企基本都離不了它。

更重要的是,這家公司雖然總部在荷蘭,可早在2019年,就被咱們中國的聞泰科技花了330多億買下了控制權,現在它的核心產能、整個供應鏈,全紮根在中國呢。

安世半導體每秒能造3000個芯片

今年9月,荷蘭政府突然出手,打得那算盤可精了:拿1952年的老法律當藉口,說為了“國家安全”,直接把安世接管了,還把聞泰的股份託管起來,逼著中國CEO張學政走人。

他們覺得自己背後有歐美撐腰,無非就是“稍微得罪下中國”,既能討好美國,又能把芯片企業攥在自己手裡,多划算啊。

可荷蘭人壓根沒算明白,安世這公司看著是長在荷蘭,根子卻扎在中國東莞的工廠裡——從核心技術人員到整條生產鏈條,全是中國這邊在撐著,沒中國這邊,它根本轉不起來。

媒體報導截圖

更荒唐的是,荷蘭剛搶下控制權,就想跟中國“切割”。

10月中旬的時候,荷蘭總部不光停了在華員工的賬戶和工資,還想讓中國工廠聽他們的指揮。結果安世中國這邊一點不含糊,直接發了封公開信:咱們員工只聽中國公司的,工資福利一分不少,該發照樣發,明明白白跟荷蘭總部劃清了界限。

這一下,荷蘭手裡那所謂的“控制權”徹底成了笑話——就跟搶了間空辦公室似的,回頭一看,生產線、客戶全在別人手裡,自己啥也沒撈著。

荷蘭手裡那所謂的“控制權”徹底成笑話

之前安世中國區就說過“客戶不會跟著荷蘭走”,這話沒過多久就應驗了。

巴西急紅眼:兩星期不解決就要停產

荷蘭這麼任性瞎折騰,最先倒霉的居然是遠在南美的巴西。

盧拉講話資料圖

10月底的時候,巴西發展部的秘書烏拉萊斯・莫雷拉急得直接公開喊話:要是再解決不了芯片短缺的問題,有些汽車廠頂多兩三個星期,就得停工歇業。這話真不是嚇唬人,巴西汽車業早就被安世斷供逼到絕路上了。

你可能不知道,巴西汽車業的“命門”,正好捏在安世手裡。當地聚集了一大堆國際車企,像奧迪、寶馬這些牌子都在那設廠,生產全靠安世的基礎芯片。

這些芯片看著不起眼,可根本沒法隨便找別的代替——就跟少了顆關鍵的螺絲釘似的,整輛車都別想造出來。

更要命的是,車企的芯片庫存一般就夠撐兩三週,現在斷供都快一個月了,停產的警報早就拉響了。

之前本田在加拿大的工廠已經扛不住了,產量砍了一半不說,還得停工一周,巴西的車企能不慌嗎?

那為啥巴西不找荷蘭要說法,反倒火急火燎來找中國呢?答案其實特簡單:巴西人心里門兒清,真正能解決問題的只有中國。

荷蘭搶了公司接不住供應鏈

安世的產能在中國,供應鏈在中國,就連客戶認的也是中國這邊的技術和講信用的勁兒。荷蘭倒是搶了公司,可它接不住供應鏈啊,找荷蘭根本沒用。

巴西全國機動車輛製造商協會早就跟政府提過醒了,得拿出誠意跟中國談,這樣才有機會破局。這事兒也應了老話說的“解鈴還須繫鈴人”,荷蘭惹出來的麻煩,最後還得靠中國來解決。

荷蘭被“公開處刑”:得罪全世界的連鎖反應

現在荷蘭政府估計悔得腸子都青了,本來想佔個小便宜,結果把自己架在火上烤,成了全球車企的“公敵”。

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最先忍不住了,總幹事SigriddeVries直接說“這局面太讓人震驚了”,逼著相關國家趕緊解決問題。

德國機械設備製造業聯合會更直接,警告說這危機不光會沖垮汽車業,就連發電機、建築機械這些行業,都得跟著倒霉。

汽車裝配車間

更讓荷蘭沒面子的是,連自己的“盟友”都不站它這邊。美國雖然一直逼著荷蘭動手,可真到斷供的時候,美國車企照樣喊疼。本田北美工廠停產就是個信號,再拖下去,美國本土的汽車生產線也得停擺。

荷蘭經濟部趕緊找中國談,想解除出口限制,可當初是他們先撕毀商業規則的,現在想收場哪有那麼容易?

最諷刺的就是荷蘭政府那套“國家安全”的說辭。他們嘴上說怕技術外洩,實際上就是跟著美國的指揮棒走。

安世半導體園區

安世半導體早就想過妥協,提議引入西方股東、設立監事會,可荷蘭非要搞“一票否決權”,就連中國這邊招聘研發人員、海外投資超過百萬美元,都要管,這哪是正常監管啊,分明就是明著搶控制權。

現在全球都看明白了,荷蘭所謂的“獨立決策”,根本就是美國的傀儡戲。巴西找中國要說法,說到底就是給荷蘭投了“不信任票”——大家都清楚,要想穩住產業鏈,最後還得看中國的態度。

信息來源:

財聯社——巴西官員警告:若芯片短缺持續部分汽車製造商將暫停巴西業務

和訊網——一文讀懂安世半導體危機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