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誤會它們是健康食材 醫揭「豆製品」陷阱:減重不成還發炎

不少人為了減重而調整飲食,卻遲遲看不到成果,可能是誤把「看起來健康」的食物當成救星。示意圖/ingimage

不少人為了而調整飲食,卻遲遲看不到成果,可能是誤把「看起來健康」的食物當成救星,減重醫師蕭捷健提醒,有些食材雖然標榜素食、低脂,但其實暗藏熱量與油脂,長期喫反而讓身體發炎、血糖波動,成為減重路上的隱形炸彈。

蕭捷健在臉書PO影片,像是素食中常見的「Mamewari」,外觀容易讓人誤以為是豆類製成,但實際多是以麵粉與沙拉油製作而成,幾乎不含大豆成分,類似的還有烤麩麵腸,也屬於高油高醣的加工製品。

冬粉也是容易踩雷的主食之一,蕭捷健說,真正用綠豆製作的冬粉,升糖指數僅約30,對血糖較為穩定,但便當店或火鍋店常見的多是馬鈴薯澱粉製成,辨別方式其實不難,馬鈴薯冬粉放入火鍋約30秒即熟,而綠豆冬粉則需煮7至8分鐘才能軟化,也可透過包裝標示來判斷。

另一項容易被誤解成「健康食材」的是百頁,蕭捷健說,百頁屬於高度加工品,含有大量沙拉油、糖、鹽與玉米澱粉,熱量甚至是嫩豆腐的3倍,過量攝取不僅容易變胖,還會加重身體發炎反應,至於許多人誤以為富含的「杏仁豆腐」,其實主要由杏仁、鮮奶與糖製成,也並非黃。


標題:別再誤會它們是健康食材 醫揭「豆製品」陷阱:減重不成還發炎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