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遼寧IP網友持續兩個月反映村子附近水渠質量問題,他直言“這水泥一下就掰開了,稀拉稀拉的”。
網友質疑水渠存質量問題
網友反映——
“石塊一掰就掉,砂漿一摳就碎”?
稱系7月施工,質疑“豆腐渣工程”
視頻中,一名男子在一處水渠處,扒拉工程內澆築的砂漿、石塊等。石塊一掰就掉,砂漿一摳就碎。男子說,“幾個月了,水渠的擋牆上,石塊一掰就下來了。先不說工程是不是合格的,水泥一摳就開了,這合格嗎?”
水泥一下就掰開了
男子取下一塊水泥塊,用手一掰、一搓就碎。他不解道,“這什麼水泥,一下就掰開了,稀拉稀拉的。”
男子取下一塊水泥塊用手一掰、一搓就碎
有網友稱,該水泥看著濕度比較高,懷疑剛建成不久,水泥還沒上強度。對此,視頻發布者稱,“7月份幹的(項目)。”
10月8日,用戶質疑該水是10月20日的豆腐渣工程,“是水泥的嗎?希望有關部門管理。”
11月23日,其仍在質疑該工程存在質量問題。
相關部門——
12345工單:漿砌結構滿足設計要求
鎮政府:有些人雞蛋裡挑骨頭
11月23日,視頻發布者曬出一張《12345平台投訴件承辦單》顯示,群眾反映本桓高速八工區二工點,遼寧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灌水鎮東岔村十七組白家溝臨時征占的廢渣場。在試用期滿後,恢復的水渠質量嚴重不合格。
發布者曬出一張《12345平台投訴件承辦單》
處理結果為,中鐵廣州工程局遼寧本桓高速PPP項目八工區項目經理部回復稱,現場破檢部位漿砌結構厚度滿足設計要求,片石之間坐漿密實。針對已破檢部位,目前低溫環境不滿足恢復施工,待明年化凍後,對破檢部位進行砌築修補。同時,項目部已邀約村鎮政府管理人員現場踏勘,承諾明年化凍後,會再次對漿砌結構進行複檢,針對凍脹病害部位進行破除修補,保證工程安全運營使用。
11月24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繫到該投訴工單的反映人,對方未接受采訪。
同日,記者聯繫到灌水鎮政府,工作人員表示,鎮政府相關領導已知道此事,“肯定有處理,有些人雞蛋裡挑骨頭,不能光看表面問題。”另一鎮政府工作人員說,相關問題他們已反饋給本桓高速八工區項目部,具體由該單位處置。
業內人士——
應綜合考慮天氣因素,推測與水泥用量少有關
建議委託第三方機構鑑定砂漿強度
11月24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繫到一位常年負責大型建設項目的專業人士,他根據網友發布的相關視頻分析道,若施工時段為7月份屬實,則該項目的建設可以排除天氣因素,“一般情況下,氣溫低於0攝氏度,就不能施工建設。”
該專業人士說,即便存在天氣因素,當地施工的擋土牆,砌的片石等,其工程內部也不應存在“上凍”的問題,故推斷很可能與砂漿的水泥量不夠有關,“水泥用量少,可以節約建設成本。”“這個砌築砂漿應該是現場拌製,但現場拌製配合比很難控制。”
“我不清楚在設計圖紙中,該砌築砂漿的強度要求是多少,從視頻內的砂漿強度看,應該在M5以下,M6左右大概是磚石的強度,而擋土牆一般需要M10的砂漿強度。”專業人士解釋道,建議當地有關部門委託第三方,對砂漿的強度進行鑑定,“鑑定結果一出,是否達標就很直觀了。”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張鵬康編輯李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