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體長篇小說,其實談不上有多晦澀難懂,所以兒時的我們難免覺得那句“少不讀水滸”只是大人們故弄玄虛的說法。
不過有一個細節卻難免讓人不解,那就是王英與扈三娘這一對。
自古以來,英雄愛美人,美人嫁英雄的故事都有不少,可這美人嫁給丑漢的故事,還真不多,初讀此段時,都覺得這莫不是作者施耐庵的惡趣味?
(扈三娘、王英劇照)
無論如何,這對夫妻的組合,屬實是讓人看不懂。
一、無恥的王英
王英有多無恥呢?
這傢伙初登場時,作者就沒有給他留半點面子,只道是:“駝褐衲襖錦繡補,形貌崢嶸性粗鹵。貪財好色最強梁,放火殺人王矮虎。”
人家武松登場時是“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他這直接就沒一句好話了,顯然,王英確實就是那種一無是處的人。
後來他甚至為了劉高之妻就要與結義兄弟刀劍相向,你說這種見色忘義的人,別說被稱為好漢了,就算是被梁山好漢殺了,都算是污了梁山好漢的刀,怎麼就被他混上梁山,還娶了個美嬌娘?
(王英劇照)
梁山上也不是沒有其他的夫妻檔。
比如孫新和顧大嫂,他們算是最正常的一對。
還有那孫二娘和張青,那對夫妻倒不是什麼好東西,但他們是臭味相投啊,那張青本就是個攔路搶劫的地痞惡霸,而孫二娘的父親原本也是個惡人,後來招來張青當女婿,雙方是王八看綠豆,看對眼了,他們走到一起,也屬於是天作之合了。
然而王英和扈三娘壓根就不像是一個世界的人,王英癩蛤蟆想吃天鵝肉也就算了,可憑什麼扈三娘也那麼配合?
二、無悔的扈三娘
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扈三娘確實與王英不是一個畫風的人。
說是:“玉雪肌膚,芙蓉模樣,有天然標格。金鎧輝煌鱗甲動,銀滲紅羅抹額。玉手纖纖,雙持寶刃。恁英雄烜赫,眼溜秋波,萬種妖嬈堪摘。謾馳寶馬當前,霜刃如風,要把官兵斬馘。粉面塵飛,征袍汗濕,殺氣騰胸腋。戰士消魂,敵人喪膽,女將中間奇特。得勝歸來,隱隱笑生雙頰。”
像她這樣的女子,完全就是按照“女主角”的人設來寫的。
而她被宋江送給王英之後,居然沒有任何反抗的意思。
你且看這段描述:“宋江親自與他陪話,說道:‘我這兄弟王英,雖有武藝,不及賢妹。是我當初曾許下他一頭親事,一向未曾成得。今日賢妹認義我父親了。眾頭領都是媒人,今朝是個良辰吉日,賢妹與王英結為夫婦。’一丈青見宋江義氣深重,推不得。兩口兒只得拜謝了。”
(宋江、李逵劇照劇照)
扈三娘有什麼可拜謝宋江的?若是讓她嫁給林沖那種能人,倒也罷了,這王英一看就猥瑣至極,扈三娘喜歡她哪一點?
之所以說扈三娘真心喜歡王英,是因為在後續的劇情中,她還真就因為王英而吃醋了。
那王英遇上仇瓊英時,見對方是個女將,又起了色心,於是主動出戰,還與對方眉來眼去。
此時以正常的邏輯來看,扈三娘若覺得這段婚姻讓她委屈,就應該巴不得王英戰死才是,何況這傢伙見一個愛一個,當真該死。
可扈三娘卻是吃醋了。
說是:“王英兩腳蹬空,頭盔倒卓,撞下馬來。扈三娘看見傷了丈夫,大罵:‘賊潑賤小淫婦兒,焉敢無禮!’飛馬搶出,來救王英。”
她至於為王英這麼拚命嗎?
這是真愛啊!
(宋江劇照)
顯然,這是不合邏輯的,而《水滸傳》的真愛粉也一定知道,《水滸傳》只有前七十回是施耐庵本人親筆創作的,而後五十回的劇情,不過是他人續寫,所以其中出現一些不符合邏輯的設定,也實屬正常。
就說這一百二十回的結局就很扯淡,扈三娘甚至在目睹了王英被殺之後,還跑去為王英報仇,這傢伙真的值得她豁出性命嗎?
而在另一個版本的故事中,扈三娘後來的所作所為,就能解釋她為何會心甘情願地嫁給王英。
三、另一版結局
筆者所指的另一個版本即是《殘水滸》,與百二十回的《水滸傳》一樣,它同樣也是在原著前七十回的基礎山創作的續篇作品,它是由清朝文人程善之所寫。
而在這個版本里,扈三娘才活得更像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個只是為了讓梁山多一位女將軍而出現的工具人。
這個版本中,扈三娘就報了血仇。
是的,她殺了李逵。
(扈三娘劇照)
書中是這麼寫的:“宋江定一定神:‘你當真殺他的么?’三娘且不回言,望一望四面眾頭領,放開清脆的喉嚨,‘你當真殺他的么?’有推聾裝啞的意味。喉嚨上冠以清脆二字,如見其人說道:‘諸位兄長,聽小妹一言。當初公明哥哥三打祝家莊時候,我扈家因為小妹的緣故,特地講和。那時公明哥哥將令,明明白白說,敢有動扈家一草一木者斬,諸位兄長想也記得。我扈家正為這個緣故,不加防備。不料這黑廝逞着兵勢,殺進庄來,把我父親、母親和一門良賤,殺個罄盡,我嫡親哥到今不知生死。事後,公明哥哥也不曾加甚責罰。’”
李逵當初殺了扈三娘全家,因此扈三娘趁李逵洗澡時發起偷襲,終於報仇雪恨,這也解釋了她為何願意委身王英。
她不過是忍辱負重,卧薪嘗膽,這才配得上她那“一丈青”的名號,她無愧女中豪傑。
那百二十回版的無腦女子,根本就不配被稱為“一丈青”扈三娘,真正喜歡《水滸傳》的人,真該讀一讀《殘水滸》,至少這部作品的邏輯是更加通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