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冬和袁碧晨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許家父母卻總是逃避。
當然,他們不是對碧晨有意見,而是因為囊中羞澀,所以,總是對兒子知冬的埋怨視而不見。
沈明珠的出現,也讓他們有了逃避的理由,然而,躲避一時,卻躲不了一世。
終於兩家人坐到了一起,談起了兩家的婚事,20萬的彩禮和四五十平的房子是袁家的要求。
喻靜香知道自己錢包的厚度,本想來個緩和,卻不想許大成大手一揮,豪氣的說:20萬一點都不多,四五十平的房子一點也不過分。
錢不是說來就來的,20萬不是小數,更別說房子。
兒子許知冬的施壓,喻靜香和許大成只能把手伸向了大女兒許知夏。
“找妹妹是大事,弟弟結婚也是大事,咱們家三天兩頭出大事,一出大事就找我劫富濟貧。”
在喻靜香眼裡,許知夏是老大,就應該起帶頭作用,幫扶弟弟妹妹。
許知夏不想被道德綁架,堅決拒絕幫助,畢竟弟弟許知冬表示不需要她的幫助,所以,想要借錢,就讓許知冬來找她。
喻靜香罵她無情無義,許知夏怒吼母親的“重男輕女”。
在許家,喻靜香總以為自己一碗水端的平平的,殊不知,她手裡的天平永遠在兒子這裡。
在一個家裡,本應該是男孩頂天立地,承擔起家裡的責任,在許家卻相反,許知冬啃老,許知夏被當成大血包,不是因為她是老大,而是因為她是女孩。
喻靜香不是給她送大頭菜,就是送蝦,看似對女兒很好,其實每次都是有所求,另外,也是給自己的不偏心找台階。
看懂許知夏的一句“只要您能想到我,我就心滿意足了”,就明白,這麼多年來她付出的有多卑微,她需要的不多,只求母親能想到她。
許知夏在原生家庭越不幸,那沈明珠被送走就有多幸運。
沈明珠被沈家領養後,在沈家真的如名字一般,成了掌上明珠,比沈家親生兒子沈明輝的待遇都高。
她從小不缺愛,但經歷卻是悲慘的。
未婚夫的突然離世,肚裡的孩子去留成了爭議,好不容易下定決心要生,卻被婆婆算計。
婆婆何麗華說著對她會像親生女兒一樣,卻不是控制監控,就是看不起,甚至還打她肚子里未出生孩子的主意,要爭奪撫養權。
而養母雖然對她好,但還是欺騙了她。
喻靜香一句“收養小孩的這個小夫妻,答應了,將來要帶着小孩子來認我們的,可是你們一直沒有來”,讓沈明珠對養母岳秀娥產生了懷疑。
所以,在看到親生母親喻靜香幾次三番地接近,她並沒有反感,反而漸漸地接受了對方的彌補。
她之前拒絕和親生父母相認,一是怕傷害養父母,二是心裡有恨。
但養父沈勝利告訴她,認不認親她自己決定。
另外,她做了母親之後,懂得了母愛的偉大,所以,她體諒了親生父母當初的難處。
當然,大概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知夏,知夏的艱難,讓她想要守護這個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