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裝資金存管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築牢消費安全新防線

為深入貫徹國務院《關於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及市場監管總局、商務部等五部門《優化消費環境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精神,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推動家裝行業誠信體系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創新,由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消費者保護法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家裝資金存管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學術研討會”於2025年11月9日在北京隆重舉行。

本次會議旨在匯聚學界、業界等智慧,共同探討家裝資金存管這一創新模式的法律基礎、實踐路徑與行業價值,為構建可信家裝消費環境提供理論支撐與實踐指南。

家裝資金存管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築牢消費安全新防線 -

參會專家合影

破解“先付款,後裝修”的行業核心矛盾和消費者痛點,研究報告應運發布

家裝消費是居民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體現。然而,傳統家裝“先付款後驗收”的模式下,消費者前置付款義務與後續驗收權利等權益保障存在矛盾,導致消費者面臨資金蒸發、工程爛尾、假冒偽劣等困境,也面臨著維權成本高企的風險,嚴重抑制了家裝消費者的消費意願。

針對這一頑疾,行業領軍企業貝殼整裝探索引入商業銀行作為獨立的資金存管方,創新性地推出“先驗收、後付款”的資金存管模式。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消費者保護法研究中心對該資金存管模式進行深入研究,並在學術研討會上發布了《關於家裝行業裝修資金存管的研究報告》,該報告系統性闡述家裝資金存管機制的運行機理、法律結構與多方權責關係,並通過與傳統模式的對比分析,深入闡釋了資金存管機制在保護消費者權益、重塑行業信任方面的核心價值。《報告》明確,資金存管機制本質,是以銀行信用彌補了商業信用的不足,在家裝這一長周期、高金額、信息不對稱的服務領域,構建了一個類似國際貿易中“信用證”和電商行業“擔保賬戶”功能的可信交易框架。

《報告》指出,資金存管模式下,消費者的裝修款項不再直接支付給裝修企業,而是存入由消費者、裝修企業與銀行三方共管的專用賬戶。銀行根據事先約定的工程節點(如水電驗收、基裝驗收、整體竣工驗收等),在消費者對相應階段工程驗收確認後,才將對應比例的款項解凍並劃轉至裝修企業。這一機制從根本上改變了家裝交易的資金流向與風險分配,賦予了消費者在關鍵履約節點上的實質性驗收權。未解凍部分資金在此期間產生的利息收益,歸消費者所有,使消費者收益增加。該機制從底層邏輯上破解了“先付款,後施工”的矛盾,保障了消費者的資金安全,增強了消費者的“話語權”和“主動權”,可以從源頭上降低消費爭議和維權成本,倒逼裝修公司提高交付質量。該機制也可以促進家裝行業的信用體系建設,有利於促進家裝行業良性發展。

實踐成果顯著,消費者獲得感大幅提升

據貝殼整裝法務負責人張朝介紹,資金存管機制系對交易“資金-服務時間錯配”風險的成熟解決方案,符合合同法和消費者保護法的核心價值。與大額跨境交易中的“信用證”、電商小額交易中的“擔保賬戶”類似,都是通過引入第三方銀行信用,為交易雙方增信,降低互信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貝殼在裝修領域推出資金存管,與鏈家在房產中介領域率先推出資金存管的理念一脈相承,都是通過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增強行業信任,也是對國家“促進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的響應。目前資金存管機制的實踐效果已在市場中得到初步驗證。截至目前,貝殼旗下被窩整裝、聖都整裝資金存管服務已覆蓋北京、深圳、武漢、南京、鄭州等全國33個城市,累計為超過2萬戶家庭提供了約30億元的資金安全保障,獲得了消費者的廣泛好評。

家裝資金存管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築牢消費安全新防線 -

貝殼整裝法務負責人 張朝

經過充分研討,與會專家高度評價這一創新機制,認為裝修資金存管機制是家裝領域信用建設的重大突破。它並非簡單的資金代管,而是家裝行業一個集資金監管、節點控制、權益保障於一體的綜合性信用解決方案。該機制確保了資金的“專款專用、透明可查”,將消費者從被動付款者轉變為擁有“付款控制權”的主動監督者,有效遏制了款項挪用、工程爛尾、偷工減料等行業亂象,保障了消費者的權益,改善了家裝的消費環境。

引領行業未來,共建可信家裝消費生態

參會專家一致認為,以“先驗收後付款”為核心的裝修資金存管機制,是破解家裝行業長久以來“信任困境”的關鍵,是響應國家促進消費政策、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制度創新。家裝資金存管模式的興起,標誌着家裝行業正從粗放式增長向精細化、標準化、信用化服務轉型。它通過制度創新,有效解決了制約家裝消費的核心矛盾——信任問題,不僅保護了消費者的“錢袋子”,更倒逼裝修企業回歸服務本質,注重質量與口碑,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供給側改革與高質量發展。

家裝資金存管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築牢消費安全新防線 -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會長 何山 中國消費者協會法律部副主任 謝龍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會長何山回顧了自己在《合同法》起草時期就曾設想的“信用機制”,他表示,“這一套理論和做法在制定《合同法》過程中曾經出現過,雖然當時未被採納,但今天看到裝修領域的資金存管模式,讓我看到了當年設想的“增信機制”在各個產業的實現。這是一個開拓性創設制度的事情,通過創新的“信用機制”增加了企業的信譽度,保障了消費者權益。”何山會長強調裝修資金存管作為一個保護消費者、促進家裝消費市場繁榮發展的好做法、好經驗、好制度值得推廣。

中國消費者協會法律部副主任謝龍表示,裝修資金存管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是一項非常創新、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情,能夠解決家裝領域消費者的資金安全問題,同時能倒逼裝修企業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通過“模式制度創新”促進家裝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家裝資金存管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築牢消費安全新防線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授、消費者保護法研究中心主任 蘇號朋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授、消費者保護法研究中心主任蘇號朋表示,資金存管機制與中央關於促進消費、提振消費的政策高度契合,極大保障了消費者資金安全,使消費者從被動變為主動,給家裝公司施加壓力促使其提升品質,最終可大幅減少家裝領域消費糾紛的發生。舉辦此次研討會,是高校智庫積極回應社會關切、服務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隨着國家促進消費、優化消費環境政策的持續深化,家裝資金存管有望從企業自發創新,逐步發展成為行業普遍採納的基礎性設施。本次“家裝資金存管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學術研討會”的召開,恰逢其時,將為這一進程注入重要的學術思辨與政策動能,助力家裝行業邁向一個更加透明、公平、可信的新發展階段,讓每一位消費者都能真正實現“敢於消費、放心裝修”。(心月)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