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銀行App迎來關停潮”話題衝上熱搜,引發廣泛關注。今年以來,多家銀行相繼宣布關停旗下部分App,涉及信用卡、直銷銀行等領域,這一現象背後折射出銀行業數字化轉型的新趨勢。
近期,中國銀行、北京銀行等多家銀行陸續發布App關停公告。9月底,中國銀行宣布其繽紛生活App將逐步遷移至中國銀行App,遷移完成後,繽紛生活App將停止下載註冊並關停服務。10月上旬,北京銀行發布公告稱,因直銷銀行業務調整,北京銀行直銷銀行App及網站將於2025年11月12日起停止服務,相關功能已遷移至“京彩生活”手機銀行App。
事實上,這並非個例。今年以來,北京農商行、江西銀行、浦發銀行、青海銀行等機構也相繼關停或註銷信用卡、直銷銀行類App,並將功能整合至主力手機銀行App。拉長時間線來看,2023年以來已有超過20家銀行停止運營旗下部分App。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2024年11月發布的數據顯示,民生直銷銀行、崑崙直銷銀行等25款App主動註銷備案,涉及理財、企業金融、消費信貸等多個細分領域。
對於銀行密集關停整合App的操作,不少網友表示支持。有評論稱:“早該這樣了,手機里裝一堆銀行App根本用不過來。”還有用戶認為:“每個銀行留一個App就夠了,功能集中更方便。”
用戶的反饋反映出當前銀行App存在的普遍問題——過於分散、功能重疊。過去幾年,不少銀行為了搶佔市場,推出多個垂直類App(如信用卡App、直銷銀行App等),導致用戶需要在不同應用間切換,體驗不佳。如今,銀行選擇將功能整合至主App,符合用戶對“一站式”金融服務的期待。
業內人士認為,銀行App關停整合潮的出現,主要基於兩大原因:
1. 降本增效:維護多個App需要投入大量技術研發、運營和推廣成本,而許多中小銀行或垂直類App用戶活躍度低,投入產出比不高。整合資源後,銀行可以集中精力優化主App,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2. 提升用戶體驗:過多的App容易導致用戶混淆,而功能整合後,用戶可以在一個平台上完成轉賬、理財、貸款、信用卡管理等多項操作,減少切換成本,增強粘性。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建議,銀行在推進App整合時,應從以下方面優化:
• 優化移動生態:集中資源升級主App,整合信用卡等功能,提供“一站式”服務,並強化客戶分層與個性化推薦,提升活躍度。
• 強化數字能力:推進IT架構分布式轉型,引入AI、大數據技術,實現智能客服、精準營銷和自動化風控。
• 探索多元服務:在主App中拓展財富管理、生活繳費等增值服務,結合“金融+生活”場景增強用戶黏性。
• 築牢安全防線:確保數據遷移過程中的安全性與合規性,防範信息泄露風險。
可以預見,未來銀行的移動端布局將更加聚焦於“1+N”模式——即一個綜合性的主App,搭配少量專業化、場景化的垂直服務。例如,部分銀行可能會保留針對小微企業、高端客戶的專項服務入口,但整體仍以主App為核心。
對於用戶而言,銀行App的精簡意味着更流暢的使用體驗;對於銀行而言,則是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一次重要調整。在金融科技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如何平衡功能整合與個性化服務,將成為銀行提升競爭力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