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潮新聞
今天(11月10日)上午10點,錢江三橋改建提升工程交通組織管理新聞發布會在市民中心召開,杭州市交通運輸局、杭州市公安局、杭州市建委相關負責人出席新聞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錢江三橋怎麼提升?清江路改造工程涉及哪些方面?三橋斷流期間過江通道如何合理有序安排?潮新聞記者在現場為大家帶來第一手消息。
![]()
![]()
錢江三橋改造後效果圖
11月22日零時錢江三橋正式斷流
受施工影響,部分路段將禁止通行
據悉,因錢江三橋改建提升工程(含清江路提升改造工程)施工需要,錢江三橋將於2025年11月22日零時起實施全封閉斷流施工。為應對斷流對市民出行和交通管理帶來的影響,杭州公安交管部門製定了系統的交通組織管理措施,努力保障城市交通運行平穩。
因工程建設需要,錢江三橋斷流後部分路段交通組織措施將作相應調整:錢江三橋、清泰立交橋和清泰拼寬橋禁止車輛和行人通行,其中清泰立交橋保留非機動車和行人跨鐵路的功能;機場城市大道濱盛路至聞濤路段禁止車輛和行人通行;西興互通、望秋立交部分轉向匝道採取全天禁止機動車通行措施;機場公路民和路上匝道、通城高架鴻達路上匝道、秋石高架解放東路上匝道等採取時段性禁止機動車通行措施;富春路新業路東口輔道、時代大道濱盛路北口輔道採取機動車禁左措施。
具體內容可查看《杭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隊關於錢江三橋改建提升工程施工期間採取相關交通管理措施的通告》。
![]()
錢江三橋改建提升工程施工期間交通組織示意圖
交通受阻+流量轉移,過江交通及快速路網承壓明顯
錢江三橋斷流後將產生9處斷點,分別為西興互通轉入錢江三橋的3個匝道,清江互通轉入錢江三橋的2個匝道,錢江三橋的濱盛路、富春路2組上下匝道,以及清泰立交橋和清泰拼寬橋兩端。上述斷點禁止通行以後,會對周邊路網產生蔓延性交通影響,機場公路、風情快速路、秋石高架等連接節點通行受阻,極易產生擁堵排隊。錢江三橋斷流也將對非機動車過江帶來不便。
同時,錢江三橋是市區過江交通流量最大的橋樑之一,也是城市快速路網的重要連接通道,每天通行機動車高達16.3萬輛,每日通勤車輛約8.4萬輛,往返機場車輛超過8000輛,而周邊復興大橋、望江隧道、博奧隧道、慶春隧道等過江通道已趨於飽和,錢江三橋轉移的流量將導致上述“一橋三隧”及外圍道路擁堵加劇,並對時代、中河、彩虹等快速路產生系統性影響。
14條繞行路徑,滿足不同出行需求
根據錢江三橋過江車輛的主要出發地和目的地,圍繞過江出行、往返機場、跨鐵路出行、城際出行等各類交通需求,公安交管部門推薦14條繞行路徑。
近距離過江出行:錢江新城、四季青、望江等區域往返濱江、錢江世紀城的,可通過復興大橋(下層)、望江隧道、慶春隧道或博奧隧道通行。
遠距離過江及往返蕭山國際機場出行:城中、城北往返濱江、蕭山的,可通過彭埠大橋或九堡大橋通行;城西往返濱江、蕭山的,可通過紫之隧道、之江大橋通行。
往返四季青區域出行:城中往返四季青區域的,可通過新城隧道、解放東路通行;城西、城北往返四季青區域的,可通過鳳起路、凱旋路或德勝快速路、秋石高架路、秋濤路通行。
此外,原騎行非機動車通過錢江三橋過江的市民朋友可選擇復興大橋下層、彭埠大橋通行,也可乘坐交通運輸部門提供的輪渡過江,相關事項詳見交通運輸部門對外公開信息。
強化疏導管理和應急響應,緩解道路擁堵
前期,公安交管部門依托專業設計院和省市專家的技術支撐,對斷流後的交通組織開展了出行調查、專業設計、仿真推演、專家論證、路口渠化、車道改造,以及加強警力部署、事件快處、應急響應、科技賦能、實時調度等一系列工作準備。針對繞行道路目前的一些堵點,通過渠化調整、設施提升、綠化改造等方式深挖路網潛力,系統實施40項交通治理措施,改善節點通行狀況;針對斷流後預測將新增的97個堵點,逐一制定了“一點一策”,並在堵點外圍設置78個分流點,一旦堵點擁堵蔓延立即啟動分流。
斷流期間,公安交管部門將加強指揮調度和勤務部署,全面加強路面疏導和信號配時調控。同時,在錢塘江兩岸23個點位部署無人機,形成“空中+地面”立體勤務模式。
此外,為應對突發狀況,公安交管部門將通過汽車巡、摩托車巡、徒步巡、視頻巡、無人機巡,構建立體巡控模式,並協同相關部門建立應急處置聯動機制,快速發現處置擁堵排隊、車輛拋錨、交通事故等事件。市民如遇緊急情況,可隨時向路面警力求助。同時,公安交管部門也開通了“警察叔叔”App等溝通渠道,及時回應市民的意見與建議。
公安交管部門同時發出倡議,斷流施工期間,希望日常過江通勤的司機朋友盡量減少駕車出行,選擇地鐵過江。若確需駕車過江,請全程開啟導航,公安交管部門將會同導航平台基於實時車流數據,結合路況為市民推薦最優出行路線。駕車時遵守交通法規,遇擁堵不加塞、不隨意變道,文明禮讓行車。行車途中若發生輕微交通事故,請第一時間報警,在拍照取證後快速撤離。公安交管部門表示將全力以赴做好施工期間交通組織保障工作,和廣大市民共同努力,攜手共渡施工“陣痛期”。
新聞+
杭州人對錢江三橋的記憶始於20世紀90年代初。錢江三橋於1993年12月18日開工建設,1996年12月底完工,1997年1月28日通車。
如今,作為“四縱五橫”快速路網的重要節點,錢江三橋是杭州老城區與濱江、蕭山兩區及杭州蕭山國際機場雙嚮往來的重要通道之一。
但隨著杭州城市能級的不斷提升,錢江三橋已跟不上城市發展的需要。
錢江三橋處在城市中心地帶,北接秋石高架,東接杭州機場高速,南接風情大道和江南大道,是目前過江通道中流量最大的橋樑。
近年來,兩岸過江需求不斷提升,橋樑常年超負荷運行——大橋設計通行能力5.5萬輛,目前日交通承載量平均達15萬輛,高峰期達17萬輛,屬於超負荷運行,且過江需求還在增加中。
隨著持續大流量貨車超負荷通行,對橋樑的耐久性造成較大影響,橋樑病害一直存在。大橋在1997年、2005年、2014年、2016年、2020年和2022年曾6次加固維修,但徹底消除橋樑病害的難度較大,目前採用禁止貨車通行等方式,延緩了病害的進一步發展,可以繼續保障橋樑的安全運行。
如今,對錢江三橋現有橋樑設施進行改建和升級,以適應未來交通需求和城市發展越來越迫切。
潮新聞記者陳薇陳穎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