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劇本,有時會驚人地重演。當阮富仲總書記離世,河內的權力天平驟然失衡。
短短數月內,國家主席武文賞、國會主席王庭惠、書記處常務書記張氏梅……所有被視為熱門接班人選的政治精英,竟如多米諾骨牌般接連倒下。
![]()
他們都倒在了同一把“利劍”之下——反腐“熔爐”。
而手握這把劍的人,公安部出身的蘇林,最終從一片狼藉中走出,登上了權力的頂峰。
這一幕,像極了當年胡志明逝世後,黎筍排擠異己、獨攬大權的歷史翻版。
宿命的輪迴已然開啟?蘇林,這位越南的新舵手,真的會沿著黎筍的老路,駛向那個危險的未來嗎?
![]()
瞧瞧這兩個人,出身和發跡史還真有點看頭
談及越南的領袖,胡志明的形像是繞不過去的豐碑。
作為越南共產黨的締造者,也是越南民主共和國的奠基人,胡志明在越南人民心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一生幾乎沒有個人私產,始終與普通民眾站在一起。
![]()
1969年9月,這位偉人的辭世,給越南留下了一個巨大的問號:誰能接續他的事業?
當時,許多人把目光投向了戰功赫赫的武元甲大將,或是其他資深的革命元老。
可歷史的走向出乎意料,一個在當時並非最耀眼的人物——黎筍,逐步走到了權力的最頂峰。
![]()
黎筍的革命履歷同樣深厚,他長期在越南南部從事艱苦的地下工作,對統一有著極為強烈的執念。
但他與胡志明在某些理念上存在分歧,他更傾向於強硬的軍事路線,並且怀揣著構建“印支聯邦”、在東南亞稱雄的勃勃雄心。
這種野心,在他全面掌權後,便開始左右越南的國家走向。
![]()
半個多世紀後的2024年,相似的一幕似乎又在河內上演。被譽為越南政壇“穩定器”的阮富仲總書記,在7月19日溘然長逝。
阮富仲执政期间,以强力反腐的“熔炉”运动著称,试图整顿党纪国法。
但他和當年的胡志明一樣,未能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明確並穩固地安排好一位各方都能接受的接班人。
權力的天平再次出現真空,激烈的政治博弈隨之展開。
![]()
2024年8月,越南共產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宣布了一個令外界頗感“反轉”的決定:時任國家主席蘇林,接任越共中央總書記一職,成為了越南的最高領導者。這個結果若放在一年前,幾乎無人能夠預料。
蘇林,這位在公安系統浸淫了長達45年的“老警察”,終於走到了聚光燈的中央。
蘇林的履歷極其專注,他從1979年便進入公安部政治保衛司工作,一干就是二十七年,歷任處長、副司長等職。他幾乎將全部職業生涯都貢獻給了越南的內部安全和情報系統。
![]()
憑藉在公安戰線的深厚根基,他一路晉升,成為兩屆政治局委員並執掌公安部。值得注意的是,蘇林正是阮富仲“熔爐”反腐運動最關鍵的執行者,他手中緊握著調查和整肅的“利劍”。
不過,蘇林也並非沒有爭議。 2021年11月,一段在網絡上引發軒然大波。當時蘇林正率團訪問英國,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
在倫敦一家網紅餐廳,土耳其名廚“撒鹽哥”戈克切親自為他切開一塊價格高達1450英鎊、覆蓋著金箔的戰斧牛排,並餵到他的口中。
彼時,越南國內正深受新冠疫情封鎖之苦,民眾生活艱難。這段所展現的奢華享受,引發了越南網民的極大不滿和諷刺。
![]()
上位之路何其相似,連手段都好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黎筍的掌權之路,是在胡志明逝世後,通過一系列複雜的黨內運作實現的。
胡志明生前雖然威望無人能及,但在復雜的戰爭環境下,黨內特別是南北兩派之間,對於統一的路徑和戰後的國家建設方向,早已存在不同聲音。
黎筍作為南方革命的代表,主張不惜一切代價迅速實現武力統一,並且對蘇聯的援助模式極為倚重。胡志明去世後,越南的集體領導體制逐漸失衡。
![]()
黎筍憑藉其在黨務系統中的長期經營和強硬的政治手腕,逐步排擠了包括武元甲在內的其他重要領導人,將權力牢牢集中在自己手中。他所代表的,是一種更為激進和擴張的路線。
為了支撐他稱霸東南亞的野心,他選擇全面倒向蘇聯,以此換取大量的軍事和經濟援助。
而這種選擇,也必然使他站在了當時正與蘇聯關係緊張的中國的對立面。他上台後,越南的內外政策迅速轉向,開始顯露出地區霸權主義的獠牙。
![]()
蘇林的上台過程,其戲劇性和“反轉”程度,比之黎筍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阮富仲的晚年,越南政壇圍繞“儲君”之位的競爭早已暗流湧動。
阮富仲本人雖然年事已高,多次超期服役,但他顯然希望權力能夠平穩過渡到他所信賴的人手中。
在2024年3月之前,外界普遍認為,時任國家主席的武文賞,是阮富仲精心培養的接班人。武文賞年輕、履歷完整,深受阮富仲青睞。然而,越南政壇風雲突變。
![]()
2024年3月,一場突如其來的腐敗調查,將武文賞拉下馬。他被指控與“福山集團”的腐敗窩案有關聯。
越共中央迅速批准了他的辭職申請,武文賞的倒台,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
此時,蘇林雖然位列政治局委員,但他已經67歲,接近退休年齡,且其職業背景高度集中於公安系統,缺乏地方和中央政府的全面歷練,因此在最初的觀察家眼中,他並非總書記的熱門人選。
![]()
當時,排在他前面的競爭者大有人在,包括時任政府總理范明政、國會主席王庭惠、中組部長兼書記處常務書記張氏梅等人。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所有人瞠目結舌。
武文賞的遭遇,在這些排名靠前的競爭者身上接連上演。國會主席王庭惠,因其助手捲入“順安集團”腐敗案而受到牽連,於4月被迫辭職。
緊接著,5月,被視為另一匹“黑馬”的張氏梅,也因被指控在早年任職期間存在違規和缺點,主動請辭。
![]()
在短短幾個月內,越南“四駕馬車”中的國家主席和國會主席相繼倒台,書記處常務書記也黯然離場。
這些曾經阻擋在蘇林面前的政治障礙,以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被清除。沒有人會相信這一切只是巧合。
蘇林作為公安部部長,正是這場“熔爐”反腐運動的操盤手。他手中的反腐利劍,在清除腐敗分子的同時,也精準地“斬落”了他所有的主要政治對手。
![]()
這種以反腐為名,行政治清洗之實的手段,與當年黎筍在黨內排擠異己、鞏固權力的做法,展現出了驚人的相似性——都是在最高領袖(胡志明/阮富仲)離世或影響力減弱的權力過渡期,利用自己掌控的工具(黨務/安全),以“正當程序”清除了通往最高權力之路上的所有競爭者。
![]()
歷史會不會重演?越南的新舵手會把船開向何方?
黎筍的“結局”早已寫在歷史上,在全面掌權後,黎筍政府的政策愈發激進。
在國內,他發動了大規模的排華運動,系統性地迫害和驅逐在越南生活了世世代代的華僑,沒收他們的財產,製造了駭人聽聞的人道主義災難。
在國際上,他依仗蘇聯的支持,悍然出兵侵占了柬埔寨,試圖拼湊起他夢寐以求的“印支聯邦”。
同時,他在我國南部邊境不斷挑起事端,騷擾我國邊民,蠶食我國領土。
![]()
黎筍的倒行逆施,迫使我國在1979年展開了對越自衛反擊戰。隨之而來的,是長達十年的兩山輪戰。
這場曠日持久的衝突,徹底拖垮了剛剛經歷過長期戰爭、百廢待興的越南。
黎筍窮兵黷武的政策,導致越南財政破產,經濟陷入嚴重危機,民不聊生。
![]()
他非但沒有實現“稱霸東南亞”的狂妄目標,反而讓越南在戰後發展的黃金時期陷入了嚴重的倒退和孤立。
直到黎筍去世後,越南才逐步改弦更張,推行“革新開放”,重新尋求與包括我國在內的鄰國改善關係。
![]()
現在,蘇林接過了越南的舵盤。他所處的時代背景,與黎筍時期截然不同,但越南所面臨的地緣政治抉擇,卻有著相似的棘手之處。當年是中蘇對峙,今天是中美博弈。
蘇林領導下的越南,將如何在中美兩大國之間自處,特別是如何處理與我國這個搬不走的鄰居和最大貿易夥伴的關係,成為了外界關注的焦點。
![]()
2025年10月下旬的東盟峰會,便提前感受到了“特朗普衝擊波”的震盪。
這位重返白宮的美國前總統,在今年4月投下的關稅炸彈餘震不斷。東盟國家普遍陷入了“經濟依賴與戰略自主”的兩難境地。
在這樣的背景下,蘇林政府的動作格外引人注目。在與美國的關稅談判中,越南率先達成了妥協。
根據新的安排,越南同意對其國內市場向美國產品實施零關稅,而美國方面僅僅給予越南減少26%的關稅點。
![]()
從表面上看,這是一個極不對等的妥協,越南似乎蒙受了巨大損失。
然而,蘇林政府隨即採取了“迂迴”策略。越南通過對部分進口商品,特別是汽車和電子產品等美國具有優勢的工業製成品,徵收高額的“特別消費稅”。
這種做法,一方面在名義上滿足了特朗普的零關稅要求,另一方面又以國內稅種的方式,巧妙地彌補了關稅損失,並繼續保護了本國的相關產業。
![]()
這種操作手法暫時化解了與美國的正面衝突,又讓國內的精英階層能用上物美價廉的部分美國產品。
但是,這種“妥協”也凸顯了東盟內部的罅隙,讓越南在事實上更深地捲入了超級大國的經濟博弈。
黎筍當年是選擇倒向蘇聯對抗我國,蘇林現在則是試圖在中美之間玩弄平衡,同時在關鍵時刻向美國做出重大讓步。
![]()
這種依賴安全系統思維、注重權術和短期利益的執政風格,是否會像黎筍一樣,為追求眼前的政治或經濟利益,而犧牲長遠的國家戰略自主和地區穩定?
蘇林的新政權,是否會重蹈覆轍,在與大國的博弈中迷失方向,為越南的未來埋下新的隱患?歷史的相似性,令人警惕。
參考資料:蘇林被提名擔任越南國家主席,反貪立奇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