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
有“蘇超”黑馬逆襲奪冠的熱血,
有領跑全省的產業實力;
這裡,
是水鄉里泡出的慢生活,
也是早茶香里包裹的實在幸福。
馬可·波羅讚歎的“塵世幸福”,
千年之後,
依然在這座城——
江蘇泰州,鮮活生長。
“蘇超”總決賽,泰州隊奪冠。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骨子裡的不相信,成就所有可能
“都說我們是黑馬,
那泰州隊就一黑到底!”
“蘇超”唯一女主帥周高萍的誓言,
在南京奧體的夜空下成為現實。
點球四罰全中,門將神勇撲救,
他們將奪冠熱門“拉下馬”,
捧起冠軍獎盃的泰州,
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蘇超”決賽現場,泰州隊球迷為球隊加油助威。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這份賽場上的沉穩果敢,
正是泰州精神——
“三個不相信”的鮮活體現:
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
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泰州的“逆襲史”,遠不止於球場。
1996年才建市,
屬於江蘇年輕城市,
卻總在關鍵時刻,讓人眼前一亮。
八百年前,
溱潼義民以少勝多,
演變為今日千舟競發、
鼓盪山河的會船節,
“天下會船數溱潼”;
溱潼會船歷史悠久,由南宋相沿至今,有著“世界最大的水上廟會”之稱。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黃橋戰役,
七千將士對決三萬敵軍,
一曲《黃橋燒餅歌》,
至今傳唱“人心向背定勝負”的真理。
賽場之外,
泰州的實力同樣不容小覷。
“江蘇只有一個南哥——戴南”的網絡熱梗,
讓這座“中國不鏽鋼名鎮”強勢出圈,
也讓低調的泰州,走進了大眾視野:
泰州2024年國內生產總值突破7000億,
三個縣級市全部躋身“千億俱樂部”;
中國醫藥城入選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更向“海”圖強,
鑄就海洋經濟新輝煌——
泰州已是全國最大民營造船基地、
全國唯一造船完工量超千萬載重噸的地級市。
常泰長江大橋通車。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而常泰長江大橋的正式通車,
更如一道飛虹,跨越天塹,
不僅重塑了區域交通格局,
更讓泰州“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
化為奔湧向前的發展勝勢。
水城慢生活,品味塵世幸福
逆襲,是泰州的硬氣;
水,是泰州的溫柔。
泰州,秦稱海陽,漢稱海陵,
南唐時為州治,取“國泰民安”之意,
始名泰州。
馬可·波羅曾遊歷於此,
留下“塵世幸福極多”的讚歎,
至今,仍是這座城市最生動的寫照。
航拍泰州。泰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125.7公里長江岸線,交織密布的水網,
將泰州人的生活,浸潤得從容不迫。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
一壺茶,一碟燙乾絲,
一籠蟹黃包,一碗魚湯麵,
一天的詩意,
便從這升騰的熱氣中開始。
市民遊客品泰州早茶。泰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蟹黃湯包,是早茶桌上的主角。
“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
薄如蟬翼的皮,用吸管輕捅,
滾燙的湯汁湧入口中,極致鮮香。
燙乾絲的嫩滑,魚湯麵的醇厚,
每一口,都是水城獨有的風味,
也是歲月沉澱出的,踏實幸福。
古今皆有戲,一座城的千年迴響
遊客走進梅蘭芳紀念館。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說泰州“有戲”,
是歷史,也是當下。
施耐庵從此地走向文學殿堂,
筆下誕生了傳世名著《水滸傳》,
鄭板橋於此留下文人風骨,
梅蘭芳從故鄉的沃土走向世界,
將“梅派”藝術唱響全球。
泰州鳳城河風景區。泰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夜遊鳳城河,
是感受泰州風雅的不二之選。
畫舫輕搖,波光瀲灧,
映照兩岸亭台樓閣,
耳邊縈繞着婉轉的戲曲唱腔。
泰州,更是中國海軍的“搖籃”。
1949年,
華東軍區海軍在白馬鎮宣告成立。
如今的誕生地舊址、紀念館新館、
艦艇文化園“一地一館一園”,
靜靜訴說著那段從江河駛向深藍的壯闊征程。
“蘇超”決賽現場,泰州隊球迷的加油聲響徹南京奧體中心。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回到那場讓全城沸騰的足球賽。
決賽當天,62329名觀眾現場助威,
賽季超243萬人次的觀賽熱情,
恰如泰州這座城市的生動寫照:
平時低調從容,
一旦亮相,必驚艷四方。
來泰州吧,讓生活在這裡找到答案
人這一輩子,
一定要去一趟泰州。
不止為那一口魂牽夢繞的蟹黃湯包,
不止為鳳城河的槳聲燈影,
也不止為溱湖濕地的靜謐清幽。
溱湖濕地。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而是為了——
在溱潼會船的千舟競發中,
感受什麼叫“不相信戰勝不了的困難”;
在早茶升騰的煙火氣里,
讀懂“塵世幸福”的真正含義;
在中國艦艇文化園的肅穆中,
理解一座城如何從江河走向深藍;
在常泰長江大橋的璀璨燈火下,
親眼見證天塹變通途的時代速度。
泰州望海樓。泰州市委宣傳部供圖
這座城,
既有“水包皮”的從容閑適,
也有“向海圖強”的豪邁雄心;
既能釀出早茶里最溫柔的滋味,
也能造出駛向世界的萬噸巨輪。
等夜幕降臨,
坐在鳳城河畔的老茶館,
聽一段《桃花扇》的婉轉,
看畫舫在波光中輕輕划過,
原來快與慢、剛與柔、拼搏與享受,
可以如此和諧地共存。
戲曲代代傳。中新社記者 泱波 攝
這,就是泰州。
一座來了才能真正讀懂,
讀懂後便再也忘不掉的城市。
作者:唐娟泱波徐珊珊
來源: 中國新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