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總裁楊金龍。(圖/記者黃國霖攝)
記者陳瑩欣/台北報導
新台幣暴力升值,一度出現連續2個交易日盤中各升逾1元的首例,外媒《華爾街日報》撰文指出,這個現象顯示美國總統川普政府的全球貿易戰,美元長期走弱的世界。並且因為個人和公司可能直接感受到外國投資減少對美國市場的影響。
《華爾街日報》指出,台灣受惠於出口半導體和其他科技商品,以及相對便宜的貨幣,對美國擁有巨大的貿易順差。這反過來意味著台灣持有大量美元,並投資於美國資產。
在實際操作層面上,這通常以台灣壽險公司有效地將資金借給美國公司的形式出現。長期追蹤這種貿易的美國外交關係協會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的 Brad Setser 估算,台灣壽險公司持有超過7000億美元的外國債券,主要是美國債務。當美元突然對台幣匯率下跌時,這會使台灣持有者的投資價值下降。
儘管台幣的匯率波動看起來在幾天內十分劇烈,但它只是回到了 2022 年的水準。然而,如果像台灣壽險公司這樣的投資者預期美元將繼續走弱,或者對美國作為投資目的地失去信心,結果可能是它們開始分散持有——這對美國借款人來說是有成本的。
包括蘋果電腦、輝瑞藥廠僅僅是向台灣投資者發行美元債務的公司中的兩個例子。風險遠遠超出台灣:歐洲銀行是美國市中心地產市場的主要資金提供者,日本銀行為美國的高風險貸款提供資金。
這些外國資金流入使美國公司和個人借貸成本更低。如果這些資金減少或乾涸,將意味著更高的融資成本。
Setser 和哥倫比亞法學院講師 Joshua Younger 曾撰文指出,與台灣外債持有相關的波動性市場交易甚至可能對美國房貸利率產生可衡量的影響。
雖然央行總裁楊金龍周一向外表示,台幣升值與美國貿易談判無關,美國並未要求台灣政府調整匯率,但《華爾街日報》認為,無論台幣匯率波動是否直接與貿易談判相關,它都適時提醒了美國貿易政策的一些意外後果。無論川普政府是否積極追求美元走弱以促進出口,或者投資者因對美國失去信心而拋售美元,其成本大部分將由美國借款人承擔。
標題:新台幣猛升 WSJ:川普全球貿易戰害美元走弱的預兆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