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埃安i60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6款車型,官方售價區間10.98 萬–13.58萬元。為降低購車門檻,年底前訂車用戶可享限時煥新價,入門版低至 10.48 萬元,頂配車型限時價 13.08 萬元,性價比還算不錯。
此次上市最引人關注的,是埃安針對 i60 增程版車型推出的行業首創 “燒一賠三” 承諾:若車輛實際饋電油耗超過官方公布數據,超出部分將按3倍金額賠償,直接回應了用戶對增程車型油耗的核心顧慮。
這一承諾當晚便在汽車圈引發熱議,但爭議焦點遠超油耗本身 —— 在新能源汽車安全事件頻發的當下,車企的這類 “賠付承諾” 到底是誠意之舉,還是換殼營銷?埃安 i60 能否憑此獲得消費者真正認可?
當前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顧慮正持續升級。前有小米汽車事故碰撞後起火事件,後有理想 MEGA 行駛中突發自燃,一系列安全事故讓用戶對新能源汽車的自燃、起火風險高度敏感,也為購車決策設置了明顯障礙。
在此背景下,多家車企紛紛推出相關賠付承諾:別克 E5 推出行業首個 “1:1 賠付”,極狐 T1 則承諾 “燒一賠一”。這些舉措本應是緩解用戶焦慮的定心丸,卻未能獲得普遍認可。
核心爭議在於,車輛因質量問題發生自燃,車企進行賠償本是應盡責任。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早已明確,因產品質量問題造成消費者財產損失的,經營者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別克、極狐的 “燒一賠一”,本質上只是兌現了基本責任,卻被包裝成營銷亮點,難免給人 “掛羊頭賣狗肉” 的觀感。而埃安 i60 的 “燒一賠三”,雖在賠付力度上更進一層,但本質仍是回歸了質量問題該有的賠償尺度 —— 除了車輛本身,用戶因自燃可能產生的其他損失本就該得到合理彌補。
客觀來看,埃安 i60 的 “燒一賠三” 相較於別克、極狐的 “燒一賠一”,在用戶權益保障上確實更充分,但這並不意味着其具備超額誠意。真正的誠意,不應是將法定責任包裝成營銷噱頭,而是從源頭把控產品質量,減少安全隱患的發生。
如今汽車市場營銷手段五花八門,部分車企將本該履行的責任 “美化” 成福利,讓消費者在各類宣傳中難辨真偽。
對於埃安 i60 而言,“燒一賠三” 或許能短期吸引關注,但要真正獲得消費者認可,最終仍要靠穩定的產品質量、真實的能耗表現和完善的售後服務 —— 這些才是超越營銷口號的核心競爭力。大家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