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普陀區“蘇河好家・家+成長”家庭教育項目暨環長風灣ai賦能家庭教育金種子智慧父母成長計劃啟動儀式在華東師範大學啟幕。此次活動以普陀區婦聯牽頭、高校專業賦能、“家+書屋”協作共創、學校支持推進、家庭主動為依託,搭建起家庭教育優質資源共享平台,成為多方協同推進家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典範。
現場“ai金種子智慧父母培訓項目”正式啟動,標誌着這一融合ai技術與專業教育資源的家庭教育計劃在普陀落地生根。長風新村街道負責人表示,“期待通過項目讓更多家庭受益,讓社區成為家庭成長的堅強後盾,也希望首批金種子智慧父母成為長風優秀家長和家庭教育志願者典型,為提升家庭幸福與兒童發展水平築牢支撐。”據悉,金種子智慧父母成長計劃依託華東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院開發的家庭教育大模型“知心慧語”,以及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4小時閱讀空間(第146號“家+書屋”)自主研發的“中華元典親子思辨課”,以長風灣紅磚書屋和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4小時閱讀空間為實踐基地,為家長量身打造6周集中學習課程。課程涵蓋親子溝通技巧、家庭關係構建、兒童心理發展等核心知識,線上融入ai賦能的互動式學習場景,讓育兒知識學習更高效、更具趣味性;線下則通過親子思辨活動和親子健康運動,倡導全家庭成員參與,着力提升家庭交流度與幸福感。
值得一提的是,完成全部課程並通過考核的學員,將獲得華東師範大學頒發的“親子教育實踐指導師”證書。未來,這些“金種子”學員將成為家庭教育骨幹力量,持續賦能普陀區“家+書屋”專業家庭教育活動開展,通過分享家庭教育能力點等方式,讓優質資源在社區落地開花,形成“培訓賦能-實踐輸出-陣地升級”的良性循環,打造全市“家庭參與”與“社群幸福圈”的示範案例。
在微論壇環節,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4小時閱讀空間“家+書屋”主理人張海嵐、華東師範大學附屬第四中學副校長黃珍青、社區家庭代表趙美和王天然,圍繞“‘家+書屋’在社會家庭教育中應發揮的作用”“構建家校社協同的家庭教育生態”“ai技術在家庭教育中的創新應用” 等話題深入探討,碰撞出諸多實用且富有創新性的思路。
儀式結束後,100組參與家庭即刻迎來開班首課《積極傾聽與情感澄清》,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啟了大模型賦能的家庭教育探索之旅。作為上海市“家+書屋”ai賦能聯動模式的首創實踐,此次普陀區的項目探索具有鮮明示範意義——不僅打破了家庭教育資源分散、服務不均的壁壘,更讓“家+書屋”從單一閱讀空間升級為集家庭教育指導、親子互動實踐、社區資源整合於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台,完美闡釋了“家+書屋”家庭教育新空間的理念與內涵。
未來,區婦聯將以此項目為契機,持續深化“家+書屋”家庭教育新空間的項目實效、發揮陣地作用,推動更多優質家庭教育資源向社區和家庭延伸,讓“蘇河好家・家+成長”成為普陀家庭教育的特色品牌,為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新格局、建設幸福普陀貢獻更大力量,也為上海市“家+書屋”的內涵建設提供更多樣的實踐案例。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紀楷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