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興奮,打不起來

文| 難得君

最近,一幫純種壞逼又在鼓譟戰爭了。

這些大V靠流量賺錢,粉絲基本盤就是互聯網上那7.3億半文盲腦抽沙雕

不少讀者私信問我,會不會跟日本打起來。話我先放在這兒:

放心,打不起來。

這不是隨口一說。至少在台海問題解決之前,在歐美供應鏈還沒跟中國徹底分開之前,中日之間不可能有全面戰爭,連稍微大一點的衝突都不會有。

現在中國最關心的是什麼?是台灣。

所有的準備,都圍繞著這個問題。它太大了,大到分不出心思去應付別的戰爭。

台灣問題怎麼解決?

當然是和平解決。

台灣是自家的事,是遲早要解決的事,怎麼解決是考驗智商和智慧的事

日本是鄰居,是另一個主權國家。你不可能在準備處理家務事的時候,突然跑去跟鄰居大打出手。這不是膽量問題,是順序問題。

總有人說,美國、歐洲、日本、韓國都會參戰。我說,不會。

為什麼?

因為他們現在還離不開中國製造。

不只是手機、玩具,也不只是稀土、汽車零件。從工廠的螺絲釘到超市的日用品,歐美社會運轉的很多環節都依賴中國的供應鏈。這不是一年兩年能改變的事情。

你看新聞,美國通用汽車、特斯拉說要完全不用中國零件。先不說這做不做得到,就算真做,也得花上好幾年。其他行業更是如此,尤其是那些關係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領域。

在徹底擺脫對中國製造的依賴之前,美日歐不會冒險開戰。那樣他們的社會承受的衝擊,會比戰場上捱的槍子更疼。

同樣的道理也適合中國,中國在高科技領域,從各種材料到芯片到軟件,同樣離不開美日歐。

世界分工已經把中國和美日歐焊接成了一個整體,誰也離不開誰,誰也別想簡簡單單就脫鉤了。

再說,日本是個正經國家,這一點很多人忽略了。

與台灣不一樣,日本是全世界承認的主權國家。

兩個這麼大的經濟體要是打起來,全球經濟都要完蛋。歐美不可能坐視不管,到時候局勢只會更複雜。

這已經不是誰打贏誰的問題了。這是兩個國家還理不理性的問題。只要還有一方保持清醒,這仗就打不起來。

說點實在的。

說到底,現在各方都是嘴上說得兇,手上都在按兵不動。

但我們得想想,戰爭意味著什麼。不是地圖上的箭頭,不是新聞裡的數字,是實實在在的生活,是你早上能不能安心吃碗麵,是孩子能不能平安去上學,是老人能不能按時拿到藥。

和平太普通了,普通得像空氣,直到失去才知道珍貴。它是每一個普通人能好好活著的基礎。我們現在討論打不打,是因為我們還享受著和平的紅利。

想想你的家人,想想你窗外的車水馬龍,想想那些平凡卻安穩的日子。這些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靠無數人的努力維持的平衡。

我不是在唱高調。我就是個寫文章的,但我知道什麼最可貴。如果我的文字能讓你在熱血上頭時冷靜一下,在迷茫時看清一點,那這些字就沒白寫。

和平不僅僅是一個詞,而是一切。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