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軍隊研究印巴57空戰,發現最震撼細節,難怪印度4天就認慫

印度能淪為全球笑柄,不是沒有原因的!氣勢洶洶去打巴基斯坦,本以為手拿把掐,結果被打了一個“天涯6:0”。淒慘戰果竟意外打開殲-10戰機的外銷路。

印度一直自詡世界大國,連中國都不太放在眼裡,更別說西北方弱小的鄰居巴基斯坦了。 2025年5月7日凌晨,印度派出幾十架飛機直奔巴基斯坦,想學當年的美國,來一次外科手術式的精準打擊,最終巴基斯坦沒啥事,印度戰機損失慘重。輕鬆拿捏印度,巴基斯坦到底靠什麼?

印巴空戰,來得快去得更快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矛盾由來已久,之前一直有中國在旁邊壓著,印度不敢隨意動手。 2025年4月以來,中美摩擦愈演愈烈,印度感覺收拾巴基斯坦的機會終於來了。

4月下旬,克什米爾地區發生恐怖襲擊事件,印度指責巴基斯坦支持了這次恐怖行動,從4月24日開始,印巴雙方在克什米爾實控線附近連續爆發多次武裝衝突。

印度指責巴基斯坦使用重型迫擊砲和自動步槍,對印度哨所和村莊進行打擊。印方隨後予以還擊。

多次沖突過程中,至少造成5名印度士兵陣亡,另有9人受傷,平民傷亡11人,其中包括3名兒童。當然,這都是印度單方面的說法。

自己被襲擊還出現了軍民傷亡,這口氣無論如何也不能忍,印度必須對這種“無端挑釁”做出最強硬的回應。隨後便有了雙方的“5·7空戰”

當天凌晨,印度對巴基斯坦發起代號為“硃砂行動”的軍事打擊行動,計劃打擊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9個目標。

印度空軍出動72架戰機,通過遠程導彈對巴基斯坦控制區的目標進行打擊,以此來避免越境風險。

印度空軍參謀長覺著這個計劃很靠譜,因為他們有先進的陣風、蘇-30MKI等戰機,尤其是前者,對中國的殲-20都有巨大優勢,可以輕鬆擊敗殲-20,當然這是印度自己的想法。

印度空軍強勢出擊,從政府到軍方都充滿必勝的信心,莫迪給空軍下令,這一仗必須贏。當然,印度方面了解此事的高官,也從來沒覺著自己會輸。

對於印度的行動,巴基斯坦只派出42架飛機迎擊。不是不想多派,實在是實力有限,一時拿不出更多的戰機。

本次空戰相當於中國武器和歐俄武器的對決,巴方出動的主要是殲-10CE和PL-15導彈,還有一些三代機湊數,總體實力比印度弱不少。

這樣一個“寒酸”的空中戰隊,最終取得的戰果卻讓全球驚掉下巴,印度方面最終被擊落6架戰機,包括3架陣風、1架蘇-30、1架米格-29外加1架蒼鷺無人機,而巴基斯坦方面毫髮無傷,只損失了幾枚導彈。

印度這種用飛機攔截導彈的新戰法,也讓各國大開眼界。空戰吃了大虧,印度又在5月8日用無人機進攻巴基斯坦雷達,最後也沒討到便宜。

5月9日,雙方互射導彈,戰果幾乎為零。 5月10日,美國入場調解停火。從開戰到結束,只用了4天時間,可謂是來得快去得更快

空戰背後的大文章

雖然印度聲稱自己勝利了,實現了打擊巴基斯坦的目標,但依然無法避免印度淪為全球笑柄。

戰前,印度空軍前中將喬普拉公開表示,陣風對上殲-10就是“欺負人”,最後戰果出來後,前中將的臉被打得啪啪響。

印度和巴基斯坦從來都不是勢均力敵的兩方,印度GDP是巴國的10倍,總體軍事實力也比巴基斯坦要強很多,但空戰結果卻是巴方完胜

這場被稱為本世紀迄今最大規模的現代化空戰,讓各國軍方都大呼意外,同時也大受震撼:單純堆戰機參數已經不行了,體係作戰才是製勝法寶。

英國《空軍月刊》在後來的採訪中揭秘,巴方用數據鏈實時共享情報,而印度陣風和蘇-30還靠語音通話溝通

如今的空戰都是超視距戰鬥,雙方飛行員還沒見面,導彈已經在雷達的指引下射出去了,進攻末段想依靠飛行員做出規避動作,根本不現實。

印度採購的陣風戰機,號稱四代半戰機的天花板,五代機以下無敵手,印度還鼓吹陣風打殲-20都很輕鬆,但在PL-15面前,它就是活靶子。

陣風戰機雷達探測距離180公里,電子戰系統抗干擾功率10千瓦,而殲-10的雷達採用氮化鎵材料,抗干擾能力甩陣風幾條街,畢竟陣風用的還是落後一代的砷化鎵。

在巴方電子壓制下,陣風雷達信號衰減快,殲-10CE鎖定時間為5秒鐘,而陣風得用10秒以上,1秒的時間都能決定生死,更何況還是5秒的差距了。

巴方的戰機和印度一樣,都是貼著邊境線打,但PL-15直奔200公里的射程,讓印度方面始料不及。

PL-15採用慣性+北斗+數據鏈+主動雷達複合制導,中段還有預警機幫忙引導。在殲-10戰機電子壓制下,印度陣風的RWR雷達告警和MAW導彈逼近系統完全失去作用。

等到末段雷達開發發現導彈後,留給飛行員的反應時間只剩1秒,根本就躲不開。被巴方截獲的陣風編隊通話記錄顯示,一架陣風呼叫隊友兩次沒回應,回頭才發現隊友戰機已經炸了。

全中國體系的雷達、預警機、戰機加導彈,在同一個數據鏈裡實時共享信息,最終輕鬆碾壓印度空軍,這就是體係作戰的優勢。

反觀印度方面,從歐洲購進陣風戰機,從蘇聯買了蘇-30等戰機,雖然每款戰機性能指標都不錯,但放到一塊就完蛋了

各種系統相互之間不兼容,空戰中只能各自為戰,信息交互只能靠喊,人工和電子系統對決,效率高下立判。

用著“萬國造”的武器裝備,印度敗得不冤。上一個用“萬國造武器”的是民國時期的中國,當時屢戰屢敗已經打過樣,奈何印度是一點歷史都不看。

印度捨己為人,殲-10訂單狂來

以前我們討厭印度,現在我們必須感謝印度。印度這一次空戰,可以說把“捨己為人”做到了極致,不惜用自我毀滅的方式為殲-10戰機做廣告,這種精神令人感動。

印度近年來採購陣風戰機36架,前後共花費88億美元,折合下來每架2.44億美元,本想給中印和印巴邊境上雙保險,結果一上戰場就栽跟頭。

2022年,巴基斯坦從中國拿下首批殲-10CE,單價才4000多萬美元,性價比高到爆,更重要的是中國當時還附送生產線,可以說把殲-10的價格打到底。

以前的軍機採購交易中,基本是歐美俄等國戰機,幾乎沒有中國戰機的身影,因為在所有國家看來,中國是屬於還需要進口戰機的國家,哪怕中國自己的戰機各項指標都很好,但對外戰績為零,根本不具備證明力。

當我國決定出口殲-10戰機之後,在國際上根本賣不動,只有巴基斯坦買了。 2019年,巴基斯坦決定採購25架殲-10,是該款戰機首次正式出口。 2022年3月首次交付,至2025年5月交付20架。

巴基斯坦採購殲-10,也不是覺著這款戰機多厲害,而是出於兩國關係考慮,再加上全球也只有中國能保護巴基斯坦免遭印度侵略。

中國想讓巴基斯坦做個示範買殲-10,巴方當時沒得選,多少總得買點意思一下。最後,巴方還提出共建生產線,生產JF-17梟龍戰鬥機,中國也同意了。

殲-10首次出口,主要靠中巴兩國的特殊關係,外加半賣半送,才實現了出口零突破。後來我們和伊朗也談過,伊朗表示有意採購,但遲遲不下單。

緬甸也是同樣如此,我國想讓緬甸買,結果緬甸說自己窮,買不起殲-10,最終買了中巴合作生產的JF-17意思一下。

我國還和埃及談,埃及也和伊朗一樣,口頭上說買,但遲遲沒有行動,主要是殲-10沒有戰績。

我國賣給巴鐵殲-10還附送生產線,其他關係不夠鐵的國家,附加條件肯定比這還高。我國不同意,生意就一直沒談成。

印巴空戰之後,殲-10輕鬆拿捏陣風,很多國家突然看好殲-10了。被印度欺負的孟加拉國最先發出採購意向,計劃在2027年前採購20架殲-10CE,總價22億美元。

8月,孟加拉國領導人訪華期間,正式提出16架採購意向,不過直到10月也沒有進展,可能孟加拉比較窮,誠意高但資金不足。

印尼成為第二個採購殲-10戰機的國家。 2025年9月底,印尼國防部官員發布消息,42架殲-10C的採購方案已進入國民議會審核階段。

10月15日,印尼國防部宣布,42架殲-10C總價90億美元,首批戰機將“很快”到貨。單機價格2.14億美元,比印尼采購陣風的1.9億美元/架還要高。

一場印巴空戰,打響了殲-10 的招牌,在國際軍貿市場上取得質的突破,我們必須感謝印度的支持和法國的襯托,一場盛大的空戰拉開了殲-10輝煌的序幕。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