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窮,並不是無緣無故的,而是有緣有故的。
大家都是人,為什麼有的人財富自由,而有的人貧窮落魄呢?
只能說,財富自由的人,走了符合“社會運行邏輯”的道路。而貧窮落魄的人,所作所為,都不符合“社會運行邏輯”。
順者昌,逆者亡。沒辦法的。
一輩子窮命的人,大概率,都走了這幾條彎路,不得翻身。
一、腦子轉不過彎,被世俗落後的觀念綁架。
只要你接觸過窮人,就會發現,他們腦子裡邊“封建傳統”的觀念,特別嚴重。
說得直白一點,這些人,就像清朝的老古董一樣,跟現代文明格格不入。
貧窮的男性,最推崇的,就是多子多福。哪怕生9個女兒,第10個也要生男孩。
貧窮的女性,最推崇的,就是女主內。不賺錢了,就靠老公養活,等着年老色衰,就被老公孩子嫌棄了。
還有很多封建傳統的觀念,只要屏幕前的各位,去過西部,或者西南部的山區,就一清二楚了。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
一個人的觀念,如果偏向於封建傳統,而遠離現代文明,那等待他們的,並不是安穩富庶,而是落後貧窮。
思想對得起苦難啊。
二、複製老一輩的活法,走老一輩的舊路。
99%的窮人,他們都活不成自己,而是活成了父母的縮影。
他們的父母是窮人,他們自己也是窮人。甚至於,他們的後代,一樣是窮人。
由於儒家社會講究“孝順”,子女必須要聽父母的話,所以窮人的父母,都把貧窮落後的觀念,灌輸到後代的身上。
這就註定,他們的後代,只能走回父母的老路。父母當牛做馬,他們一樣當牛做馬。
我見過,有的人年紀輕輕,就活成了老黃牛的模樣,跟他的父母一模一樣,生活處境沒有任何的改變。
為什麼他們只能複製老一輩的活法,走回老一輩的舊路呢?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很多人從小到大,都被“馴化”了,缺乏自己的主見,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如此,就只能活成木偶一樣的底層人。
三、負債纍纍,自討苦吃,沒有理性思維。
《詩經》裡邊說過,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意思是,人啊,要懂得順應時代,以此來求取獨屬於自己的福氣。
福氣,並不是別人賦予的,而是自己爭取來的。如果連自己都不懂得爭取福氣,那誰來給你福氣呢?
連古人都懂的道理,現在很多人都不懂。他們推崇自討苦吃,推崇苦恨連綿。結果呢?苦了一輩子。
要記得一句話,想吃苦,就能吃一輩子的苦。
每一次談到這一點,都有很多人反駁我。對於這些人,我的建議是,你們還是繼續吃苦吧。沒有你們吃苦,聰明人怎麼享福呢?
話雖難聽,可現實如此。做人啊,不要有“吃苦”的觀念,而是要想想,如何“自求多福”。不然,就真的苦一輩子了。
四、隨波逐流,盲目從眾,缺乏主見。
有一個說法,羊群效應。
羊群效應的本質,就是隨波逐流,盲目從眾。看到別人做什麼,自己也跟着做什麼。聽到別人說什麼,自己也跟着說什麼。
這種“跟風”的行為,其實是充滿風險的。因為你不知道,別人所做的,是否正確,是否另有圖謀。
特別是在商業化社會,有可能別人所說的,所做的,都是“虛偽”的假象,以此來套路你,收割你,讓你返貧。
要知道,積累財富的本質,就是一方收割另一方。而絕大多數隨波逐流的人,就屬於被收割的那一方。
為人處世,還是要謹小慎微,多點自己的主見,而不是看到別人做什麼,自己也跟着做什麼。少點從眾心理,會更安全。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