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APEC晚宴合影,李在明和他站中間,阿努廷挨著黃循財

作品聲明:內容取材於網絡

國際組織各大會議是每個國家都會關注的一件事情,譬如(G20)二十國集團、(APEC)亞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會議、聯合國系列會議、(WTO)世界貿易組織部長級會議等。

要知道,每一個會議並不是全球各國都會參加,而是哪一個國家在這些組織裡面才會參加,且舉辦會議的國家也是輪流交替進行。

就在近期,APEC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也是正式開啟,本屆東道主是韓國。

舉辦時間是十月三十一號到十一月一號兩天的時間,地點就在韓國慶尚北道慶州市。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截止到當前,該會議有二十一個成員,其中有十九個國家,以及中國的港台兩個省區,而這些都是太平洋沿岸的,因此叫亞太經合組織。

現在該峰會的開幕式還沒有到日子,不過其他系列的峰會已經開始了。

譬如,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所以已經有一些來賓接二連三的抵達,且韓方也安排了工作晚宴招待他們。

率先抵達韓方舉辦地的是泰方總理阿努廷·參威拉軍,之前由於泰方境內有緊急的事務要忙,他曾說道“自己不能參加亞太經合組織會議”。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可沒想到,他忙完事情還是趕了過來。

在工作晚餐開始前的合照環節,他站在了左邊第一個,且從她開始往右邊依次是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澳方總理阿爾巴尼斯、美方總統特朗普、韓方總統李在明、越方領導人梁強、新西蘭總理盧克森、加方總理卡尼。

而從合照的站位安排可以看出一些小九九。

這八個人站一排是有兩個C位的,剛好就是美國和韓國兩個同盟,然後緊挨著美總統的是跟他關係很好的澳方,另一邊緊挨著韓總統的是越方。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就說明,韓方對越方非常的看重。

隨後才是新方和加方,這是知道美總統最近不想見後者的卡尼,所以安排將兩人隔開了,讓加總理站在最右邊,否則以加方的地位不至於在最邊上。

緊接著,在後面的晚餐座位安排上也是一樣如此。

韓方和美方兩國坐在了中間的主座位,其他人則是依次落座。

圖片來源於網絡

新加坡總理黃循財挨著泰總理阿努廷·參威拉軍、而加總理卡尼挨著新西蘭總理盧克森。

不過,這次晚宴用的是圓形桌子,這就導致加總理剛好坐在了特朗普的正對面,二人一抬頭就可以看見彼此,這就有點尷尬了。

畢竟特朗普都說了不想看見他,這麼安排座位,這頓飯還能吃的下去嗎?

此外,雖說韓領導人李在明也坐在了主位,但他更像是一位客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反倒特朗普像是這次峰會的東道主,也是有點喧賓奪主,不過他不參加開幕式以及後續的會議。

那麼特朗普此次來到峰會的主要目的是什麼呢?對於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想必已經有很多人都知道了,那就是與中方最高層進行會見。

且特朗普也終於如願以償,要跟中方見上一面了,而這也是全球各方除了APEC峰會以外最關注的一件事了。

關於這次會議,美總統早就放出了風聲,從美總統府邸,一直念叨到自己的專機上。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可是,我國這邊秉持著一貫嚴謹保密的態度,直到確定正式會見的前1天,才對外公佈了這條訊息。

本月二十九號,美總統的空軍一號就落地韓方境內了,來到了這次亞洲之行的最後一站。

當天晚些時候,中方有關部門就宣布“經過中美雙方的商榷,中國將於三十號在韓方釜山與美總統舉行會見”。

不過,特朗普在會見之前,還去了一趟韓國峰會的舉辦地,也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且這還是他開啟第二任領導人任期後,與中方的第一次高級別會見,具有非比尋常的意義。

特別是在當前錯綜複雜的全球局勢下,外界對於中美的這次接觸,抱有不小的期待,因為自從他上任以來,美方給全球帶來了太多的不確定性。

這場會見的到來,既是中方和美方對弈將近一年的必然結果,也是美方反復後的被動選擇。

或許還有人記得在今年四月份的時候,美總統推出的“對等稅收”政策,曾將中美的經濟和貿易摩擦推向高潮,對華累積稅收一度飆升到百分之一百四十五。

圖片來源於網絡

當時的美總統還想速戰速決,但關稅戰的反噬很快就顯現出來了。

美方中西部農場主擠壓了數千萬噸豆產品庫存,而中方已經將採購渠道完全轉向了南美,讓美方的票倉根基遭遇了很大的衝擊。

隨後,中國出台了稀土外銷管控的新規。

更是精準擊中了美方軍工和科技產業鏈的命門。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內外的壓力之下,美方不得不調整自己的姿態,放棄一開始的驕橫和成見,學會基於平等尊重的態度,跟中國打交道,可以說的是這次會談的機會,是中國反制換來的主動,更是美國現實壓力下的必要。

從六月份主動請求與中國最高層通話,到十月份公開表示願意降低對中方稅收。

这位以“强劲”著称的美领导人,他的政策转向背后,是没有办法回避的现实处境。

但機會能不能轉化為成果,重要的變量還是在美總統的身上。

圖片來源於網絡

當前來看,美國的核心關切,主要擊中在三個大領域,分別是經濟和貿易、稀土和芬太尼問題。

且馬來西亞商榷結束後,這幾天也接連傳出了一些積極的訊號。

那就是美總統打算降低百分之二十的芬太尼稅收,而我國這邊也恢復了一部分他們豆產品的購買。

也算是雙方都互相給了一個​​台階,為接下來的會談鋪墊奠定了積極的氛圍。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要是想將表態轉化為實質性的成果,美國還需要拿出更多的行動來才可以,如果美總統可以摒棄“極限施壓”的舊思維,正視中國的核心關切,停止在台海問題上玩火,那麼這次會談有望成為中美關係重新回到正軌的轉折點。

反過來,如果他依舊沉迷於“既要又要”的算計層面,企圖用政要操弄掩蓋政策的困境。

不但會措施當前的機會窗口,還會有很大概率讓雙方關係陷入更深的僵局當中。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因此,站在歷史的岔路口,美總統的選擇,將會決定中美關係的走向。

中美會見正在慢慢的逼近,APEC峰會也將會在三十一號正視開始,二十一個成員國陸續到達。

不管是這次峰會,還是中美的會見,都尤為的重要,畢竟各國和平才是最重要的,我們也期待峰會的順利進行,以及中美會談的順利開始。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