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養生秘訣:失眠多夢非心火,而是魂不守舍,一方可令神魂安定

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本文資料來源:《千金要方》《靈樞》《道德經》圖片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本文純屬虛構,不傳播封建迷信,請讀者朋友保持理性閱讀。

藥王孫思邈,這位唐代醫學泰斗,不僅精通岐黃之術,更深諳養生之道。他活了一百零二歲,在那個平均壽命不過四十的年代,堪稱人間奇蹟。世人皆知他醫術高超,卻少有人了解他對於神魂安定的獨特見解。

在《千金要方》中,孫思邈曾記載:”夜不能寐,多夢紛擾,世人皆以為心火熾盛所致,殊不知根源在於魂不守舍。”這句話顛覆了當時醫家的普遍認知,也為後世治療失眠開闢了新的思路。

魂魄之說,自古有之。 《靈樞》雲:”肝藏魂,肺藏魄。”但何為魂不守舍?又如何讓神魂安定?孫思邈究竟掌握了怎樣的養生秘訣,能讓人在浮躁的世間保持內心的寧靜安詳?

唐朝貞觀年間,長安城中有一位名叫李明德的翰林學士,此人博學多才,深得皇帝器重。然而近來,他卻被一個頑疾所困擾——夜夜失眠,即便偶爾入睡,也是夢境紛亂,醒來時精神恍惚,白日里更是無法集中精神處理公務。

李明德曾遍訪長安名醫,諸位大夫都診斷為心火亢盛,開出清心降火的方子。他服用了數月寒涼藥物,非但不見好轉,反而日漸消瘦,面色蒼白。

正當李明德絕望之際,一位道友告訴他,終南山中有一位隱居的高人,醫術通神,或許能夠治愈他的頑疾。這位高人不是別人,正是後來被譽為藥王的孫思邈。

李明德帶著最後一絲希望,來到終南山中尋找孫思邈。經過一番尋找,他在山中一處幽靜的茅屋前,見到了這位傳說中的高人。

孫思邈鬚髮皆白,但精神矍鑠,雙目炯炯有神。他正在屋前的藥圃中採摘草藥,動作輕緩而有序,整個人散發出一種超然物外的氣質。

“老先生可是孫思邈孫真人?”李明德恭敬地詢問。

孫思邈抬起頭,打量了一番李明德,淡然一笑:”貧道正是孫思邈。施主面色蒼白,雙目無神,想必是為失眠之疾所困擾?”

李明德大驚,連忙跪下:”真人慧眼如炬,晚生確實為失眠所苦,已經數月無法安眠,懇請真人救命。”

孫思邈將他扶起,仔細為他診脈。良久之後,孫思邈搖了搖頭:”你的脈象雖然細弱,但並無心火熾盛的徵象。那些醫生給你開的清熱降火藥,只怕是治標不治本。”

“那晚生這病症,究竟是何原因?”李明德急切地問道。

孫思邈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你可曾注意過,自己是從何時開始失眠的?”

李明德回憶道:”大約是三個月前,從那次出使河北迴來之後。”

“出使河北期間,可有什麼特殊的經歷?”孫思邈繼續追問。

李明德沉思片刻,說道:”確實有一件事。當時河北鬧飢荒,我奉命去賑濟災民。在一個村莊里,我親眼看到許多餓殍遍地的慘狀,其中有一個瘦骨嶙峋的孩子,臨死前一直在呼喚母親,那聲音…”

說到這裡,李明德的聲音開始顫抖,眼中泛起淚光。

孫思邈點了點頭:”現在我明白了。你的失眠並非心火熾盛,而是因為魂不守舍。”

“魂不守舍?”李明德不解地問道。

孫思邈解釋道:”《黃帝內經》雲:’肝藏魂。’人的魂魄有其居所,魂居於肝,魄居於肺。當人受到強烈的精神衝擊時,魂魄就可能離開原本的居所,四處遊蕩,這就是魂不守舍。”

“你在河北所見的慘狀,對你的心靈造成了巨大衝擊。從那時起,你的魂就開始不安分,夜間四處遊蕩,所以你才會夜不能寐,多夢紛擾。”

李明德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讓魂魄重新安定下來?”

孫思邈微微一笑:”當然有。不過在告訴你方法之前,我先要讓你了解一個道理。”

他指著遠山說道:”你看那遠山,為何能夠千萬年屹立不倒?”

李明德思考片刻:”因為它根基深厚?”

“正是如此。”孫思邈說道,”人的神魂也是一樣,要想安定,必須有深厚的根基。這個根基,就是德行。”

“德行?”

“不錯。《道德經》說:’德者,得也。’有德之人,神魂自然安定;無德之人,即便用再多的藥物,也難以讓神魂歸位。”

孫思邈繼續說道:”你之所以會因為看到災民的慘狀而魂不守舍,說明你本性善良,有惻隱之心。這是好事,但同時也說明你的心境修養還不夠深厚,無法承受這種強烈的情感衝擊。”

李明德若有所思地點頭。

這時,孫思邈從屋中取出一個藥囊,裡面裝著幾味看起來平平無奇的草藥。 “這是我配製的定魂散,由遠志、酸棗仁、茯神、龍骨、牡蠣等藥材組成。不過,光有藥物還不夠,更重要的是心法。”

“什麼心法?”李明德迫切地想知道。

孫思邈正要開口,忽然聽到山下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不一會兒,一個年輕的樵夫氣喘吁籲地跑了上來。

“孫真人,不好了!山下王家村的王老伯突然昏迷不醒,他的家人說他最近也是夜夜失眠,白天精神恍惚,現在竟然昏倒了!”

孫思邈聞言,立刻收起藥囊:”走,我們下山去看看。”

三人匆匆下山,來到王家村。只見王老伯躺在床上,面色蒼白,呼吸微弱,任憑家人如何呼喚都沒有反應。

孫思邈為王老伯診脈後,神色凝重:”這是魂魄完全離體了,比單純的魂不守舍還要嚴重。”

王老伯的兒子焦急地問道:”真人,我爹還有救嗎?”

孫思邈沉思片刻:”還有救,但需要用到特殊的方法。”

他讓人準備香案,點燃檀香,然後開始誦念咒語。只見他雙手結印,口中念念有詞,整個人散發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息。

大約一炷香的時間後,王老伯突然睜開了眼睛,緩緩坐起身來。

“我…我這是在哪裡?”王老伯迷茫地看著周圍。

“爹,你醒了!”王老伯的兒子激動得熱淚盈眶。

孫思邈擦了擦額頭的汗珠,對李明德說道:”你看到了吧,這就是魂魄離體的後果。如果不及時召回,人就可能一睡不醒。”

李明德看得目瞪口呆:”真人,您剛才使用的是什麼方法?”

“這是道家的召魂術,專門用來處理魂魄離體的情況。不過,這只是治標的方法,要想治本,還需要…”

孫思邈話說到一半,忽然停了下來,深深地看了一眼李明德和在場的其他人。他緩緩說道:”要想治本,還需要修煉一種特殊的心法,這種心法不僅能夠安定神魂,更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讓魂魄再也不會輕易離散。”

王老伯的兒子急切地問道:”真人,這是什麼心法?請您一定要教給我們!”

孫思邈擺了擺手:”此法涉及道家秘傳,而且修煉起來頗為複雜,需要配合特定的藥物和特殊的時機。最關鍵的是…”

他看了看天色,又看了看在場的眾人,欲言又止。

李明德心中焦急,連忙懇求道:”真人,您就告訴我們吧!只要能治好這魂不守舍的毛病,晚生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孫思邈神秘地一笑:”既然你們都如此誠心,那我就破例傳授給你們。不過,這個心法的精髓,需要在特定的環境下才能完全領悟…”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