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腦梗、腦出血突發!記住這3個“黃金求救法”,能救命!

“前一秒還好好說話,下一秒突然倒在地上!”“胸口像被巨石壓住,喘不上氣,連喊救命的力氣都沒有!”

生活中,心梗、腦梗、腦出血的突發案例屢見不鮮——這三種疾病被稱為“奪命三巨頭”,發作時黃金搶救時間往往只有幾分鐘到幾小時,一旦錯過,可能留下終身殘疾,甚至直接危及生命。

很多人不是不想救,而是不懂“怎麼正確求救、怎麼科學急救”。今天這篇文章,把三種疾病的急救要點講透,建議收藏轉發,關鍵時能幫自己、救家人!

一、先分清:三種疾病“發作信號”不一樣,別搞錯!

急救的第一步,是快速識別症狀——三種病表現不同,判斷錯了可能耽誤搶救:

1.心梗:胸口“劇痛”是核心信號

典型症狀:胸骨後/心前區突然出現壓榨性疼痛(像被人狠狠按住胸口),伴胸悶、憋氣、大汗淋漓,疼痛可能放射到肩膀、後背、下巴,甚至出現“瀕死感”;部分人(尤其女性、老人)症狀不典型,可能只是“莫名噁心、乏力”,但持續不緩解。

2.腦梗:“身體不聽使喚”是關鍵

記住“FAST原則”快速判斷:

F(Face面部):單側嘴角歪斜、流口水,笑時兩邊臉不對稱;

A(Arm手臂):單側手臂無力、麻木,抬不起來,握東西會掉;

S(Speech語言):說話含糊不清,別人聽不懂,或突然說不出話;

T(Time時間):出現以上任何一種,立即就醫,別等“說不定會好”。

3.腦出血:“突發劇烈頭痛”+“噴射狀嘔吐”要警惕

多和高血壓、情緒激動(如吵架、用力排便)有關:突然頭痛得“要炸開”,常伴噁心、噴射狀嘔吐(區別於普通嘔吐),還可能出現單側肢體癱瘓、意識模糊、瞳孔大小不一,嚴重時直接昏迷。

二、核心原則:無論哪種病,先做“這3件事”,再考慮急救!

很多人看到親人突發疾病,第一反應是“趕緊掐人中、餵藥、扶起來”——這些錯誤操作,反而可能害了人!

正確的“黃金求救流程”只有3步,適用於三種疾病,記牢:

(一)第一步:立即撥打“120”,說清3個關鍵信息!

這是最優先級的事,別先給家人打電話、別先找醫保卡,耽誤1分鐘,風險就多一分!

打電話時,必須說清:

1. 具體地址:精確到“XX小區XX號樓XX單元XX層”,最好加上“附近明顯標誌物(如XX超市旁、XX學校對面)”,方便救護車快速找到;

2. 患者症狀:比如“我家人現在胸口劇痛、大汗,可能是心梗”“我爸突然嘴歪、胳膊抬不起來,懷疑腦梗”,讓急救醫生提前備好對應設備;

3. 聯繫方式:留1個能隨時接通的電話,別用“可能沒電的舊手機”,避免救護車到了聯繫不上。

(二)第二步:讓患者“正確躺好”,別亂搬動!

三種疾病都怕“不當移動”,不同情況躺法有區別:

1.心梗/腦梗患者:若意識清醒,讓其平躺,解開領口、腰帶,保持周圍空氣流通,避免壓迫胸部;若患者有嘔吐,立即將頭偏向一側(比如右側),清理口腔嘔吐物,防止嗆咳、窒息。

2.腦出血患者:若意識清醒,讓其側臥(同樣頭偏向一側),避免平躺(可能加重顱內壓);若已經昏迷,不要強行掰頭、餵水,保持側臥即可,等待救護車。

(三)第三步:別做這些“致命錯誤操作”!

這5件事絕對不能幹,比“不急救”更危險:

1. 不餵藥:心梗別亂餵“硝酸甘油”(血壓低時用會致命),腦梗別餵“降壓藥”(可能加重腦部缺血),腦出血別餵任何東西(可能嗆入氣管);

2. 不掐人中:掐人中只能讓患者“短暫睜眼”,不能改善病情,還可能因用力過猛損傷面部;

3. 不強行搬動:尤其腦梗、腦出血患者,隨意扶起來、架著走,可能加重腦部損傷或血管破裂;

4. 不做“心肺復蘇”:只有當患者“沒有呼吸、沒有心跳”(摸頸動脈5秒沒搏動,臉貼鼻孔沒氣流)時,才需要做心肺復蘇,否則盲目按壓可能壓斷肋骨;

5. 不“等症狀緩解”:很多人覺得“忍忍就好”,比如心梗疼了半小時,還想著“歇會兒可能沒事”——這是大忌!三種病發作後,每拖延1分鐘,腦細胞/心肌細胞就會大量死亡,不可逆!

三、分情況急救:這2個“特殊操作”,關鍵時刻能續命!

除了通用的“求救3步”,針對心梗和心跳驟停,還有2個特殊急救手段,學會能多一分希望:

(一)心梗:有硝酸甘油,先測血壓再用!

若患者平時有冠心病,家裡備了硝酸甘油,且意識清醒、能溝通:

1. 先讓患者平躺,測量血壓(若沒有血壓計,跳過此步,但風險稍高);

2. 若血壓≥90/60mmHg,舌下含服1片硝酸甘油(0.5mg),含服後別喝水;

3. 5分鐘後若疼痛沒緩解,可再含1片(最多含3片);若含服後血壓下降、頭暈,立即停止。

(二)心跳驟停:立即做“心肺復蘇+除顫”,別等救護車!

無論心梗、腦梗還是腦出血,若患者突然昏迷、沒有呼吸、摸不到頸動脈搏動(脖子兩側,喉結旁開2指處),必須立即做心肺復蘇(CPR):

1. 按壓位置:兩乳頭連線中點;

2. 按壓方法:雙手交疊,垂直向下按壓,深度5-6cm,頻率100-120次/分鐘(大概每秒2次),按壓30次為1組;

3. 人工呼吸(可選):若會做,按壓30次後,捏住患者鼻子,嘴對嘴吹氣2次,注意吹氣時要看到胸部起伏;若不會,只做胸外按壓也有效。

4. 有除顫儀(AED):立即找附近的AED(商場、地鐵站、學校多有配備),按儀器語音提示操作,除顫後繼續按壓,直到救護車到達。

四、這些“預防比急救更重要”!

心梗、腦梗、腦出血,本質上都是“血管出了問題”(心梗是冠狀動脈堵了,腦梗是腦血管堵了,腦出血是腦血管破了),預防要做好3件事:

1.控制基礎病: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按時吃藥,別擅自停藥;

2.避開“危險習慣”:別熬夜、別過量飲酒、別吃太鹹太油,情緒別太激動;

3.定期檢查:40歲以上、有家族病史的人,每年查一次血壓、血脂、頸動脈超聲,早發現血管問題。

急救知識,平時用不上,一旦用上就是“生死線”。希望大家永遠用不到,但一定要知道——因為對心梗、腦梗、腦出血來說,“每一秒都在和死神搶人”,正確的求救和急救,就是給生命多一份保障! #心梗##腦梗##奕健行#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