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9日,原本是一個暑期平靜的周末,凌晨我發了一篇關於斯沃琪和歐米茄史努比聯名腕表的文章——《黃牛不睡覺連夜排隊!不到3000元的歐米茄史努比,衝嗎?》。沒想到,2天內全平台就收到了超過800條評論,這着實有些始料未及。
在認真讀完這些評論之後,我可以簡單和大家分享下,大家對於此次斯沃琪品牌發布新品後的反饋和一些問題,下面开始進入正題。
第一,抽象的限量發售
在這款腕表發布之前,我們就已得知此次發售形式與以往相同,均爲首批限量指定實體店發售。黃牛連夜排隊並非誇張,而是真實存在的現象,只是各地區每家店的具體情況略有不同。每家店具體的發售數量,官方未公示,門店也未提前告知。這便留下了諸多操作空間。
有評論稱,有的店鋪一塊表都沒賣,全部內部消化了;也有評論表示,有的店僅20塊表,根本买不到;還有評論提到,店內發售目測有80-100枚,但依然买不到。無論如何,首發當日供不應求是意料之中的結果,而具體發售數量卻如同“抽象概念”。不知情的、沒买到表的消費者,不僅是黃牛,更有真正想买表的用戶。
不透明的线下購买方式,不僅耽誤了大量時間,更給絕大多數人帶來了糟糕體驗。若能改進購买機制,哪怕採用线上搶購、线下核銷的方式,或許能讓消費者更信服。
展開全文
第二,塑料表殼成最大爭議點
在評論中,塑料表殼是被提及最多的焦點。關於這款腕表的材質,關注過斯沃琪與歐米茄聯名款的朋友一定不陌生——官方稱其爲“創新性植物陶瓷”。雖然名稱中帶有“陶瓷”,但本質與傳統印象中的陶瓷材質完全不同,可謂天壤之別。僅憑輕巧的重量和質感,塑料表殼便是公衆的普遍認知。至於其中運用了多少復雜工藝和高科技,已不再重要。
當然,也有觀點認爲,正是塑料表殼讓腕表更顯玩具感,反而契合史努比的卡通畫風。這種看法頗有意思——試想,如果這款腕表去掉歐米茄甚至斯沃琪的LOGO,即便只賣980元,相信絕大多數人仍會覺得價格偏高。
老話說“一分錢一分貨”,這在等級分明的斯沃琪集團內部體現得尤爲明顯。原文評論中,不少網友曬出了自己的“正牌”歐米茄超霸甚至史努比超霸腕表。想用不到3000元的價格,獲得市場價約8萬元的歐米茄史努比超霸的體驗,顯然不可能,最多能獲得三十分之一的體驗感。此外,還有評論提到“廣州表”,這廣告打得未免有些過分。
第三,傳統腕表佩戴漸成小衆選擇
除了討論發售機制和腕表本身,網友評論還指向了更宏觀的現象:如今佩戴傳統腕表的人越來越少,無論是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智能腕表正逐漸成爲“腕間”主流,此前我也曾提出過“腕間資源”爭奪的議題。在迎合年輕人喜好方面,傳統鐘表品牌仍未找到有效方向,此話題較爲復雜,暫不展开,下次單獨探討。
這頗似當下的汽車市場:新能源車逐步取代傳統燃油車成爲主流,就連曾經不可一世的奔馳、寶馬、保時捷,也在不少地區出現“跑路”“關店”的情況,這在10年前完全不可想象。現在年輕人追求的,恰恰是傳統車企不敢積極探索的領域,以致主流市場被新勢力佔領,形成了這場“百年不遇”之大變局。
傳統腕表的佩戴場景也有相似之處:最初爲看時間、做裝飾,而今智能腕表能提供移動支付、導航、健康監護、社交甚至求救等更多功能,這些都是傳統腕表品牌難以給予或無法更好實現的體驗。當年輕人早已習慣“有網”的生活,發出“你還戴表?”的質疑,也就不難理解了。
最後扯扯
不可否認,在營銷層面,斯沃琪與歐米茄史努比聯名腕表是一款必然成功的作品。只要終端銷量可觀,2980元的公價仍能爲品牌方帶來豐厚利潤。有人認爲這款表實際價值僅數百元,這並不重要,筆者也無意過多爭辯——畢竟仍有不少消費者愿意爲溢價买單。但這種營銷策略和產品模式,究竟還能爲整體處於下行通道的瑞士鐘表業續命多久,着實難說。
要不,斯沃琪考慮下和寶璣也出個聯名表?下次,我一定支持!
最後,以一條網友評論,來結束今天的話題。
標題:看完800+評論後!斯沃琪和歐米茄史努比聯名腕表,問題出在哪?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