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中市南區近年人口增加,市府2022年興辦樹德國小,也開闢周邊交通工程,共3項計畫,包含打通復興北路與大慶街二段、拓寬建國北路、打通德富路,共耗資14億餘元,改善1.5公里,分別在今年3到5月間完工,市長盧秀燕表示會持續挹注資源優化交通。
市府今天舉辦道路完工典禮,盧秀燕指出,隨著鐵路高架化、捷運綠線通車與13期重劃區開發,南區人口已經超過12.7萬人,市府6年來新設10所學校,也因應交通需求和學童通學安全,推動多項交通建設,展現對南區發展的高度重視,未來會持續打造更安全、便捷的生活圈。
建設局表示,本次3項建設包含打通復興北路到大慶街二段,耗資4億5875萬元,2023年10月開工,今年3月完工;拓寬建國北路,耗資5億278萬元,2023年12月開工,今年3月完工;打通德富路,耗資4億6649萬元,2023年7月開工,今年5月完工。
建設局指出,復興北路與大慶街都是樹德國小周邊道路,配合二期校舍工程開闢,新闢道路長421公尺、寬25公尺與15公尺,兩側設有2.5公尺寬人行道;大慶街二段也是易淹水地區,市府同步興建雨水下水道箱涵429公尺,截流上游側溝排水,兼顧行人安全、交通便利與治水。
建國北路鄰近中山醫學大學與中山醫大附醫,建設局表示,該地道路經常壅塞回堵,本次工程是一期工程,改善路段670公尺,將原本14公尺的路幅拓寬到22公尺與24公尺,並設置外側混合車道、3公尺寬人行道與公車避車彎;二期工程預計繼續拓寬到忠明南路,目前已投入約2億元,正在用地取得與設計。
建設局說,德富路長期被柳川阻隔,建國南路到復興路無法連通,市府新闢184公尺長、15公尺寬的道路,包含一座長37公尺橫跨柳川的橋梁,也拓寬樹德一巷從4公尺到10公尺,連接復興北路與復興路一段,減少約500公尺長的繞行距離,也將側溝排水導入柳川,降低淹水狀況。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