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千年中華文明——海鷗表“龍首磬音”三合一機械腕表

海鷗表作爲國表的先鋒和中國文化的傳承者,自1955年成立以來,始終以一顆勇敢探索之心,創造着屬於海鷗表和中國制表的歷史。在品牌成立70周年之際,海鷗表推出“龍首磬音”陀飛輪、萬年歷、三問三合一機械腕表,將中華傳統文化的設計理念賦予這款超復雜功能腕表中,依古代禮樂之器“磬”作爲創意核心,以探索之名演繹對千年中華文明的致敬與傳承,呈現東方文化中雋永流傳的美學造詣。

突破壁壘 自主創“芯”

海鷗表自2005年起突破技術壟斷,自主研發高端機械表機芯。品牌於2005年啓動兩問機芯設計,次年首枚兩問表問世。2007年攻克三問表技術,推出首款三問表並引發業界轟動。2008年基於ST9100三問機芯疊加萬年歷模塊,完成ST9150三問萬年歷機芯的試制。2009年,品牌決定試制“陀飛輪、萬年歷、三問”三大復雜功能合一的超復雜腕表,之後海鷗表首個自主研發的“三合一”超級復雜機械機芯ST9250橫空出世,並且在2010年巴塞爾鐘表展上驚豔亮相,填補了國產腕表在該領域的空白。海鷗表憑借一己之力提高了國產腕表的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成功打破了瑞士等國家對大復雜機芯技術的壟斷,爲國產腕表在高級制表領域的突破創新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龍首磬音”三合一機械腕表搭載的就是這枚ST9250超級機芯,集陀飛輪、萬年歷、三問三大復雜功能於一身,在這裏,時間可以同時被觀賞、被閱讀、被聆聽。其搭載機芯的435個精細零件,需在有限的方寸空間內將各個功能組件重新設計安置,能夠解決如此復雜的機械邏輯關系,代表着海鷗表已具備當今制表業最頂級的技術和工藝。

展開全文

禮樂鑄器 龍首磬音

“龍首磬音”三合一機械腕表除了大復雜功能,在外觀設計和對時間的表達上也充分彰顯了品牌的探索創新,以及對於中華文化和美學的傳承。磬是一種樂器,更是一種“禮器”,其在遠古時期曾被賦予高貴而神聖的象徵,它與鐘類樂器在一起被稱之爲“金石之音”。詩經中有記載:“既和且平,依我磬聲。”(《詩·商頌·那》)。“樂”作爲祭祀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出現在了歷史舞台,“禮樂制度”更是中華文明早慧的印證。海鷗表“龍首磬音”三合一機械腕表的誕生,正是向博大精深的禮樂上國中華古文明的致敬。表盤紋理傳承自金沙遺址“銅龍首形器”上的雕刻:這種龍首形青銅器圓眼,張口露齒,造型簡練,形象細膩而又誇張。目前被認定爲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公元前1200~前900年),古蜀國用於祭祀禮儀中的禮樂之器。

在歷史上,中國古代的青銅器是禮器,其作爲權力和地位的象徵以及一種記事耀功的禮器而流傳於世,而“龍首”的青銅器則更是具有極高的等級。推動表殼左側的三問按鈕,腕表就會以三種不同頻率的音樂敲擊聲報出時、刻、分,而三者相加就是當下的准確時間。這種以音樂報時的三問功能,也完美呼應了“龍首磬音”之中“磬”的禮樂功能。

篆刻千年 歷法承新

“龍首磬音”大小盤面上的所有時刻、字體均取自小篆,小篆誕生於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公元前221年),推行“相同的角色,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的政策,創制了統一文字的漢字書寫形式。小篆因爲其字體優美,頗有古風古韻,是中國文字發展史上最具美學代表性的字體之一。“龍首磬音”表盤的12點位是閏年平年指示及公歷十二月份盤;3點位置是日期指示,從1到31的奇數皆以小篆文字標記;6點位則是月相盤,北鬥七星清晰可見,小篆字體標記的新月、滿月、殘月更讓月相盤散發出亙古的清輝;9點位是星期歷,周一到周日以小指針的方式指示,一目了然。作爲一款萬年歷功能腕表,“龍首磬音”三合一機械腕表的日期、月份等時間信息能夠自動調整,無需人工幹預。且能夠自動適應閏年、平年、大小月等歷法變化,“萬年歷”的名稱自此而來。

以七十載探索之名,海鷗表“龍首磬音”三合一機械腕表,既是品牌獻禮時代的匠心鉅作,亦是中華文明千年智慧的時計凝萃。ST9250超級機芯突破技術桎梏,以陀飛輪之精妙、萬年歷之恆序、三問之清音,鑄就國產制表的巔峰之境。商周青銅“龍首磬”化形於表,禮樂之聲叩響時光,小篆歷法盤承古啓今,東方美學與尖端工藝於此交融共生。這枚腕表不止是計時工具,更是一枚鐫刻文化基因的“時間信物”,見證海鷗表以中國創造之名,續寫國表傳奇的壯闊新章。


標題:再現千年中華文明——海鷗表“龍首磬音”三合一機械腕表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