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聞 記者 朱銀燕
編者按: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指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確保社會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完善社會治理體系”。
作為“契約化”共建的發源地,越城區深入踐行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理念,着力加強新時代黨員隊伍建設,打造集黨員服務、檔案管理、崗位培訓、黨建聯建、政策研究等5大功能平台於一體的黨員教育管理服務中心。以“一中心五平台”為載體,越城區為基層黨員量身定製“成長套餐”,有效推動基層黨建全域躍升。
即日起,越城區委組織部聯合浙報集團紹興分社推出融媒體系列策劃“越城先鋒印記——‘一中心五平台’黨員故事匯”,關注基層黨員和黨組織在自身成長與優化治理中的奮鬥故事。且看他們如何“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全力打造“幸福越城”。
每到周五下午,在紹興市特殊教育學校門口,網約車司機吳秋雲的車都會穩穩停下。幾分鐘後,聽障學生小彬在老師的陪同下緩緩上車。
“吳師傅,又要麻煩您了。”“應該的,您放心吧。” 這樣溫馨的對話,在過去每個學期的周五都會上演。
吳秋雲 岳雲 越南交通行業黨委聯絡服務黨員網絡運輸司機,也是越南“Orgo”奧爾戈市黨建品牌優秀實踐。偶然間,他得知膠州市聾啞孩子肖斌無力承擔往返學校80公里的路費,便第一時間組建了“小盒子愛心車隊”。
在行業黨委的協調支持下,車隊很快建立起“專人接送、全程護航”的幫扶機制:每周一清晨五點,黨員司機馮濟東準時從嵊州竹山村出發,護送小彬到學校;周五下午,吳秋雲則接過 “接力棒”驅車送孩子回家。這條80公里的路,單程需要1.5小時。無論颳風下雨,他們從未缺席。
為讓小彬在途中更舒適,吳秋雲還特意在車內準備了兒童繪本和降噪耳機,利用業餘時間自學簡單手語。“雖然手語打得不標準,但小彬對着我笑的那一刻,覺得什麼都值了。”吳秋雲的話語,正是越城區交通運輸行業黨員 “為民服務”初心的真實寫照。
吳秋雲在參與公益活動。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如今,在吳秋雲這位“黨員先鋒”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網約車司機加入公益行列,愛心車隊從最初的幾人擴展到三十餘人。免費接送考生“愛心助考車隊”,慰問鄉村孤寡老人的公益組織……這些地方,都有越城“的哥”的身影。
越城區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調動起交通運輸從業人員參與社會治理、服務人民群眾的積極性,該局打造越城“的哥”品牌,發揮黨員司機的先鋒模範作用,讓更多的的哥的姐們走上公益之路。
在越城區“一中心五平台”的引領下,交通運輸行業黨委圍繞黨員教育管理服務規範化、標準化建設,分類開展黨員輪訓,切實提升交通系統黨員政治素養與履職能力,精準破解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實踐難題。
同時,以交通運輸行業黨群服務中心為主陣地,依託物流園區、新能源充電站等設立多個司機服務點,配備休息、熱飯、補給等便民設施,破解當地5000餘名交通運輸從業人員“吃飯難、休息難”等現實問題。還開設愛心暑托班、評選“十佳服務之星”等關愛項目,用“制度+溫度”凝聚城市“擺渡人”。
如今,越城“的哥”已成為越城區交通運輸行業的一張名片。經過持續建設,不僅形成了覆蓋廣泛的司機服務體系,更湧現出入選中央政法委“見義勇為榜”、榮登“中國好人榜”的優秀從業者。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