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興看到日本在台灣問題上展現出如此強有力的領導作用。這應該成為英國的榜樣。”當地時間11月19日,英國前首相特拉斯在社交媒體上公開發文,對日本首相高一早苗表示支持。
英國前首相力挺高市早苗
特拉斯發表這番言論之際,高市早苗正因涉台錯誤言論引發中日外交風波而承受壓力。
然而,不到24小時後,英國天空新聞頻道就爆出消息,稱英國現任首相斯塔默將於明年1月底訪問中國。如果成行,這將是英國首相七年來首次訪華。
短命首相的力挺
特拉斯对高市早苗的支持并不令人意外。这两位女政治家都曾被冠以“铁娘子”称号,都以对华强硬著称。
圖為英國前首相特拉斯
特拉斯不僅將中國視為所謂的“安全威脅”,卸任後還曾公開竄訪台灣,遭到中方嚴厲批評,被評價為“過氣政客拿台灣問題刷存在感”。
如今,高市早苗因在台灣問題上的錯誤立場導致中日關係緊張,特拉斯迅速發聲力挺,形成相互呼應之勢。這種支持表面上看似外交聲援,實則蘊含著更深層的政治意圖。
特拉斯的支持可能並非高市早苗所期望的。特拉斯是英國歷史上“最短命首相”,在位僅45天就匆匆下台。她的“迷你預算”等一系列激進經濟政策直接引發英國金融市場動盪,導致英國迎來“股債匯三殺”的名場面。
特拉斯講話畫面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高市早苗現在面臨的局勢與特拉斯時期有著驚人的相似。
高市早苗當選日本首相後,市場曾出現一波上漲行情。但隨著她拋出錯誤言論導致中日關係惡化並遭到中方反制,日本旅遊業受到重創、水產對華出口被叫停,日本經濟開始搖搖欲墜。
截至11月19日,東京股市兩大股指連續4個交易日下跌,日經股指累計下跌2700多點,抹去了她當選以來的所有漲幅。日元兌美元匯率已跌至自今年1月以來的最低點。
高市早苗計劃在11月21日推出一項大規模經濟刺激方案
更富戲劇性的是,高市早苗計劃在11月21日推出一項大規模經濟刺激方案,預計將超過其前任推出的13.9萬億日元一攬子計劃。一些議員甚至還在推動額外增加約25萬億日元的預算,這必然進一步加重日本的財政負擔。
美國彭博社援引市場分析人士評論指出,高市政府公佈計劃後可能再次出現股債匯“三重下跌”,類似於2022年英國在“短命首相”特拉斯領導下遭遇的市場動盪。
特拉斯的失敗軌跡
特拉斯作為英國歷史上任期最短的首相,其執政經歷堪稱一部政治荒誕劇。她上任後力推的大規模減稅政策,甫一出台就導致市場信心盡失,英鎊應聲下跌,破37年以來紀錄。
特拉斯的支持可能並非高市早苗所期望的
特拉斯內閣時任財政大臣誇西·克沃滕發布的“迷你預算”包含一系列減稅措施,完全無視英國政府高昂的負債和嚴峻的通脹形勢。消息一出,金融市場瞬間遭遇股債匯“三殺”,整個國家的“信用”岌岌可危。
為避免保守黨在2023年初地方選舉中潰敗,特拉斯最終不得不宣布辭職,成為英國現代政治史上任職時間最短的首相。
她辭職時僅簡單表示“無法完成我被保守黨選舉出來的使命”,就被英國媒體犀利嘲諷:特拉斯的任期還不如“生菜保質期”。
英國媒體犀利嘲諷特拉斯
與特拉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英國現任首相斯塔默領導的工黨政府將改善與中國的關係列為優先事項之一。
據英國天空新聞頻道11月20日報導,斯塔默將於明年1月底訪問中國。這將是自英國前首相特雷莎·梅2018年訪華以來,時隔七年英國首相再次訪問中國。
英國路透社指出,斯塔默政府希望藉助改善對華關係吸引外國投資,以兌現其選舉承諾,升級基礎設施並推動英國經濟增長。中國是英國第五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接近每年1000億英鎊。
斯塔默將於明年1月底訪問中國
實際上,斯塔默政府已為改善對華關係做了一系列鋪墊。今年1月,英國財政大臣蕾切爾·里夫斯在北京與中國官員共同主持了2019年以來的首次英中經濟峰會。不久之後,英國能源安全和淨零排放大臣埃德·米利班德恢復了與中國的正式氣候談判。
政治秀與現實利益
特拉斯和高市早苗等人的对华强硬言行,很大程度上可视为一种政治秀。这些行为往往能吸引眼球,但难以解决实际問題。
特拉斯卸任後仍活躍於國際反華舞台。今年2月,她曾在東京的一場演講中呼籲西方集團對華採取更強硬態度,呼籲G7繼續對中國實體和個人進行製裁,甚至提議針對中國建立“經濟領域的北約組織”。
特拉斯對華強硬言行很大程度上可視為一種政治秀
這些言論與英國現實利益需求明顯脫節。英國脫歐後經濟疲弱、投資不足,更加依賴與中國的貿易。中國是英國第五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近千億英鎊,堪稱英國的“經濟生命線”。
因此,儘管英國國內時有反華雜音,但英國政府不得不面對現實,尋求與中方建立更加務實的關係。
正如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所說,“不與中國接觸根本不是選擇”。
英國財政大臣蕾切爾·里夫斯訪華
就在特拉斯發聲力挺高市早苗的同一天,東京股市繼續下跌,日元匯率一路走低。英國首相斯塔默的訪華計劃透露出一個明確信號:在現實利益面前,務實外交遠比意識形態對抗更為重要。
政治人物或許會製造噪音,但經濟和外交的現實終將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