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香港電影圈的老將,楚原絕對是繞不開的名字。這位1934年出生在廣州的傢伙,原名張寶堅,從小就泡在父親張活遊的粵語片片場裡。張活遊是那時候有名的演員,楚原耳濡目染,早就對電影著了迷。
家裡客廳堆滿劇本和報紙剪報,他小時候就跟著爸到處跑,排練室裡那些演員的台詞和身段,全印在他腦子裡。廣州的中山大學化學系,他讀了兩年,1955年因為胃潰瘍休學,父親把他帶到香港治病,這一去就沒回學校了。香港的醫院床位上,他望著窗外維港的船來船往,感覺人生軌跡變了方向。
1956年出院後,楚原正式進電影圈,先從場務幹起,搬道具、擦佈景,雙手起泡是家常便飯。很快他轉行編劇,用筆名秦雨寫本子,1957年跟吳回當副導演,一年下來學了不少調度和鏡頭把控。 1958年又去秦劍那邊做助理,秦劍公司擴招時直接簽了他。
23歲那年,他獨立導了第一部《湖畔草》,這片子一出,圈里人就知道來了個有料的年輕人。 1960年,他自編自導《可憐天下父母心》,講家庭倫理的悲劇,票房不錯,觀眾記住他了。那時候香港電影不景氣,他卻穩紮穩打,拍了七十多部粵語片,每部都賺到錢。別人一部片子拿三千港幣,他一部上萬,這差距不是吹的。
![]()
楚原的風格從一開始就多元,文藝片、社會劇、喜劇,他樣樣來。 1963年的《含淚的玫瑰》是文藝愛情片,年輕人談戀愛的故事,拍得細膩。
1965年的《黑玫瑰》玩龍鳳鬥智,腦洞大開。 1971年加入邵氏後,他的產量更猛,1973年《七十二家房客》成了年度票房冠軍,打敗李小龍的《猛龍過江》,媒體叫他“打敗李小龍的男人”。
這部喜劇諷刺社會,粵語片因此復蘇。他總共導了120多部電影,橫跨五十年,從五十年代的粵語片到八十年代的武俠和電視劇,影響了一代人。 1998年拿香港電影金像獎專業精神獎,2018年又得終身成就獎,那時候他已經八十多歲,顫顫巍巍上台領獎,台下掌聲不斷。
楚原為什麼是最富有的導演?不是靠炒股或投資股票,而是老老實實買樓。香港樓市起步早,他從六十年代初就開始行動。拍完《可憐天下父母心》,分成到手,他就去中環中介看房,那時候一套房一萬多港幣,他手指點著地圖,挑九龍塘的位置。
成交後,他自己去踩盤,鑰匙一轉,門開了,聞著新漆味,覺得踏實。從那起,這成了習慣:片子殺青,錢一到賬,就預約看房。到2000年,他攢下23處房產,全是出租的,租金穩穩進賬。別人買豪車泡夜店,他穿舊衣服,吃粥鹹菜,錢全砸進磚頭瓦塊裡。 1979年買的北角房產,18年後賣出,賺了6.6倍,夠他養老了。
他常勸邵氏演員,錢別亂花,買樓保值。圈里人笑他摳門,但他笑到最後,房產成了他的鐵飯碗。生活上他簡樸,衣服穿到褪色才換,焦點全在電影上。
![]()
再說他和古龍那段奇緣,純屬機緣巧合。 1972年,楚原導《愛奴》,他砸了不少心血,邵氏棚裡反复搭景,劍戲練得飛起。可票房扑街,老闆在會上甩文件,氣得他九個月沒戲拍。
每天去辦公室翻報紙,閒得發慌。一次公司飯局,倪匡問他喜不喜歡古龍,他腦子一熱,說喜歡,其實壓根沒讀過。倪匡一拍桌子,決定寫本子給他導。就這樣,1976年《天涯明月刀》開拍,楚原邊讀邊改,圈點江湖恩怨,拍出精到的人性描寫。
片子大賣,拉開古龍改編的黃金時代。他總共導了18部古龍電影,一部比一部經典:《流星蝴蝶劍》、《楚留香》、《多情劍客無情劍》、《白玉老虎》,狄龍、傅聲、爾冬升這些演員,全在他手下紅了。
古龍小說裡那些精妙轉折,他改得更適合銀幕,視覺張力拉滿。 1973年的《七十二家房客》後,他順勢推古龍系列,邵氏進入高峰。古龍本人後來來片場,兩人聊情節,楚原手指比劃劍路,古龍點頭。狄龍、古龍、楚原這鐵三角,成了武俠票房保證。
楚原的片子不光賣座,還影響觀眾對是非的看法,每部都有他的影子。別人叫他“最懂古龍的導演”,不是白給的。他和張徹、胡金銓、李翰祥並稱“香港四大導演”,武俠開山鼻祖的名頭,實打實。
![]()
楚原的感情世界更簡單,他一生只愛南紅一個。南紅本名蘇淑媚,五十年代從廣州來港,進圈跑龍套。兩人1960年代在片場認識,她演過《神鵰俠侶》,和小龍女的角色火過。楚原爸和南紅媽是好友,大人開玩笑說娃娃親,結果還真成了。
1958年《湖畔草》開拍,南紅拿了方敏慧一角,兩人白天拍戲,晚上聊細節。她被他的才華吸引,他喜歡她聰明漂亮。工作忙,約會少,全在片場度過。戀愛九年,一次手都沒牽,南紅後來笑說,那時候不懂談戀愛。
1965年平安夜,她主動提訂婚,戴戒指認承諾。兩年後,楚原在美國打電話求婚,1967年11月29日在香港大會堂登記結婚。婚禮簡單,桌上家常菜,圈里人羨慕這對模範夫妻。
結婚五十多年,他們恩愛到老。南紅退圈後管家務,煮湯等他收工。楚原常說,南紅夠普通,不追物質,讓他安心創作。她為人樸實,他浪漫不羈,兩人互補。無兒無女,他們視彼此為全部。楚原生病時,南紅端藥餵,勺子舀起遞過去。
晚年散步,她扶他臂,公園餵鴿子。楚原訪談時提她,嘴角上揚,說感情像醇酒,越老越醉。圈裡王晶叫他契師父,古天樂視他為前輩,成龍林憶蓮都悼念他。南紅是他的後盾,默默支持,從不張揚。
2022年楚原走後,她低調生活,偶爾現身,狀態讓人感慨,但那份相守,成了香港影壇的佳話。
楚原的後期發展,沒停下腳步。 1970年代末,他拍《孔雀王朝》,拿1979年第二十五屆亞洲影展最佳動作片導演獎。 1980年代,轉電視劇,客串《西遊記》裡的如來佛祖,殿裡坐蒲團,氣場穩。 1990年最後一部電影《血在風上》,雨天開機,血戰戲重頭。
淡出後,他指導後輩,1991年進藝員協會,會議上發言敲桌。房產管理成日常,他巡樓收租,鑰匙串叮噹。 2000年後,低調養身,晨起看維港船進出。 2012年確診腦退化,行動慢,南紅陪去醫院,電梯裡扶穩。 2018年金像獎,他拄杖上台,聲音顫,講人生起落,獎杯舉起示意。
![]()
2022年2月21日,楚原在家病逝,享年87歲。家人從簡辦喪事,親友低調弔唁。成龍發文憶合作,王晶長帖稱師,古天樂悼前輩。
作品重映,戲院燈亮,劍影重現。他的離去,是香港影史的遺憾,但精神留存,激勵新人。楚原一生淡然,說不管昨天怎樣,第二天要更好。從化學系學生到武俠宗師,從買樓保值到一生一世,這輩子值了。
楚原的路子,教人不少道理。電影圈浮華,他選房產穩健,賺的不是快錢,是長效的。和古龍的合作,起於隨口一答,卻開創新派,證明機緣加實力,才是王道。娶南紅那份平淡恩愛,在娛樂圈更顯珍貴。
沒孩子,但有伴侶,有作品,夠本了。現在香港樓價飛天,他早年的眼光,擱今天還是教科書。楚原走後,南紅獨守空宅,偶爾露面,頭髮白了,但眼神穩。影壇少了這樣的人,觀眾重溫老片,總會感慨,時代真過得快。
![]()
回想他的片子,《楚留香》裡那股江湖氣,《七十二家房客》的市井味,全是香港的影子。他不愛吹噓,採訪裡總說自己沒什麼成就,但120部作品擺在那,騙不了人。武俠片從他手裡變奇情,觀眾不光看打,還想那些人性彎彎繞。
買樓這事,他勸演員時,肯定加了句,錢要為生活服務,別反過來。南紅的普通,是他浪漫的錨,夫妻倆的日子,像他片子裡的轉折,不驚心動魄,卻長長久久。去世消息傳開,圈里大咖齊悼,證明人緣好不是白混的。晚年腦退化,他認不出人,但南紅不離,半年世紀的承諾,值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