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喬
獎盃能代表藝術,卻代表不了觀影市場。辛芷蕾對這句話或許會有最深刻的體會。
11月7日,由蔡尚君執導,辛芷蕾和張頌等人領銜主演的文藝片《日掛中天》正式上映,
此前這部電影入圍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辛芷蕾還因此而斬獲了威尼斯影后,所以這部電影備受大家期待。
在點映階段,甚至有人給出了能夠破10億票房的預測,雷佳音和趙麗穎等主創人員的圈內好友也紛紛包場表示支持。
即便如此,影片的預售票房依然只有223萬,可以算得上是天崩開局。
正式上映之後數據則更加慘淡,單日票房僅有200多萬,
而跟它同檔期的《鐵血戰士:殺戮之地》首日票房便突破500萬,就連動畫片《小林家的龍丫頭》票房也能跟它保持一致。
有票房預測機構《日掛中天》最終的票房應該在2500萬~4000萬之間,和大家此前的預期相差甚遠。
因為觀眾不買賬,所以排片率一直持續下滑,哪怕有一些忠實觀眾表示支持,也無法挽救這種危機情況。
而觀影后大家的口碑也呈現出了非常明顯的兩極分化,
有許多觀眾認為這部電影帶來的是一種非常沉悶壓抑的感覺,幾個主角的生活一個比一個慘,大家並不想花錢去體驗這種不愉快的感受。
但和普通觀眾不同的是,一些業內人士以及專業影評人卻給了這部影片以及辛芷蕾極高的認可。
媒體人冼豆豆稱讚影片故事線清晰,辛芷蕾更是將角色的絕望狀態演繹的淋漓盡致。
影視監製譚飛也表達了對影片中人性矛盾刻畫的肯定,稱辛芷蕾和張頌文的對手戲讓他意猶未盡。
這種有些割裂的兩級評價證明了一個事實,《日掛中天》這部影片的受眾門檻似乎並沒有對普通觀眾開放。
不過這也符合文藝電影一直以來的調性,只有行業內人士非常理解和喜愛,普通觀眾卻並不感冒。
除此之外,影片上映當天,演員郝蕾的一條朋友圈截圖也引發了熱議。
郝蕾直言“現在拿獎都靠扯頭髮表演嗎?”雖然並沒有直接點名,
但結合《日掛中天》當中辛芷蕾的表演橋段,讓大家推斷郝蕾的矛頭直指的就是《日掛中天》以及辛芷蕾。
面對票房以及不斷的爭議,辛芷蕾發文六連問,字裡行間記憶表示着對作品的堅持也表示着對當前文藝片市場的無奈。
許多網友看完辛芷蕾的發文之後,也回應道,並不是演員的演技不好,只是文藝片的土壤本就貧瘠。
雖然辛芷蕾做出了最大努力,但依然沒能改變這部電影票房低迷的走勢。
而《日掛中天》遇到的困境並不是針對這部影片本身,
事實上是文藝片在影視市場當中不受支持的必然局面,換一部影片來也會遇見同樣的困境。
如何能符合大眾審美又兼具藝術高度也成為許多文藝片創作者和拍攝者的最大問題,值得所有人共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