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地產大亨之子重病赴華求治,老中醫開口一句令男子徹底傻眼

他把冰涼的監測儀貼在心口,對著翻譯低聲問:“你確定他不是巫師。”

老人正用一小團棉花擦拭銀針,頭也不抬,“巫醫不分家,信就有,不信則無。”

老人的目光忽然轉向他,“倒是你,年輕人,褲子口袋裡那瓶止痛藥,今天可以先不用了。”

01

艾瑞克・懷特覺得自己是一台被泡壞了的昂貴機器。

二十八年的人生,每一個零件都是按照最頂級的規格打造的。

他的父親,羅伯特・懷特,是澳洲地產業叫得出名字的人物,這意味著艾瑞克的出廠設置就是純金的。

名校的燙金文憑,裁剪合身的西裝,停在車庫裡的跑車,還有一張能讓任何派對主人感到榮幸的英俊臉龐。

可這台機器,三年前開始漏水,生鏽,發出奇怪的噪音。

毛病是從清晨開始的。

眼睛一睜開,身體就像一塊隔夜的凍肉,每一塊肌肉都僵硬得不像是自己的。

他需要花上十分鐘,像個真正的老頭一樣,慢慢地,一寸一寸地活動四肢,才能從床上爬起來。

然後是夜晚。

就在他快要睡著的時候,毫無徵兆的刺痛會從腿彎,從腳踝,從身體的某個角落突然鑽出來,像一根燒紅的針,扎得他猛地彈起來。

澳洲最好的醫院給他做了最全面的檢查。

核磁共振的機器把他從頭到腳掃描了一遍又一遍,那些黑白影像堆起來比他還高。

基因檢測的報告有好幾十頁,上面的專業術語艾瑞克一個也看不懂。

最後,一群白大褂的專家會診,給出的結論是“壓力引發的功能性紊亂”

一個聽上去很高級,實際上等於什麼都沒說的診斷。

他們給他開了抗焦慮的藥物。

吃了藥,艾瑞克覺得自己更像一台壞掉的機器了。

腦子裡像是被塞進了一團濕棉花,思考變得遲鈍。

刺痛沒有消失,僵硬依舊。

他的脾氣卻越來越差,像一顆隨時會爆的炸彈。

他會因為女傭打翻一杯水而大發雷霆,會因為父親的一句關心而冷嘲熱諷。

那個曾經在派對上自信開朗的艾瑞克不見了。

他把自己鎖在房間裡,拒絕一切社交。

羅伯特看著兒子一天天枯萎下去,頭髮大把大把地掉。

他聯繫了全球十二家頂級醫院,從美國的梅奧診所到德國的海德堡大學醫院。

郵件發出去,得到的回復大同小異,都是一堆客氣的廢話,沒有人能給出確切的病因和治療方案。

羅伯特甚至開始偷偷找心理醫生,諮詢兒子是不是因為家族財富的壓力而精神崩潰了。

轉機出現在新加坡的一次商務晚宴上。

羅伯特的華人合作夥伴,一位姓林的先生,聽說了艾瑞克的怪病。

林先生抿了一口茶,慢悠悠地說:“懷特先生,西醫看的是零件,中醫看的是整個系統。我聽說杭州有位老中醫,很擅長治這種西醫看不懂的’系統問題’。”

羅伯特的第一反應是荒謬。

中醫。

那是什麼。

草藥。

針。

一些古老的,未經科學驗證的東西。

他禮貌地笑了笑,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可當他把這件事當成一樁趣聞講給艾瑞克聽時,艾瑞克的眼睛裡卻閃過一絲光。

“我去。”艾瑞克說。

“什麼。”

“我說我去杭州。”,艾瑞克的聲音嘶啞但堅決,“反正也是等死,不如死馬當活馬醫。”

羅伯特看著兒子,那張曾經充滿活力的臉上只剩下固執和絕望。

他妥協了。

出發前,艾瑞克的私人醫生馬克來了。

馬克是個典型的澳洲人,身材高大,說話直接。

他聽說艾瑞克要去中國看中醫,誇張地張大了嘴巴。

“艾瑞克,你瘋了?用幾根針戳皮膚就能治病?那是中世紀的巫術。”馬克指了指自己的腦袋,“你這裡需要放鬆,不是你的腿需要紮針。”

艾瑞克沒有爭辯。

他只是默默地往行李箱裡塞了一台便攜式心電監測儀。

他有自己的計劃。

如果那個中國醫生是個騙子,他要把整個過程記錄下來,然後把視頻發到網上,讓所有人都看看這古老的騙術。

羅伯特不放心。

他通過一位華人律師,提前對那位老中醫的背景做了調查。

調查結果讓父子倆更加覺得這事不靠譜。

李伯庸,六十八歲。

杭州一家名叫“仁心堂”的中醫館的館主。

祖上傳下來的針灸手藝,有中國衛健委註冊的醫師資格。

但他的診所,只有五十平方米。

開在一條老舊的巷子裡,門口連塊像樣的招牌都沒有。

據說他拒絕了一切商業化的邀請,從不打廣告,也從不擴張,來看病的都是些街坊鄰居,靠著口碑一代傳一代。

“一個連門面都不在乎的醫生,能有多大本事。”羅伯特私下對翻譯說。

翻譯只是笑笑,沒說話。

飛機降落在杭州。

空氣潮濕而溫熱,跟澳洲的干爽完全不同。

艾瑞克不喜歡這種感覺,覺得自己的皮膚都變得黏糊糊的。

按照地址,車子拐進了一條狹窄的巷子。

兩邊是斑駁的白牆和黑色的瓦片屋頂,頭頂是密密麻麻的電線,像一張巨大的蜘蛛網。

02

“仁心堂”就在巷子的盡頭。

一塊褪了色的木頭牌子,上面三個字寫得龍飛鳳舞,艾瑞克一個也不認識。

門是開著的。

沒有前台,沒有護士,只有一股濃濃的草藥味。

一個穿著灰色布衫的老人正坐在桌子後面看書,想必就是李伯庸了。

屋子裡的擺設很簡單。

一張診脈用的桌子,幾把木椅子,牆邊立著一排高大的藥櫃,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小抽屜。

角落裡擺著幾個青花瓷瓶,牆上掛著幾幅字畫,紙張已經泛黃。

這裡沒有任何現代化的醫療儀器。

只有一把椅子旁邊,放著一個不銹鋼的盤子,裡面是消毒過的銀針,在燈光下閃著冷光。

艾瑞克皺起了眉。

他下意識地從口袋裡掏出那台便攜監測儀,握在手裡。

李伯庸抬起頭,目光掃過艾瑞克,最後落在他手裡的那個小玩意兒上。

老人沒說什麼,只是淡淡地開口:“小伙子,儀器測不出你的’堵’,先把它收起來吧。”

聲音不響,但很清晰。

翻譯把話傳了過來。

艾瑞克愣了一下,把監測儀放回了口袋。

羅伯特遞上一個厚厚的牛皮紙袋,裡面是艾瑞克三年來在澳洲所有頂級醫院做的檢查報告。

“李醫生,這是我兒子的情況。”

李伯庸擺了擺手。

“不用看那個。”他說,“西醫的報告是給西醫看的,我看我的。”

他指了指對面的椅子。

“坐。左手伸出來。”

艾瑞克將信將疑地坐下,把手腕放在桌上的一個小枕頭上。

李伯庸伸出三根手指,輕輕搭在他的脈搏上。

診室裡一下安靜下來。

艾瑞克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還有窗外偶爾傳來的自行車鈴聲。

老人閉著眼睛,手指一動不動,像一尊雕像。

艾瑞克有些不耐煩,他不喜歡這種被別人掌控的感覺。

他想把手抽回來。

就在這時,李伯庸睜開了眼睛。

他沒有說病情,反而問了一個毫不相干的問題。

“三年前是不是在澳洲內陸沙漠露營過。”

艾瑞克整個人都僵住了。

翻譯把問題重複了一遍。

“回來後沒多久就開始疼了。”李伯庸又補了一句。

03

艾瑞克瞪大了眼睛,像見了鬼一樣看著他。

那次露營是他和幾個朋友的私人行程,一次冒險。

回來後他就病倒了,這件事他從未告訴過任何一位醫生,因為他覺得那跟他的病毫無關係。

他甚至沒有告訴過自己的父親。

他強迫自己鎮定下來,用一種挑戰的語氣說:“是又怎樣。和我的病有關。”

李伯庸沒有回答他。

他的目光轉向了羅伯特。

“您兒子是不是從小愛吃生冷海鮮。”

羅伯特愣了一下,下意識地點頭,“是的,他很喜歡吃生蠔和三文魚。”

“尤其喜歡空腹喝冰啤酒。”

“沒錯。”羅伯特幾乎是脫口而出,說完才意識到自己證實了對方的猜測。

艾瑞克的心裡第一次有了一絲動搖。

這些都是他的生活習慣,這個中國老人是怎麼知道的。

李伯庸不再問了。

他收回手,身體往後靠在椅子上。

“你這個病,不是他們說的什麼神經官能症。”

他看著艾瑞克,一字一句地說。

“是’寒濕困脾、經絡瘀阻’。”

一連串的詞從翻譯嘴裡說出來,艾瑞克一個也聽不懂。

他只能抓住幾個關鍵詞。

“寒。”“濕。”“堵住了。”

李伯庸似乎看出了他的困惑,用更簡單的方式解釋起來。

“簡單說,就是你在沙漠露營的時候,身體受了很深的寒氣。”

“加上你常年吃生冷的東西,喝冰啤酒,那些寒氣就像垃圾一樣,堆在了你的脾經裡。”

“脾經,管著你的肌肉和四肢。垃圾多了,路就堵了。”

“所以,白天你身體的氣血要運行,碰到堵的地方,就走得慢,所以你覺得僵硬。”

“到了晚上,人身體的陽氣弱了,那些寒氣就跑出來作怪,所以你會覺得刺痛。”

這套理論,艾瑞克聞所未聞。

這跟他過去二十八年接受的科學教育完全背道而馳。

“這太荒謬了。”他當場反駁,“澳洲的醫生說我是壓力太大。你甚至沒有給我做血液檢查,憑什麼這麼確定。”

李伯庸沒有生氣,也沒有辯解。

他只是站起身,從旁邊的一個暖水瓶裡倒了一杯熱氣騰騰的水,遞給艾瑞克。

杯子裡的水是褐色的,飄著幾片薑和一顆紅棗。

“先喝這個。”他說,“半小時後,你再感覺一下你的膝蓋。”

艾瑞克不想喝。

他覺得這就像某種部落裡的儀式,充滿了未知和不確定。

但在父親的眼神示意下,他還是接了過來。

茶水很燙,帶著一股辛辣的甜味。

他小口小口地喝著,感覺一股暖流從喉嚨一直流到胃裡,很舒服。

接下來的半個小時,沒有人說話。

李伯庸回去看他的書。

羅伯特在一旁安靜地坐著。

艾瑞克則有些坐立不安,他不停地活動自己的腿,想看看是不是真的有什麼變化。

半小時過去了。

他站起來,試著彎了彎膝蓋。

就是這個簡單的動作,讓他臉上的表情瞬間凝固了。

在來之前,他的膝蓋僵硬得像生了鏽的合頁,彎曲的角度很小。

但現在,他竟然能比平時多彎曲將近三十度。

雖然還是有些僵硬,但那種輕鬆的感覺是實實在在的。

他下意識地看向自己口袋裡的監測儀,屏幕上的心率數字平穩如常。

這一次,他沉默了。

“怎麼樣。”李伯庸的聲音傳來。

“好像……好了一點。”艾瑞克不情願地承認。

李伯庸點了點頭,彷彿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他開始說他的治療方案。

04

“先扎三針,把堵在脾經裡的寒氣通一通。”

“再配合喝中藥,把你身體裡多年的寒濕排出去。”

“針灸一周三次,中藥每天喝。順利的話,一個月就能看到明顯效果。”

艾瑞克猶豫了。

喝一杯薑茶是一回事,讓別人用針扎進自己的身體是另一回事。

他看著那個不銹鋼盤子裡的銀針,覺得頭皮發麻。

“我能……先試一次嗎。”他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就扎一次,看看效果。”

同時,他看了一眼翻譯,“我需要你們把整個過程都錄下來。”

李伯庸沒有任何不悅,很爽快地同意了。

“可以。”他指了指旁邊的一張小床,“不過我得提醒你,扎針的時候要心無雜念。”

“你要是一直想著’這東西會不會疼’,或者’它到底有沒有用’,那氣血就不順,效果就會打折扣。”

艾.瑞克躺在診療床上,心情很複雜。

他把便攜監測儀的電極片貼在胸口,把顯示屏放在自己一抬頭就能看到的地方。

他還讓翻譯把手機攝像頭對準了他和李伯庸。

就在李伯庸拿著沾了酒精的棉球走過來的時候,艾瑞克突然開口問:“如果扎完針,我感覺更疼了怎麼辦。”

這是他最擔心的問題。

李伯庸笑了,那笑容裡有一種艾瑞克看不懂的從容。

“你現在的疼,是寒氣堵在裡面,動彈不得的疼。”

“扎針以後,要是感覺疼,那說明寒氣被捅了窩,開始往外跑了。這是好事。”

“要是一點感覺都沒有,那才要當心。說明寒氣太重,針都撼動不了它。”

這番話像個謎語,讓艾瑞克更加困惑了。

但也讓他對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多了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期待。

治療開始了。

李伯庸讓艾瑞克把褲腿捲到膝蓋以上。

他先用酒精棉球在艾瑞克的腿上擦了三處地方。

一個在膝蓋外側,一個在小腿內側,還有一個在膝蓋上方。

翻譯告訴他,這三個地方叫足三里、陰陵泉、血海,都是脾經上的關鍵穴位。

艾瑞克緊張地盯著老人的手。

那雙手佈滿了皺紋,但異常穩定。

李伯庸從盤子裡捻起一根銀針,針很細,比頭髮絲粗不了多少。

他用食指和拇指捏著針柄,對著第一個穴位,手腕輕輕一抖。

艾瑞克閉上了眼睛,準備迎接想像中的疼痛。

但是,什麼都沒有發生。

只有一種極其輕微的,像是被蚊子叮了一下似的感覺,隨即就消失了。

他睜開眼,一根銀針已經立在了他的腿上。

他看了一眼旁邊的監測儀,心率82,完全正常。

他心裡暗自嘀咕:“難道真的一點用都沒有。”

接著是第二針,第三針。

同樣的過程,同樣的感覺。

三根銀針,在艾瑞克的腿上形成了一個三角形。

他幾乎感覺不到它們的存在。

05

李伯庸坐在一旁的小凳子上,伸出手指,開始輕輕捻動其中一根針的針尾。

他捻得很慢,很有節奏。

就在這時,一種奇妙的感覺出現了。

艾瑞克突然感覺到一股暖流,像一條小溪,從被捻動的那根針下面生髮出來,然後順著小腿,慢慢地,慢慢地蔓延到了腳踝。

那股暖流所到之處,原本有些酸脹的肌肉都舒展開來。

之前一直潛伏在腿彎深處,隨時準備發作的刺痛感,似乎也在這股暖流的安撫下,消失得無影無踪。

他甚至覺得自己的腳趾頭都變得暖洋洋的。

這是一種從未有過的舒服和放鬆。

他忍不住想開口告訴父親自己的感受,想說一句“嘿,這感覺真不賴”

可就在他張開嘴的一瞬間,李伯庸先開口了。

老人的聲音很平靜,沒有一絲波瀾,但說出來的話,每一個字都像一顆子彈,精準地擊中了艾瑞克的大腦。艾瑞克整個人瞬間如遭雷劈,徹底愣在原地——

分享你的喜愛